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3-08张昕光

吉林农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高毒农技农资

张昕光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引入农业,其过程中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导致农产品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农药的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如使用剧毒农药、随意增加次数用量、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所以,要加强市场管理,规范用药,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1.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药使用不当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喷药只要求效果,不考虑农药的毒性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所以用药不科学,安全隐患大。施药不按防治指标进行:一是不按防治指标盲目用药;二是擅自增加用药次数,滥用农药;三是随意增加用药品种、用药量或浓度;四是不按时间用药;五是违规大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1.2农药市场混乱目前农药市场上,农药经销体系主要由供销社、农技推广部门、个体经营户三部分组成。其中,农资个体经营户占大多数,为农药经营的主力军。由于经营者大多没有经过培训,自身农药管理素质低,难以对农民进行科学正确的技术指导,农民普遍反映农药市场品种多而杂,农药使用说明及成分标识模糊,使用识别不清,也有的农民图便宜不到正规的农资部门购买,不索要发票,极易购买到假冒留伪劣产品而无法维权。

1.3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指导农民不能及时得到病虫防治信息也没有经过安全用药培训,防治时机掌握不准,选用农药品种比较单一,其防治习惯多年不变,对新品种和新技术持观望态度造成病虫害耐药性的提高。许多农药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宣传不到位,难以及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1.4防护不规范 施药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差,有的甚至喷药时“赤膊上阵”。不按照操作规程,大风施药或逆向行走。施药机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施药时间不当,夏季正午施药,极不安全,很容易中暑、中毒。

1.5药害逐年加重由于农户不了解农药特性,为了效果擅自增加用药量及不按时间用药,常引起药害。如除草剂要地面潮湿时使用,农民往往不够条件使用,且加大使用量或同性质两种除草剂混合使用,导致除草效果不好,同时产生药害。

2.安全用药存在问题的原因

乡村级植保网络破散;家庭分散经营,难培训,难监管;经济发展,精壮劳力多外出打工,留守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农药市场放开,监管不力,兜售和乱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现象禁而不止,有的以假乱真;农产品价格较低,农民投入减少,片面追求节本增效,购买质次、价廉的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业部门执法不严,对农药非法经营打击不力;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对安全用药知识宣传、普及得不够深入。

3.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的对策思考

3.1建立健全专业执法队伍农业部门是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的执法主体,应建立健全专业执法队伍。宣传国家、省《农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负责本区域内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

3.2规范农药经营秩序 严禁经营假冒、伪劣及高毒高残留农药;建立市场进出机制,符合条件的进入,对多次违法违规行为及经营条件和资格已发生变化且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应取消农药经营资格;对农药新品种实行市场准入制,进入市场前必须经农业部门试验认可和登记备案;加强农药市场的整顿与管理。打击制假、贩假、生产和销售的剧毒、高毒农药的非法行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加强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杜绝一切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3.3加强农药知识和政策的培训农技推广部门利用各种方法、途径,宣传、推广农药知识和政策、规定,提高农药使用者的素质,逐步改变农药使用习惯。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技人员也要自我“充电”,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大力推广有利于安全用药的新农药、新技术、新方法。做好引导、示范,提供准确的病虫情报,制定安全、合理的防治技术方案,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切实当好领导的得力助手和农民朋友的贴心参谋。

猜你喜欢

高毒农技农资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5年内我国将禁用全部高毒农药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