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及启示
——以里丁大学为例

2013-03-11窦丽芳吴太山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咨询咨询

窦丽芳,吴太山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及启示
——以里丁大学为例

窦丽芳,吴太山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074)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日新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时间和经验都较短,没有完善的体系及咨询机构。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相对比较成熟与完善,对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可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启示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竞争显得越来越激烈,而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愈加复杂。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是社会十分关注而又敏感的话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适应、专业的选择与学习方法的调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中的矛盾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等多种问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用硫酸泼熊、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杀人案、“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都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等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试从英国里丁大学心理咨询服务的基本情况出发,探讨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所要改进和借鉴之处。

一、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基本情况

20世纪40年代后期,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作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英国兴起,20世纪8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大学生群体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女生入学的比例大大增加,成人重回校园学习的比例以及国际留学生的数量都大大提高,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显得更为复杂、更为宽泛,所有这些变化都使得英国高校心理咨询的需求量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一)里丁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成员构成。

里丁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人员都具有较高的资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专业化程度较高。

里丁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人员构成图[1]

从咨询人员构成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里丁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且兼职咨询师一般都开有自己的心理咨询诊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设立同伴支持培训师、国际学生顾问以及学习顾问等。同时,心理咨询师不仅要帮助解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还要帮助解决大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并把学业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心理咨询中心的相关制度及干预机制。

1.心理咨询中心相关规章制度。

里丁大学的心理咨询中心对咨询人员及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定。首先,学校要求咨询人员具有从业资格执照,且心理咨询人员一般要求有博士学位;学校要求心理咨询人员与前来咨询的学生之间除了咨询关系外,不得有其他任何关系。其次,在保密制度上,学校也有相应的规章。比如对咨询师所作记录如何保存、哪些情况下可以透漏咨询情况等学校都有相应的具体规定。来访者要了解保密原则并签订合同,未经来访者许可,心理咨询中心不得向外界透露其他相关资料。

2.心理咨询中心的干预机制。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向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事务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如有学生自动提出休学,学校要求学生与心理咨询师、学院负责老师进行协商,且休学的学生要与心理咨询中心达成协议,听取咨询师的建议,积极接受心理治疗。[2]对于那些做出不恰当、不安全行为的学生,学校会建议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咨询,咨询中心会根据学生的心理情况提出处分程度建议以及是否从轻处罚等。

(三)英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服务的特点。

1.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牛津大学,指的是学生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当人们在遇到困难或有某些想法时,首先想到的是向同龄人倾诉。里丁大学于2003年开始有专门的朋辈辅导培训师。学校从学生中招募一些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主要是学会聆听周围同学的轻微心理问题,通过谈话帮助同学缓解心理问题,由于资历的限制,他们并不能提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朋辈辅导的志愿者需要通过选拔上岗,要参加为期10周的培训,主要是学习聆听技巧。朋辈辅导者也要遵循一定的管理规定和保密制度。

2.咨询师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高。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全职为主,兼职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为辅,且进行心理咨询的老师必须接受过足够时间的专业培训,并拥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咨询师的学历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有博士学位。英国心理学会规定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最低资格条件是:(1)研究生以上学历;(2)拥有教师资格证书;(3)两年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教学经验;(4)研究生学位后至少两年的教育心理学训练。[3]在咨询实践中,咨询师还要受到行业协会的监督,按照行业规范开展工作。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会雇佣更高层次的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向心理咨询师提供咨询和辅导。另外,心理咨询部门对咨询师的工作有相关的规定,比如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的规定、保密制度以及档案记录的专业化等。

3.咨询服务的全面性和人文性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1)英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不仅仅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还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辅导,并把学习支持作为心理咨询的一部分。英国高校的一些学习顾问加盟心理咨询服务,为所有包括从预科到博士阶段的在校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和服务。(2)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对学校的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次的负责人进行心理服务,帮助老师和管理人员减轻工作中的心理压力。(3)由于海外留学生在英国高校占有一定的比例,心理咨询中心还对海外留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减压。

心理咨询服务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咨询地点的转变上。英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最初与医疗机构设在同一栋楼里,这一设置使很多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很少去咨询。根据这一现象,英国高校改变设置地点,将心理咨询室设在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一方面是学生可以随时接受及时的咨询服务,另一方面是避免把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混为一谈。

二、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不足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被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辅助方式。与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起步较晚,缺乏独立性,存在一定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老师一般是由专兼职两部分组成,部分高校只有兼职老师。其中专职老师一般是由学校独立的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构成的,人数极少。兼职老师一般是由从事思政工作的老师以及辅导员构成。在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专兼职心理咨询老师只是经过短期培训或没有经过心理咨询的专业训练而走上咨询岗位,由于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在咨询中往往达不到预定效果,甚至对咨询对象产生负面影响。

(二)心理咨询服务范围较窄。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对学生的服务范围主要涵盖三大方面:一是心理健康咨询,主要针对学生的各种压力、心理冲突和情感纠葛等问题;二是学业咨询,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三是职业咨询,旨在为学生选择工作方面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等。而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的内容大都集中于心理健康咨询,对学生学业咨询和职业咨询重视不够。

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很少对被学校处分的同学以及破坏行为者进行心理咨询,对想要休学以及复学的学生几乎不做心理咨询。另外,我国高校教师由于受教学和科研双重压力,使得高校教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及角色冲突。而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大都集中在学生范围,对学校教职工心理问题的咨询较少。

(三)朋辈心理辅导培训力度欠缺。

由于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方面的师资力量及资源欠缺,使得朋辈心理辅导的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是培训时间短,且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及咨询技巧非常有限。朋辈心理辅导在专业水准、咨询的问题、目标方法以及要求等方面与专业的心理辅导者都有很大的差别,解决的只能是同学中一般的心理问题,不能做到科学规范地去帮助同学解决心理问题。

三、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对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

(一)加强心理咨询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者的素质将直接影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心理咨询队伍,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大都取得了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以上的学位,但专职心理咨询师所占的比例仍不高,且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很好地胜任咨询工作,兼职咨询老师的咨询工作更是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在教育中未能接受应有的专业培训。[4]针对此问题,学校有关部门应制定高校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计划和发展方案,建立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单位,对咨询师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咨询技能;建立和完善咨询师的培训、考核、上岗等资格认可制度。学校有关部门对咨询工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如创建规范、温馨的咨询室;完善心理咨询师内部发展机制,规范对他们的职称晋级、职务晋升程序,把咨询工作与教学、科研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提升咨询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二)拓宽心理咨询服务的范围。

与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范围的全面性相比较,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将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与学生的学业发展服务以及职业发展服务有机融合在一起,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

2.服务对象在兼顾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那些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群体。

3.关注学生的隐形需求,将心理咨询服务与学生事务管理融合在一起,避免学生一提心理咨询就与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混为一谈,使学生能够自觉到心理服务中心接受辅导。

4.关注受过处分以及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使这些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辅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

5.关注海外留学生的心理问题。

6.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应加强对学校教师及学校管理层面人员的心理服务。

(三)加大对朋辈辅导的培训。

我国的“朋辈辅导”首次起源于2004年的天津大学,称为“心理委员”。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心理问题,仅靠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状况,而心理委员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由于同龄人之间更容易建立信任和互助的温和关系,使得“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东北师范大学设立的“心灵使者”、北京航空大学设立班级“发展委员”等。

由于我国“朋辈辅导”机制起步较晚,在朋辈辅导的选拔、培训以及评估方面还有待改进。首先在选拔上,着重挑选那些积极向上、热情耐心、善于倾听且具有一定心理咨询专业背景的学生;其次是培训上,在朋辈辅导者上岗之前要参加一定周期的培训,并通过一些模拟训练,培养同辈者自我分析的能力、咨询的技巧、以及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能力;最后在评估上,注重他评与自评的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5]

(四)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心理咨询机制有保密机制、干预机制和转介机制。其中保密机制主要指咨询人员要注重学生个人隐私,学生在咨询中心的咨询内容全都是保密的,不经学生本人同意,咨询员不得将学生的咨询内容告诉他人,包括学生的个人导师和家长。干预机制主要指心理咨询中心应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相结合,并向教学管理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如果出现缓考的心理,心理咨询师与任课老师进行协商,建议对学生进行缓考安排。而转介机制指的是朋辈咨询员由于学识和专业的限制,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可以转介给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辅导老师;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只负责比较简单的、发展性的问题,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的个人心理问题若超出服务范围或需长时间解决都将要转介到当地的医疗机构。

[1]冯刚,赵峰.走进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侯德伟.英国高校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特色与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4).

[3]朱继光.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概况与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4]安芹,贾晓明,等.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及专业发展[J].心理科学2011,(2).

[5]李辉,杨婉秋,等.学校朋辈心理咨询员的选拔、培训与评估[J].云南大学学报,2007,(1).

责任编辑张豫

G649.3/.7

:A

:1003-8477(2013)07-0184-03

窦丽芳(1987—),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吴太山(1962—),男,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咨询咨询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