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甘愿做一个傻乎乎的愚公——对话宋亚平
2013-03-13
《决策》:14年过去,您还会不会经常回想咸安政改的日子?
宋亚平:那是忘不了的。回忆更多的是反省,为此还写了不少文字,如《咸安政改——那场轰动全国备受争议的改革自述》。反省当年对形势的判断、对改革举措从运转、推行到经过实践检验,到底有哪些经验与教训。
《决策》:经验与教训有哪些?
宋亚平:改革开放是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最主要动力。咸安当年如果不搞改革的话,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发展局面,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当然它也会有发展。以前的咸安是有名的贫困县,而在2006年进入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咸安改革的主要领导者,在咸安主政期间必然因各种条件的局限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诸如决策失误、执行乏力、引导无方、监督不严等问题。
按照个人理想,我愿意在一线搞操作。咸安改革之后人生方向又转到另一条路上,可能因为我这个人在咸安的锋芒毕露,让人认为“这个人的胆子太大了,横冲直撞的干劲太大,虽然在咸安没有出问题,要是到一个新的地方,再这样搞,万一出问题呢?”
《决策》:您的理想是在一线搞操作,但是您这样“横冲直撞”,没想过给自己留条后路?
宋亚平:古今中外所有的改革,从本质上讲都是被“逼上梁山”的结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为官者的基本准则,有多种表现形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进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太行山”和“王屋山”,该遭遇的障碍,迟早会发生碰撞,总得要在某个地方先冒出一个“愚公”来挖山破土、修桥筑路,我就甘愿做这个傻乎乎的“愚公”,抱着不留后路的心态,给咸安“打基础”。这个发展在我这届是看不到等不到的。
《决策》:当下咸安的迅速发展与咸安政改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宋亚平:除了舆论——有群众这么说,当地干部这么说,调研过的领导也这么说。还有一层理论逻辑:基层工作可分为改革、稳定、发展三个方面,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搞发展、独立搞发展如招商引资、工业化、城镇化等路子,这些短期内见效。把发展独立出来做是当前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即只顾发展不管体制机制问题。
然而,招商引资能否扎下根,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条件,这些需要靠制度来保证。要彻底破除体制机制的问题才能持续发展、真正发展,这是管根本、管大局。不通过改革解决根本问题,稳定是暂时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最根本的是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赢得长期稳定、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只有长期协调持续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
《决策》:现在的改革环境与当时相比,有何变化?
宋亚平: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困难与形势,仍然没有本质的变化。较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没有找到突破口。所以,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来改革。
当下改革的真正阻力不是来自老百姓,而是来自既得利益集团,来自政府部门内部。
《决策》:改革的动力如何催生?
宋亚平:严格来讲,改革需要有坚强的党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改革人、改革者。希望能够产生几个这样的人。
《决策》:您将改革的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
宋亚平:对,这可能是唯心主义的,但确实需要出现这样的人。当然,从政策制度和环境条件上,营造让改革者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且获得合理回报的氛围也十分重要,以避免“谁改革谁倒霉”的恶性蔓延,否则大多数人都会绕道而行,让社会问题积重难返。
遇到问题往后拖,或者借口时机不成熟、条件不成熟,这都是一种躲避、回避的改革。遇到困难绕道走,究其原因即不愿意在自己任期内付出成本,付出代价。
这个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让敢于改革、善于改革的人能够脱颖而出,希望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