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中的意守问题
2013-03-11赵宝峰
赵宝峰
意守的概念
意守是指练功中意念集中于某一事物而言。当练功时意念注意广阔的海洋,即称意守海洋;意念注意于空中的皎月,即称为意守皎月;意念集中于自身小腹(丹田),即称为意守丹田,等等。意守乃一念代万念之法,通过意守锻炼,可使思想集中,排除杂念,从而达到入静状态。
意守内容繁多,通常概括为内守和外守两大类。所谓内守,是指思想集中于自身某一部位,如意守丹田、意守呼吸、意守命门、意守涌泉、意守膻中等等。外守则指思想集中自身以外的事物,如意守高山、意守浮云、意守鲜花或回忆某件得意事物。外守内容要令人愉悦,但又不致引起兴奋为适宜。意守除能起到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作用外,并可对机体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意守部位的选择
进行自身(内守)意守时,应因人不同而进行选择,内守部位虽多,但大多数以守丹田为主。“丹田”是道家术语。道家修炼之时,幻想着在自身某处炼出一颗所谓的“仙丹”,因此就把冀希产丹的部位称之为丹田。正像产煤的地带叫煤田,产稻子的地方叫稻田一样。古书记载人身丹田有三,两眉之间(印堂穴处)为上丹田,两乳之间(膻中穴处)为中丹田,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处)为下丹田。所谓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部分人守中丹田,个别情况下也有守上丹田的。另外还可根据自身体制状况、功法等而守命门、足趾、足三里、涌泉及心窝等处。比如,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涌泉穴以加强下元,纠正上实下虚的病理状态而达血压下降;脾胃虚弱完谷不化者可以选择足三里穴,以增强阳明胃经的机能活动等等。
外守景物主要在内守不适应或内守后出现副作用的情况下采用。此外在户外张目练功则可采用外守法。个别功法中其内守没有固定部位而采用循环意守法,如锻炼任督二脉交流或多点联合意守法等。
怎样具体掌握意守
以意守下丹田为例。多种功法都要求形成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形成的开始要以意领气,也就是用意念引导吸气下行,其气由浅入深逐渐达到小腹(即气贯丹田)。当呼吸已较深长时意念即注意由呼吸而致小腹的鼓起和回落,此即谓意守丹田了。这样意守似乎守之有物,便于思想集中,比起默默加快小腹丹田的无动意守法要易于掌握。至于丹田部位不能认为是一窍一穴之地,可以守小腹表面正中的大部分,也可以守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当杂念逐渐减少,入静进一步加深,即应放弃对呼吸的意守,只觉小腹缓缓起落,全身感到轻松舒适,万物皆虚之境界。
在意守丹田的同时,一定还有杂念不断袭来,此乃正常现象,要不急不躁,耐心排除,思想集中小腹。如果某次练功杂念之多,已令练功者心烦意乱不能守住丹田时,也可暂停练功数分钟,在室内或室外缓缓散步,待心情平静后,再继续意守丹田,万不可勉强进行意守。
意守必须掌握好火候。所谓火候即意守时注意力的强度。火候适度,这在练功中是一大难题。不少人因火候掌握不当走了弯路,练功者必须在实践中亲身体会,自行调节,由强至弱,由微至“强”,达到适宜。实践告诉我们,意守强度太小,杂念过多,丹田就难以守住。意守强度过大,虽然杂念可以减少,但易导致头晕头胀、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的出现。怎样掌握才算合适,古人在这方面体会尤深,他们主张:“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着相,无意落空,似守非守,绵绵若存。”这个经验是完全可以遵循的。
练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无”应偏大点,这样可有助于排除杂念,但要以头不胀不疼、精神放松为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练功时间的加长可逐渐减小其强度而达到“绵绵若存”的程度。每次作功的意守强度也不能千篇一律,如果这次练功杂念较多,意守火候可适当加大;杂念较少,则可减弱意守火候。
练功火候来自古人用矿物炼制丹药时所需火力大小、长短。在气功中借用此意,形容对意念强度掌控程度。因为掌握火候难度较大、文字上难以描述,故古人将其视为不传之秘。其中也恐掌握不当而练出偏差,正如古书《悟真篇》中所述“契论经歌讲至真,不讲火候著于文。”鉴此希望广大练功者都能通过练功实践,仔细体会,不断总结,逐渐掌握好练功火候,把健身气功练好,取得效果。
十八大感赋
冀运希王飞
(一)
十八大,再起航,
高擎旗,号角响。
五位一体总布局,
科学发展奔小康。
两个百年追梦想,
特色道路当自强。
中华儿女多壮志,
民族复兴铸辉煌。
美丽中国新时代,
歌唱伟大共产党。
(二)
十八大,再征程,
国运盛,体育兴。
健壮体魄缘何在,
幸福安康百姓情。
五洲体坛留英名,
我们乘胜向前进。
竞技群体齐发展,
大道朝天任我行。
体育强国何为本,
日月同辉大写人。
(本文在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诗会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