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省份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
2013-03-13徐业明任志安朱雪飞侍仪邵来峰
徐业明,任志安,朱雪飞,侍仪,邵来峰
(1.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2.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3.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
淮河流域省份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
徐业明1,任志安1,朱雪飞2,侍仪1,邵来峰3
(1.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2.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3.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
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法三种方法对淮河流域2010年的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个省份煤炭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同时选取山西和内蒙古两个省份的煤炭产业作对比竞争力研究。在2010年的30个不同指标的数据基础上,对七个省份的煤炭产业现状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四个角度对淮河流域煤炭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和对比,避免了单一的竞争力分析。通过严格的组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显示,在煤炭资源丰富的淮河流域,各省份煤炭产业竞争力情况有较大差异,比如安徽省,无论是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还是综合竞争力都很令人担忧,甚至低于煤炭缺乏优势的湖北省。作为对比省份的山西、内蒙古,虽是煤炭大省,竞争力却不如山东、河南和江苏。在煤炭资源丰富的省份应摆脱“资源诅咒”的约束,提高产业竞争力。
煤炭产业;竞争力;组合评价
一、引言
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以煤炭资源最多。流域内火力发电比较发达,煤电产区不仅为本流域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能源,而且是长江三角洲和华中等经济区的重要能源基地。在中部崛起、东部腾飞战略中,对流域的省份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煤炭作为一个资源型产业,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尤其是矿产资源,又以煤炭作为典型,我国的很多城市都是依赖于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比如山西的大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和江苏的徐州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对经济的推动。但可惜的是,很多地方的资源很丰富,经济发展却逃脱不了“资源的诅咒”①“资源诅咒”指自然资源的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但是也有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者转型,比如徐州市,是一个老牌的资源型城市,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资源的枯竭现在已经成功地转型为工业城市,其中很多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淮河流域的几个省份煤炭资源很集中,而且储藏量很大,形成了很多的资源型的城市带,像安徽的淮南、淮北以淮河和铁路为依托,依靠煤炭快速地发展起来。但是,现在这些资源型城市却面临一个资源不可再生,经营方式粗犷,利用率很低的问题;煤炭企业面临着新能源的竞争、外省煤炭的竞争,还有运输成本、资金运转等很多的外在压力。淮河流域的煤炭资源对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在很大一部分上依赖于淮河流域煤炭产业竞争力大小。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严格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淮河流域煤炭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
对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始于美国学者SoysterA. L&GordonwR.L(1985),他是首位用数量化的模型来分析产业竞争力的学者,他用成本最小化模型分析了美国煤炭产业竞争力,得出美国煤炭产业在成本最小化模型框架中是有效的,奠定了量化基础。由此,对煤炭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由定性分析走向了定量研究(梁姗姗、周敏,2006①梁姗姗,周敏:《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我国的煤炭产业粗放式生产、缺乏竞争力很令人担忧,可惜的是国内对煤炭行业的竞争力角度分析研究的较少。吴吟(1998)②吴吟:《煤炭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中国煤炭》1998年第8期。从煤炭产业竞争结构角度,认为煤炭产业是分散型产业,门槛低使得煤炭产业面临着新进入者的威胁,是导致粗放经营和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后,我国也确实对煤炭行业市场进行了整顿,把违规、随意开采的煤矿关闭,实行垄断式经营。由于规模化生产,大大加强了煤炭开采和利用的效率。但是,制度的不完善、技术的缺乏和理论意识的落后,我国的煤炭行业竞争力还是一直不尽人意。范中启(2006)③范中启:《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从煤炭产业结构、煤炭企业行为和煤炭产业环境相互影响角度,认为如果要提高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煤炭产业竞争力,就必须考虑改变这些因素。范中启(2006)④范中启:《中国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还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定量的研究,从企业集团、产业组织结构、市场集中度、税赋政策、价格形成机制、交易体系角度提出提升我国煤炭产业竞争力的路径。战彦领(2009)⑤战彦领:《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为优化研究煤炭产业链提供了可行的数理研究方法,认为煤炭企业的资源要素、投资能力、管理能力等内部因素和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变化等外部因素,对煤炭产业链延伸和竞争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段金鑫(2011)⑥段金鑫:《煤炭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构建研究——兼析山西煤炭产业创新状况》,《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从“官产学研”的角度认为,共性技术是实现产业创新,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是找到影响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受到上述文章的启发,多角度分析淮河流域省份的煤炭产业竞争力,同时在淮河流域省份的煤炭产业竞争力测度的基础上找到影响竞争力数值大小的关键因素。
二、指标体系选取
(一)理论依据
在对竞争力大小的测度时,指标的选取直接会影响到结果的大小,所以,指标的选取本文力争做到客观,全面。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波特“钻石模型”是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要素组成的,称为“钻石模型”的基本要素。此外,波特还在钻石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
另外,罗默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四种要素: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和新知识。其中人力资本按受教育的程度衡量和新知识按专利权的数量衡量最为重要,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卢卡斯1988年发表的《论经济发展机制》一文中,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引入增长模型,与技术进步一起把它们内生化;提出了要素收益递增、知识外溢等新思想。
本文参考了波特的理论和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把综合竞争力分解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考虑产业的竞争力,并力求突出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企业管理能力的竞争和市场的竞争这些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本着这一基本思路从煤炭产业本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对产业竞争力的一般研究得出具体的指标体系。
(二)指标构成
从构成看,本文指标体系主要由3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第一、目标层:即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最高综合层次,称为“产业竞争力”;第二、分系统层:它将目标层分解为3个构成部分,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第三、子系统层:它将各个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构成部分。即各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本文指标体系主要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组成。
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竞争力中那些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竞争力,且能对需求方的需求做出关键性贡献的竞争力。煤炭行业的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企业的管理营运能力和人力资本的竞争力是煤炭产业最基本的核心竞争力。首先,科研创新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题中之义,作为利用效率较低的煤炭产业,尤其要加强在采煤、洗煤等工序上的科研创新,加大煤炭产业的利用率和降低能耗。其次,对煤炭企业的管理营运能力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表现的效率研究。它决定着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获胜,在市场中的生命力能持续多久。最后,人力资源竞争在当代煤炭产业竞争中也极为重要,竞争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真正有竞争实力或能力的人,早已成为竞争十分关键的因素,也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基础竞争力是决定煤炭产业长远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力得到持续发展的根基和依托。根据“钻石模型”的思想,把产品竞争力、市场化、自然资源等要素列为基础竞争力;把政府、资本体系、基础设施列为环境竞争力。首先,产品是产业竞争的载体,任何产业竞争都是通过产品竞争来表现的。因此,可以说煤炭产品竞争力是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和体现。其次,市场化反映煤炭企业在市场中的产值、加工投入产出和消费可以从煤炭产品的产出角度和需求角度衡量煤炭企业产品市场化。再次,资源禀赋是决定煤炭行业在未来开采前景的基本因素,是要素市场的供给来源,这些都构成煤炭产业基础的竞争力因素。因此,基础竞争力是通过产品在同行业和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在市场中所占的分量和资源禀赋的大小来描述煤炭行业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以及市场活力程度。
环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自己竞争力得到有效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所在,环境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更好地发展。首先,政府在环境竞争力中的角色很重要,但又不等同于环境竞争力。波特指出,从事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竞争优势的创造最终必然要反映到企业上。其次,政府除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还要为企业创造新的机会和压力,政府投入的应该是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帮助企业完成环境建设,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等,这些都反映在环境竞争力上。
综上,这三种竞争力构成了产业竞争力的一个互相密不可分、相互交叉和渗透的有机整体。具体指标参照下表1。
三、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收集整理了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北5个淮河流域省份,外加山西、内蒙古2个国内的煤炭资源大省(其中新疆也是煤炭大省但由于煤炭开采较少,本文作者舍去新疆,选了山西和内蒙古作对比①因为每个省的煤炭产业竞争力是根据每个省份的绝对数值计算的,所以加入山西和内蒙古不会影响淮河流域五省的结果值。),共7个省份2010年的30个指标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七省当年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局官方网站,同时部分数据来源参详了CNKI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文献大部分来源于CNKI和万方数据库。对数据的处理,在下文的计量方法中会有交代。
表1 煤炭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计量方法
本文在搜集7个省份30个不同指标的数据基础上,对这些省份的煤炭产业现状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法分别评价煤炭产业综合得分。
1.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FCA)是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被评事物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即确定隶属度),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综合。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的主要步骤是:确立隶属函数,实现数据无量钢化;构造模糊矩阵;利用变异系数法计算单一准则下的元素相对权重;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2.熵值法
熵值法是根据指标的变异信息量确定权数,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是:将各指标数据同度量化,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方案指标值的比重Pij;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定义权数aj;运用得到的权数进行指标综合和综合评价vi。
3.主成分法
主成分法(PCA)是通过实现数据的降维,在损失较少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是: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利用统计软件spss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选取特征值累计占了总方差的介于80%到95%的主成分;得出主成分Fi,(i=1,2,3,???,n)的表达式;确定各个主成分权重;计算各样本综合得分值。
四、实证分析
煤炭是传统的工业,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行业,郭淑芬、段金鑫(2011)①郭淑芬,段金鑫:《我国煤炭产业的现状特征分析》,《未来与发展》2011年第11期。认为我国煤炭业资源赋存依赖性强,煤炭产业分布不均衡;总体上煤炭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炭业的进入壁垒较为复杂。因此,对我国的区域煤炭行业竞争力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初步评价
利用上述三种理论方法对2010年7省的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省综合的具体得分值与排名,见表2。
表2 三种方法综合评价结果
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到的具体得分值与排名,见表3
表3 三种方法核心竞争力(HX)评价结果
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对基础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到的具体得分值与排名,见表4
表4 三种方法基础竞争力(JC)评价结果
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对环境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到的具体得分值与排名,见表5
表5 三种方法环境竞争力(HJ)评价结果
(二)组合评价
单一计量评价方法由于方法和权重的不同,对同一个省份的得分和排名也会不同为,很难得出统一的结论,为了克服单一计量评价方法的不足,我们对模糊综合分析法、熵值法和主成分法三种计量评价结果采用平均值法、Borda法、模糊Borda法,Copeland法进行组合(郭显光,1995②王闰平,陈凯:《资源富集地区经济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7期。),得出最终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数值和相应排名,见表6;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评价数值和相应排名,见表7。
表6 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7省的煤炭产业竞争力排名,山东、江苏、河南居于前列,而煤炭大省山西、内蒙古只居于第四和第五,显然和煤炭大省的称号不相符,而同样是煤炭大省的安徽竞争力最弱,比煤炭资源匮乏的湖北还要靠后。足见资源强省未必是竞争力强省,这正应了“资源诅咒”一说(丁任重,2005③丁任重:《经济增长:资源、环境和极限问题的理论争论与人类面临的选择》,《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表7 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评价集成结果
(三)事先、事后检验
为保证组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运用组合评价时必须进行事前事后检验(曾宪报,1997①曾宪报:《关于组合评价法的事前事后检验》,《统计研究》1997年第6期。)。
1.事先检验
事先检验采用Kendall检验法。首先,假设H0: 3种赋权方法不具有一致性;H1:3种赋权方法具有一致性。其次,计算检验统计量并对假设进行检验。当时,检验统计量为:
2.事后检验
组合评价法的事后检验,主要是检验组合方法所得排序结果与原始方法所得排序结果之间的密切程度;对组合评价法的事后检验,一般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检验法。本文虽采用了四种不同的组合方法,但是排名的结果却是一致,所以相当于是一种组合方法的排名结果。首先,计算检验统计量并对假设进行检验。当n〈10时,检验统计量为:
其中,ρjk表示组合方法与原第j种方法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越大表示两种方法所得排序结果的相关程度越高,取ρk中的最大者,即为最佳组合法。最后,计算得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组合评价为1.11、1.18、1.29、1.11都是不同评价方法中的最大值,组合评价与原单一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所以组合评价结果最优(韩静、宋马林、游士兵、李超,2010②韩静,宋马林,游士兵,李超:《基于统计学方法集的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安徽省17个地市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6期。)。
3.结果小结
综上所述,表6和表7排名即为最终结果。从上述两个表中得知,山西、内蒙古基础竞争力排名很靠前,但是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却趋于列尾。山西和内蒙古是全国煤炭储存量前三的大省,而且在山西、内蒙古省内工业大多是以煤炭产业为主,偏重于发展煤炭资源性行业,往往形成煤炭资源产业“一枝独秀”的畸形产业结构,导致制造业衰落,财富集中在煤老板手中,而人均GDP却很低(王闰平、陈凯,2006③王闰平,陈凯:《资源富集地区经济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资源科学》2006年第7期。)。煤炭产业的粗放式经营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加之腐败和寻租行为的严重打击,政府又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这是导致煤炭大省山西和内蒙古经济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山东发展比较均衡,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都在前三,综合排名第一。虽然山东的资源存量不如山西、内蒙古,但是,煤炭工业转型较快,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企业管理、科技进步、安全生产、经济效益走在全国煤炭行业前列。
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个工业大省,煤炭资源相对贫乏,煤炭产业所占省GDP比重远小于其他各省,因而基础竞争力只排在第五,但是综合竞争力排名却在第二位,这不得不归因于江苏省的环境竞争力所占的份量。江苏徐州市是江苏省内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基础能源供应基地之一。随着历史的开采资源也在枯竭,但是徐州市坚持对煤炭产业进行整改,实现了由煤炭业到电力工业,由原材料到现代加工制造业的转化,煤炭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做得很好。河南省综合排名位于第三位,核心竞争力最好,基础竞争力没有绝对优势。过去河南煤矿是遍地开花,随后政府通过实行许可证制度,提高煤炭行业“门槛儿”,使煤炭经营企业从17000多家迅速下降到了几百家,行业得到了整顿,安全生产和科研投入大有改善,煤炭经济得到较好发展。湖北地处中部,煤炭资源不见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而且湖北省每年的煤炭供给基本来自外省,所以总排名在第六位。安徽省作为一个煤炭生产的大省,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综合竞争力都排在最后,只有基础竞争力排在第四,很显然安徽省竞争力还不如湖北省,值得深思。
五、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的指标体系分析得出了淮河流域主要省份和山西、内蒙古在内的7省煤炭产业竞争力排名状况,旨在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一个省的煤炭行业进行评估的方法,并为提升竞争力找到渠道。
首先,进一步建立健全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确保产业发展的方向,煤炭产业的发展要通过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方面着手,加强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安徽省煤炭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很明显要通过加大煤炭产业科研投入和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的经营能力,提升企业员工培训增强人员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完善核心竞争力。在基础竞争力方面,安徽省本身的煤炭资源禀赋不错,又位于泛长三角地区,消费和市场很有优势,但是在产品竞争力和加工转化产出量方面缺乏优势,是制约安徽省煤炭产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瓶颈,急需突破。
其次,根据内生增长模型理论得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盈利能力是某个行业能否长远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本文的分析还发现环境竞争力在竞争力排名中尤其重要,比如内蒙古、山西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一、第二,但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使得综合排名成了第四、第五。可见环境竞争力指标或者说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政府从宏观上为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自然会有较好发展。但是还应注意完善政府和以政府为主的两级管理体制,坚决推行政企分开,还煤炭企业市场的主体地位(张晓龙、宁云才、王延琳、董月冰,2008①张晓龙,宁云才,王延琳,董月冰:《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最后,本文使用了不同的理论方法对煤炭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论科学严谨,同时把综合竞争力分解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层次,使得结论不是笼统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也为提高省份的煤炭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关键点。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三点不足:研究范围上,本文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是以省份为基本单位作为研究的,如果能以市为单位具体分析可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数据上,本文是以2010年30个指标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的,若能以面板数据分析可能更加具有说服力;方法上,也存在改进空间,比如综合评价只是做出相应的排名,而没有对名次之间的具体差距进行比较。因此,如何完善上述三个问题,将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点。
Coal industry com petitiveness of provinces based on Huaihe River Basin
XU Ye-m ing,REN Zhi-an,ZHU Xue-fei,SH IY i,SHAO Lai-feng
This article uses three methods of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analysis,entropy method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co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of Anhui,Jiangsu,Shandong, Henan,Hubei five provinces on the Huaihe River Basin,and select the two provinces of Shanxi and Inner Mongolia's coal industry as compared competitiveness.Based on 30 different indicators data from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even provinces of the coal industry in 2010,from the point of the status quo,the basis of competitiveness,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competitiveness four angles to analysis and contrast the Huaihe River Basin's coal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avoiding a single competitive analysis.The results through a rigorous comb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show the big difference 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al industry based o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which rich in coal resources.Such as Anhui Province,both i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ness,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or competitiveness are very worrying,even lower than Hubei Province which lack the advantage of coal.As the contrast provinces of Shanxi,Inner Mongolia,although the coal-rich province,competitive not as good as Shandong,Henan and Jiangsu.This article studies on how to get rid of the constraints of the"resource curse"in the coal-rich provinces,and enhanc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he coal industry;competitiveness;portfolio evaluation
F421
A
1009-9530(2013)02-0013-006
2012-12-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理论经济”(11BJL056);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Acy2012012)
徐业明(1987-),男,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任志安(1965-),男,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安徽财经大学骨干教师,安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