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神共存的境界
——尼泊尔古宗教建筑空间文化赏析

2013-03-09曾晓泉ZENGXiaoquan1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430070Wuhan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GuangxiArtsInstitute530022Nanning

设计艺术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加德满都宫殿尼泊尔

曾晓泉ZENG Xiaoquan1.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 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2.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Guangxi Arts Institute,530022Nanning)

人神共存的境界
——尼泊尔古宗教建筑空间文化赏析

曾晓泉1,2ZENG Xiaoquan
1.武汉理工大学 , 武汉 430070(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430070 Wuhan)
2.广西艺术学院,南宁530022(Guangxi Arts Institute,530022Nanning)

尼泊尔以宗教立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宗教历史与宗教传统,是喜马拉雅地区建筑艺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尼泊尔处处都是“露天博物馆”,在各种建筑中体现了政权与宗教的结合,宗教成为政权的工具,宫殿与寺庙和谐相处,构成了一组又一组的建筑群,因而焕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在建筑选址、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装饰等方面极有特色。在尼泊尔的建筑环境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的是人与神同在的氛围,宗教建筑与普通平民乃至万物生灵之间均是零距离的接触关系,相生相融,而实现着“和谐”的宗教教义。

尼泊尔;宗教建筑;空间环境;和谐;共生

“人们通过宗教建立人与超自然力的关系,确立个人在宇宙和世界中的位置,并由此形成个人(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1]。因此,宗教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源于人类寻求一种超自然力帮助的需要。宗教建筑作为人与神交流的场所,不但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反映了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是自然观的一种物化反映[2]。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宗教视为人类的一种自我理解”[3],还是立得住脚的。

一、尼泊尔宗教建筑的文化背景

地处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发源地之间,尼泊尔的文明史也非常悠久。公元前6世纪,尼泊尔就建立了王朝,创立了公国。公元1769年,兴起于尼泊尔中西部地区的廓尔喀王征服了加德满都谷地,统一了马拉王朝的3个公国,建立了沙阿王朝,开启了尼泊尔的独立统一之路。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尼泊尔长期以宗教立国,国内教派林立,但却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以印度教立国的君主制国家,又是佛祖释加牟尼的诞生地,几乎尊崇万物皆神,拥有非常悠久的宗教历史与宗教传统,号称“万佛之国”, 直至2006年才废除印度教国教的地位,转变成世俗国家。

千百年来,尼泊尔的起源、发展都与宗教密切相关,在这个传统的“佛国”之中,处处都是“露天博物馆”,庙宇多于住宅,佛像多于居民,随地散发着浓郁的人文光辉和宗教色彩。在尼泊尔,历代国王都信奉印度教,同时佛教、伊斯兰教等教派在该国也有相当数量的信徒,各教长期和睦共处。与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似,尼泊尔在宗教建筑中体现了政权与宗教的高度结合,宗教成为政权的工具,统治者通过宗教宣扬“君权神授”、 “君王是天上神灵的化身”、“君王享有和神灵同等的权力”等思想观念,不断为君王树立权威,为统治的合法化寻求理论上的依据,以满足其精神统治的需求。在尼泊尔古宗教建筑群落中,宫在寺中、庙在宫里,宫殿与寺庙交织相处是建筑构成的常态。故本文姑且对此统称为“宗教建筑”而一并进行讨论,不另赘述。

二、尼泊尔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

尼泊尔北高南低,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群峰之下,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尼泊尔的古建筑分为城市型、山地型两种类型。其中,加德满都谷地是城市型宫殿建筑的代表。因为举国信教,尼泊尔宫殿建筑在宗教型文化的浸润下,故能表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宫殿、寺庙、民居交互建造、和谐共处,浑然焕发出一种独特的宗教建筑艺术魅力。在这个喜马拉雅山地区建筑艺术最为发达的国家,本文谨以加德满都谷地中的加德满都(Kathmandu)、帕坦(Patan)和巴克塔普尔(Bhaktapur)3处的古城区作为案例讨论尼泊尔宗教建筑遗存与环境空间的互动艺术(见图1)。

图1 加德满都谷地古城分布示意图①

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3镇相距不远,其在尼泊尔语中分别是“独木寺”、“艺术之都”和“朝圣之城”的意思,作为尼泊尔不同王朝的都城,它们荟萃了尼泊尔在艺术、建筑、手工艺等方面的优秀人才,积存了无数古老的庙宇、宫殿、雕像和手工艺品,自古以来就是尼泊尔的建筑艺术中心和文化中心。其宗教建筑群在选址、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装饰等方面均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1.选址

在中国,自古就奉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在“天”、“道”与“自然”中处于最低层次,认为神(即“天”)的世界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应该是超出凡俗、远离尘嚣的[4],为此,中国佛道寺庙作为神仙的住所和人们感思祈福的去处,而建造于山中和自然风光优美之地,以迎合部分人“出世”的态度和需求。

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3镇中,奉行神王合一的政治观,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以宗教建筑为中心来规划与发展城市,寺庙、宫殿、塔楼都是宗教建筑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置言之,尼泊尔宗教建筑在选址上总体呈现出一种“入世”的态度,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克塔普尔3镇的宗教建筑群基本上被民居群落团团包围,本身没有固定的方位与朝向的限制,其与城市街道的关系既不对立,也无轴线可言,没有特别设置什么专用的建筑出入口,建筑平面设置四通八达,与城镇主要商业街道紧密相邻,融为一体(见图2)。

图2 尼泊尔马拉王朝宫殿与城区关系示意图②[5]

2.平面布局

印度教认为,圆形代表运动,代表轮子,没有固定的方向,是不稳定的,因此,宫殿应依随神住所的形式,采用方形庭院建造。在尼泊尔,为了符合印度教教义中推崇的“曼陀罗”图式,使神在这种最稳定的“方形”中实现控制宇宙的目的,各地的宫殿与宗教建筑都采用方形庭院,体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6]。实践中,尼泊尔的宗教建筑以古尺“哈特”为模数,以宗教活动最多的庭院作为宫殿的核心,以“曼陀罗”为蓝本,建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方形庭院构成的宗教建筑群,通过平面规划的形式将居民等级与主皇宫的远近亲疏关系加以区分、逐层扩散,使得整个建筑群落在宗教气氛的笼罩中得到理想的升华,实现着精神的寄托 (见图3~图5)。

图3 尼泊尔加德满都宫总平面图[7]

宫殿建筑区:

A.塔莱殊庙入口; B.塔莱殊庙 ;C.Trishul庭院入口;D.孙德拉庭院;E.莫汉庭院;F.阿格玛庙 ;G.五面神猴庙; H.莫尔庭院; I.湿婆庙;J.宫殿庭院;K.水池 ;L.水池;M.阿格玛庙; N.巴桑塔普尔庭院;O.纳萨尔庭院; P.达卡庭院; Q.拉莫庭院 ;R.会议庭;S. Hnutachhen庭院; T.莫桑庭院; U.帕格帕蒂庙;V. 黛姑塔莱殊庙;X.宫殿主入口神猴

宫殷广场区巴高达式庙:

3.Kavindrapur;7.Shiva; 8. Bhagvati;9.Ganesh;12.TrailokyaMohan;14.Shiva; 15.Bhagvati;16.Vishnu;17.Shiva一Parvati;20.Sarasvati;21.Krishna;22.Jagannath; 23.Shiva; 25.Indra; 26.Krishna;27.Shiva;28.Shiva; 29.Mahavishnu;31.Shiva; 33.Shiva; 34.Shiva

宫殿广场区悉卡罗式庙:

5.Shiva; 11.Shiva; 13.Kamdeva; 19.Vishnu; 30.Shiva

其他建筑

1.库玛丽庭院;2.佛教寺院; 4.客栈;6.独木庙;10.客栈;18.佛教寺院;24.黑色拜拉布神像;35.佛教寺院

图4 尼泊尔帕坦宫总平面图[7]

3.空间构成

在尼泊尔宗教建筑中,庭院空间大小不是建筑主次的标志,庭院布局可以自由安排。印度教教义要求在建筑中体现出“须弥山”是宇宙的中心[8],是天地间的轴,所以在不同的庭院中安排相应的塔楼,通过2~3层重檐锥塔的形式,在建筑群落中不断形成方锥形的凸起以象征须弥山的存在,宣扬神的伟大和魔力。在庭院构成的基本建筑单元中,在佛塔、宫殿、神庙的周围,甚至一个道路的交叉口或者一条比较宽阔的街道都有可能构成一个广场空间的形式,而广场上积年建成的佛塔、石窟或神像柱、水池、亭榭等构筑物,直接将二维庭院的平淡转换成三维空间的错落,构成一种富有意趣的宗教建筑景观,传递出对神的崇敬和对神的顶礼膜拜(见图6)。

宫殿建筑区:

A.玛尼·克萨布庭院; B.黛姑塔莱殊女神庙; C.塔莱殊女神庙;D.莫尔庭院;E.阿格玛庙; F.孙德拉庭院; G.宫殿庭院 ;H.纳萨尔庭院.宫殷广场区巴高达式庙:

1. ManiGanesh ; 2. Bhimsen ; 3. Vishvanath; 8. CharNarayan;9. Narayan ; 11. Harishanla Biseshavar.

宫殿广场区悉卡罗式庙:

7. Krishna ; 10. Narasinha ; 12. Krishna; 15. Shiva.

其他建筑

4. Mani Mandapa ; 5. Mandapa ; 6. ManiHiti水池; 14.客栈.

图5 尼泊尔巴克塔普尔宫总平面图[7]

图6 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上的宗教塔楼③

4.装饰

尼泊尔人坚信神的力量可以去掉一切邪恶和丑陋,因此在尼泊尔马拉王朝的宫殿中,内部的处理充满了宗教的意旨和韵致,宗教题材的装饰布满了宫殿中的每一幢房屋,处处表现出对神的膜拜和颂赞,以便人们随时都能够得到神的保护和庇佑,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安慰和满足。作为“入世”的建筑,尼泊尔宗教建筑的基本形制与普通民居的区别并不太大,而重要的宗庙、宫殿等建筑则主要靠众多精致的木雕或优美的石刻、鎏金的装饰来凸显,以示与普通民居的区别。

繁复华美的木雕(见图7)、艳丽争辉的经幡、金碧辉煌的铜墙……尼泊尔宗教建筑装饰表现的不只是手工艺的精巧,更有无数敬畏与尊崇情感蕴涵其中。追求宗教教义与形式美的原则之间的协调统一,也是对尼泊尔工匠技艺的一种考验。如何将带有宗教教义的装饰成功地用作建筑的某一构件或线脚,尼泊尔人犹如带着与生俱来的本能一般,无处不显示出极其巧妙的匠心。

三、尼泊尔宗教建筑的环境意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所述,中国的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大多远离尘世,掩隐于名山大川之间,这则根基于人们普遍认为的唯有“出世”才可能研佛(道)得道。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三山”、“五岳”中的寺院、道观向来是香火旺盛之地,而追随宗教远离凡尘却不近人世也是中国宗教建筑的常态。

图7 极尽其繁的尼泊尔帕坦宫木门装饰④

在举国信教的尼泊尔,宗教几乎与所有的建筑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见图8)。人们甚至常将尼泊尔比作亚洲的瑞士,不仅是因为尼泊尔背靠着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山脉,高高的群峰造就了人间的净土,阻隔了世间的纷扰,而且因为在这里全部的宗教派别能够和谐共处,常常可以看到肤色不同的人在虔诚地进行着不同形式的修炼,自由自在,互不干扰,享受着各自的快乐,追求着生命的意义。

图8 尼泊尔帕坦宫神殿处的平民小憩地随处可见④

1.宫殿建筑与民众的关系:皇宫不设防

宫殿在中国被称之为“禁阙”、“宫禁”、“禁苑”等,对一般百姓而言,是特别的禁地,因此采用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如修城墙、挖护城河,安装一重又一重的宫门,甚至连宫内那一座座的院落都是封闭的,还有那一道道横街竖巷,其重要的功能之一为卫兵的巡逻通道。然而在尼泊尔的宫殿,却没有这类的防范措施。皇宫的楼宇之中冒出各式各样的尖塔,与其周边广场上的众多寺庙相互呼应,这便造就了一种异常浓烈的宗教氛围,身居于如此的环境之中,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与神同在的氛围,对宗教的虔诚高于一切。

另一方面,在敬奉诸神的背景下,尼泊尔“神”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太遥远,国王与臣民的距离也不太遥远,国王是教主,国王也是信徒,在此意义上言,他同普通的民众一样,因此,宫殿没有设防的必要。这也是宫殿从未对老百姓采取高墙及护城河一类防范措施的重要原因——尼泊尔国王生活起居的房屋直接将门窗开向广场或者街道,宫殿周边的广场和内部的宗教建筑也都是能够向市民开放的(见图9)。

图9 尼泊尔斯瓦扬布寺周边的各式佛塔与民居近在咫尺④

2.宗教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共荣

斯瓦扬布拉特(Swayambhu Nath)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之一,位于加德满都市西侧环路内的小山上,建于公元5世纪,俗称“猴庙(Monkey Temple)”。不只是该寺耸立在山顶的大佛塔造型奇特,塔锥表面皆由铜片镶嵌或金箔镶镀,装饰浮华,体现了对佛的崇敬;最令人称奇的是猴子、鸽子、狗等生灵在此能与人类和平相处,共享佛祖的恩泽(见图10)。

图10 尼泊尔斯瓦扬布寺附近特别闲适的鸽子与狗⑤

四、结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菩提在佛教中虽被尊为圣树,但佛家更注重的是心有所悟便能得道,不必太拘泥于形式。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发源地——尼泊尔,徜徉在千百年前建造的宗教、宫殿与民居混合的建筑群之间,被一座座“露天博物馆”之中天然散发出来的浓郁人文气息浸润之后,不由感念:人神共存,是为天地本真;建筑造境,在于人气。

注释

① 图片来源:环视旅游网.

② 图中标注的“巴德冈”是巴克塔普尔的古称.

③ 图片作者黄洛华.

④ 图片作者曾晓泉.

⑤ 麦稻田野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 s/blog_53e94f610100rlnj.html.

[1]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M].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译者序)1.

[2]杨玲艳,姚道先.中西自然观在传统宗教建筑上的反映[J].建筑与文化,2008(9):74-75.

[3]莫海量.神王合一的魅力——印度文化影响下的东南亚宫殿建筑[J].中外建筑,2008(12):99-102.

[4]戴孝军.人间与天国——中西宗教观的不同及在传统宗教建筑中的体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8-82.

[5]黑津高行.庭院建筑的平面设计概念——关于尼泊尔宫殿庭院建筑研究之三[R],日本建筑学会计画系论文报告集第412号,1990(6):482-483.

[6]郭黛坦,韩国与尼泊尔王宫简述及中韩尼三国宫殿简要比较[C]//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409.

[7]黑津高行.庭院建筑之功能——关于尼泊尔宫殿庭院建筑研究之二[R].日本建筑学会计画系论文报告集第412号,1990(6)167-172.

[8]李谋.东南亚文化中的印度宗教因素[J].东南亚之窗,2009(3)42-51.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God : Cultural Analysis of Nepal Ancient Religious Architecture

Founded as a religious country with a very long history of religious traditions, Nepal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most advanced architecture in Himalayan region. Numerous open-air museums ref l ect the combin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and religion. Religion has become the tool for politics. Palaces and temples coexist harmoniously, constituting groups of architectures and expressing special art charming, especially in their location, layout, spatial composition and decoration. Nepalese architecture features the atmosphere of coexistence of God and human. Religious architectures are close to the commons or even all creatures, realizing the religious doctrine of harmony.

Nepal; religious architecture;spatial environment;harmony;coexistence

J024

A

10.3963/j.issn.2095-0705.2013.03.019(0097-06)

2013-04-13

曾晓泉,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生,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加德满都宫殿尼泊尔
神秘宫殿
记忆宫殿
看好了!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灰的城
加德满都的风铃
尼泊尔系列
尼泊尔的忧伤
阿掘的宫殿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