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现实挑战
——国际图联第79届年会部分报告与论文综述
2013-03-15初景利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100190
□ 初景利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图书馆的未来发展与现实挑战
——国际图联第79届年会部分报告与论文综述
□ 初景利 /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在新加坡召开的2013年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暨国际图联(IFLA)第79届年会,主题是未来图书馆:无限可能。上百场学术报告共分五个板块:开放获取与数字资源;政策、战略与宣传;用户驱动的获取与服务;工具与技术;创意、创新、新构想。会议特别发布了《趋势报告》。文章从《趋势报告》及重要讲话、众包及发现平台、电子资源建设及引发的变革、参考咨询服务及变革四个方面,对会议的部分报告和论文作一简介。
国际图联,IFLA,未来图书馆,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新加坡
2013年8月17日-23日,2013年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暨国际图联(IFLA)第79届年会(WLIC)[1]在美丽的狮城新加坡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3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作为新一届“信息素质”专业委员会常设委员,主要参加了下述活动:1)参加了分别于8月17日和20日召开的两次工作会议;2)参加了8月17日晚上的中文代表预备会议(caucus);3)参加了主要由出版商参与的展览活动;4)参加了大会的开幕式、趋势报告发布会以及多场学术报告。
今年国际图联大会的主题是未来图书馆:无限可能(Future Library: Infinite Possibilities)。这一主题的提出受到现任国际图联主席Ingrid Parent竞选主旨“图书馆——变革的力量”的启发,强调了图书馆需要信守和推动“包容”、“变革”、“创新”和“融合”,体现图书馆在当今的技术发展时代在推动变革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上百场学术报告共分五个板块:开放获取与数字资源;政策、战略与宣传;用户驱动的获取与服务;工具与技术;创意、创新、新构想。这些报告主要是各个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主题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非常大。从关键词而言,大会传递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未来、变化、变革、跨界、技术驱动、开放获取、参考咨询、电子书、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云计算、物联网、关联数据和语义网、大数据等。参会代表只能预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参加不同会场的报告。本文主要摘取欧美发达国家有关研究图书馆及其与资源、服务、管理等相关的一些报告和论文作一简要介绍。
新加坡通讯与信息部部长Yaacob Ibrahim
1 《趋势报告》及重要讲话
大会期间,国际图联还特别发布了趋势报告[2],题目是《到中流击水,还是被大浪淘沙?——信息环境演变导览》。报告邀请多名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的专家,历时一年,从宏大的视角,从五个大的方面,描绘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环境中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变革,涉及教育、隐私、大众参与与变革多个方面。《趋势报告》总结的五个趋势值得仔细阅读并引发我们的思考。趋势1:新技术既可能拓展也可能限制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趋势2:在线教育将推动全球学习的大众化,也会带来破坏性影响;趋势3:隐私和数据保护的界限将重新定义;趋势4:高度关联的社会将倾听新的声音和群体并赋予其权力;趋势5:全球信息环境将因为新的技术而发生变革。这篇报告尽管不完全是针对图书馆的,但对图书馆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新加坡通讯与信息部部长Yaacob Ibrahim在所致的欢迎辞中[3],充分肯定了图书馆员的作用。他引述作家Neil Gaiman的话说“Google可以给你提供10份答案,而图书馆员则给你提供一份正确的答案”(Google can bring you back 100,000 answers, a librarian can bring you back the right one.)。他认为,在新加坡,如同其他国家一样,图书馆始终在社会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图书馆是每个人阅读、学习以及与其他具有同样想法的人交流的安全的场所。但他同时指出,随着因特网造就了社交媒体出版技术(如博客、YouTube),图书馆将不再仅仅是有关阅读和内容的消费,而应该是知识创造的中心。未来的图书馆将拥有更多的合作创造实验室的空间,人们在这里聚集分享经验和思想,创造新的内容,并可能后续产生更多的内容。为此,图书馆员必须是所服务的社区网络中心的一部分,并成为数字时代的先锋。
新加坡外交部长Chan Heng Chee在题为“图书馆为大变革做好准备了吗?”的主旨报告中指出,这是一个信息饱和的世界。人们在线、从网络、从博客、通过Google Search获取信息。图书、纸张、唱片都将数字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获得信息。信息技术素质将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必须彻底改造自己,塑造新的角色,从而有所助益并保持相关性[4]。很显然,绝大多数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这样一种所谓的破坏性变革面前还没有准备好,还仍然手足无措,需要对这一问题引发深深的思考。
国际图联主席Ingrid PARENT在“未来图书馆:无限可能”的演讲中[5]指出,没有人能肯定地预测未来,但我相信图书馆正在发挥枢纽的角色。在帮助和指导用户享受更加美好和更加富裕的生活方面,图书馆和图书馆员还从未发挥如此关键的作用。尽管每一代人都认为自己的时代是特殊的,但今天图书馆员所处的时代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时代。
2 众包及发现平台
来自芬兰的Majlis BREMERLAAMANEN认为我们正生活在用户要求创造和再创造馆藏的环境中,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与社区分享。芬兰国家图书馆2013年夏天建立了一个报纸文章众包的项目[6]。该项目由一种称为Scrum的软件开发工具进行管理,这一工具非常看重用户的观点,使得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收集文章,并与他人分享他们的兴趣。文章的众包嵌入到芬兰历史报纸图书馆中,包括1771-1910年芬兰出版的所有没有版权的报纸。下一步还将利用众包工具处理有版权的报纸。调查表明,用户对于推进这一项目作出积极的回应。
国际图联主席Ingrid PARENT
来自以色列Ex Libris公司的Tamar Sadeh在一篇《从检索到发现》(From Search to Discovery)的文章中指出[7],用户已经从图书馆目录和学术数据库中检索转移到图书馆发现系统中检索。调查发现,自2005年以来,传统的图书馆系统(称为“检索系统”)已远远没有非图书馆信息系统受到欢迎。图书馆用户正在检索和获取通过图书馆服务提供的内容,转移到通过非图书馆服务(如网络搜索引擎、网上书店、博客、在线消息和电子邮件)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这一转变表明信息查询过程的根本性变化。发现系统提供对大量的多样性的学术信息的获取,无论这些信息来自何处、载体型态如何,也无论图书馆是否拥有或是否订购。这种系统通常提供简单的如同Google一样的检索作为默认选项,适应今天用户的期望。有了这样的检索方式,用户不必再在提问上花费大量时间,提问常常产生大量的结果。因而,发现系统很关注相关性排名以及帮助用户轻松导航和优化结果的工具。发现系统包括Ex Libris Primo、Serial Solutions Summon、EBSCO Discovery Service、OCLC WorldCat Local等等。数以千计的图书馆正在将本地和全球的馆藏通过发现系统提供给用户。利用发现系统的另一个例子是香港开放大学图书馆[8]。多年来,该馆建立和维护多个本地的数字系统,包括图书馆集成系统、电子资源管理系统、电子书全文检索系统、电子教参系统以及MetaLib。2012年,香港开放大学图书馆为其电子图书馆建立了新的界面,通过应用Ex Libris公司的Primo作为发现平台,图书馆试图为电子资源发现和传递提供一站式服务,并且将Primo中心索引、SFX链接解析器(知识库)、MetaLib联邦检索和香港开放大学的本地电子书馆藏相结合,图书馆更好地认识最新的网络规模发现服务,以及电子资源发现的局限,特别是中文的非期刊文章格式的资料与资源。Primo发现服务的引入为图书馆提供了增强馆藏显示度和提高利用率的机会。
3 电子资源建设及引发的变革
澳大利亚的大学图书馆非常重视电子资源建设,许多大学图书馆自21世纪初期便对期刊采用了电子优先政策(electronic-preferred policy)[9]。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1年,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的期刊馆藏从170,889种下降到34,498种,减少了80%,表明印本期刊不再新增,停止了印本的订购,但提供了过刊数据库的购买(如JSTOR)。许多图书馆将期刊从书架上撤下来,放到储存书库或剔除掉,节省下来的空间用于改善学生的自习和阅览环境。
向数字化的迁移,也对图书馆的组织模式变革提出要求。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图书馆自2002年起开始实施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取消印本主导时代按照学科组建的专业图书馆(强调现场物理地与用户、员工和资源的交互),取而代之的是强调新南威尔士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图书馆(而不是几个)的简单结构,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用户与学术支持)、中心服务(物理图书馆和企业服务)三个部门。没有所谓的一线阅览室、二线阅览室的划分,也没有采编之类的技术服务部门。95%的信息资源预算用于电子资源。此外,在该馆:(1)没有服务台(service desks),但设立帮助区(Help Zones),使用分层参考咨询模式(tiered reference model)。(2)设立自助(Self-help)服务,适应联机环境的需求,用户可舒适地进行检索和联机处理事务。目前,90%以上的借阅可由用户自己完成。最近还开发完成了一个称为“RightNow”的软件(知识库)来适应用户的需要。(3)不再做或做法不同。主要是不再开设面对面的信息素质课,而转移到在线环境下。面对面的信息素质教育规模小(而学生的需求很大),也不能吸引技术良好的学生,而且常常使用落后过时的教学方式。(4)不再做的事情将资源释放给新的活动。改革组织结构、参考咨询服务和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可以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重新调整大量的专业资源,开展新的支撑科研的服务,如科研绩效评价和文献计量分析。还重新调配资源用于与教职员工进行交流。
年会上有两个报告谈到了MOOC。MOOC(即大规模联机开放课程)近些年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Horizon Report (2012)指出MOOC是高等教育技术发展下一件大事。2013年,该报告将MOOC和平板计算列入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技术。《纽约时报》(2013年5月13日)则认为MOOC掀起了高等教育界的风暴,意味着教育模式的重大改革。在线教学自因特网产生就一直不断发展,如CBS系列课程Sunrise Semester、英国的开放大学和MIT的OpenCourseWare,但在过去的两年,随着MOOC的出现发生了重大转折,成为远程教育和在线教育新的篇章。2011年,当斯坦福大学一门有关人工智能的课程吸引了世界各地16万名学生,MOOC才开始为人所瞩目。MOOC包括视频授课、在线阅读、在线问答,此外,还建立交互式的用户论坛,允许学生建立社区、分享问题、一起学习、相互评分、相互教学。学生之间交互性更强,而不只是与教师交互。MOOC门户或平台主要包括Coursera、 edX、Futurelearn、Udacity。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参与MOOC主要体现在版权、媒体、教学管理和培训等四个大的方面。来自台湾的Joyce Chao-chen Chen从亚洲的视角探讨了MOOC的机遇与挑战[10,11]。
开放获取(OA)仍然是今年年会的热门话题。图书馆员在OA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图书馆员从一开始就一直是开放获取的推动者。正如Peter Suber所说,“图书馆员游说采取强制性OA,他们写信给其在立法部门的代表,他们打电话或造访,他们上网和组织活动,他们与其他人、用户和公众沟通,他们发起、维护和上载知识库,他们写文章分享其经验、案例、调查和最佳实践,他们热切关注。总之,他们比其他任何利益相关方(包括科研人员、管理者、出版商、资金资助者和政策决策者)都能更好地认识问题”[12]。图书馆正在走向出版领域。出版很可能是馆藏建设的一部分。正如Mullen (2010)所指出的那样,“随着图书馆走向数字出版并作为中心或辅助角色,图书馆员就不能将图书馆仅仅作为一个拥有馆藏的场所,而是作为学术出版可能的创造者。
4 参考咨询服务及变革
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也在发生变革。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图书馆使用一种装在移动设备上的免费的、按键式、对讲机一样的应用程序,称为Voxer[13]。Voxer是一种集成的多媒体按键通话应用程序,便于声音、文本和图片第一时间即时传输到个人和群体。它可以在任何iOS或Android系统中使用,并且能在WiFi或蜂窝网络下工作。而且,无论是本地还是国际,都没有任何地域上的限制。图书馆参考馆员都可以将Voxer应用程序装在智能手机或iPad中。咨询台也配备装有Voxer的iPad。这样无论谁在咨询台值班,都可以很容易地联系相关方面回答他(她)本人不能回答的问题,而不必将用户送到另外一个地点(比如信息技术部),或让他(她)预约下次再咨询。
由于图书馆技术的引入和图书馆岗位的变化,图书馆对图书馆员职业资质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一份2006年8月-2012年10月ALA JobLIST图书馆招聘广告(71份)的分析表明,需求排在前面的岗位是新技术监测与应用、网站管理、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用户联络、协同、在线教学资料制作、技术培训。为此,最需要的职业资质首先是用户社交媒体和Web 2.0的经验,其次是教学经历、团队协同能力、新技术知识、网站开发以及语言编码能力。最期望的资质是制作在线教学资料(包括教程)的经验[14]。
据考察,在西方大学图书馆,现在使用社交媒体提供与师生的交流与使用传统在线咨询服务(如电子邮件)一样广泛[15]。对全球100所最好的大学的调查表明,参考咨询服务与Facebook和Twitter正在结合,但并不很普遍,但参考咨询和其他信息服务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推广表明二者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在很多大学图书馆,Facebook和Twitter与参考咨询服务共生共处,并没有相互取代之势。
世界图书馆与信息2014年大会暨国际图联第80次年会将于2014年8月16-22日在法国里昂召开[16]。大会的主题是图书馆、公民、社会:知识的汇合(Libraries, Citizens, Societies: Confluence for Knowledge)。国际图联第81次年会将于2015年8月13-21日在南非的开普敦召开。
[1] 79th IFLA General Conference and Assembly [OL]. [2013-10-02]. http://conference.ifla.org/past/2013/ifla79.htm.
[2] IFLA Trends Report [OL]. [2013-10-02]. http://trends.ifla.org/.
[3] IBRAHIM Y. Welcoming Address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org/271/.
[4] CHAN H C. Are libraries ready for the big change?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org/272/.
[5] PARENT Ingrid. Future Libraries: Inflnite Possibilities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org/269/.
[6] BREMER-LAAMANEN M. User beneflts and crowdsourcing - articles in the spotlight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org/260/.
[7] Sadeh T. From Search to Discovery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org/104/.
[8] LAM M-Y S, SUM M-K. Enhancing Access and Usage: the OUHK’s Experience in Resource Discovery Service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org/76/.
[9] WELLS A. Agi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uccess in rapidly changing times -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Library perspective [OL]. [2013-10-02]. http://library.ifla. org/154/.
[10] CALTER M. MOOCs and the Library: Engaging with Evolving Pedagogy [OL]. [2013-10-03]. http://library.ifla.org/160/.
[11] CHEN J C-C.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OCS: Perspectives from Asia [OL]. [2013-10-03]. http://library.ifla.org/157/.
[12] BURPEE K J, FERNANDEZ L. New frontiers in Open Access for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rom Canadian research libraries [OL]. [2013-10-03]. http://library.ifla.org/74/.
[13] MOYO L, NARDINE J. A Living Network Supports Reference On-the-Go [OL]. [2013-10-03]. http://library.ifla.org/132/.
[14] RADNIECKI T. Study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librarians: how a new library position and its competencies are evolving to meet th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needs of libraries and their patrons [OL]. [2013-10-03]. http://library.ifla.org/134/.
[15] BENN J, MCLOUGHLIN D. Facing Our Future: Social Media Takeover, Coexistence or Resistance?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Media and Reference Services [OL]. [2013-10-03]. http://library.ifla.org/129/.
[16] [OL]. [2013-10-03]. http://conference.ifla.org/ifla80.
Futur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Challenges of the Library - Summary of Some Presentations and Papers Presented to 79 Annual Conference of IFLA
Chu Jingli /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2013 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 (79 IFLA Annual Conference) was held in Singapore. The theme of the congress is Future Library: Inflnite Possibilities. Hundreds of present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5 tracks: open access and digital resources; policy, strategy and advocacy; users driven access and services; tools and techniques; ideas, innovations, anticipating the n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of the presentations and papers for the congress from Trends Report and important speeches, crowdsourcing and discovery platform, electronic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s, reference service and the changes.
IFLA, WLIC, Singapore, Future library
10.3772/j.issn.1673—2286.2013.11.008
初景利(1962- ),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编辑出版中心中心主任,《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博士,博士生导师。E-mail:chujl@ mail.las.ac.cn
20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