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全力打造特色农业精品拓展区

2013-03-08侯成烈贾丽燕贾丽涛

吉林农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白城市龙头企业基地

侯成烈 贾丽燕 贾丽涛

白城市五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特色农业精品拓展区”任务以来,白城市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特色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的突破口和实现以城带乡、工农互促、“三化”统筹的重要途径,召开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大会,制定下发了《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指导意见》,落实了市级领导包保农业特色产业工作制度,强力推动全市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1.白城市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1.1原料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各地立足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采取财政补贴、项目扶持、科技支撑等措施,积极引导原料基地由“一村一品”向“一乡一品”、“数乡一品”发展,加快推进原料基地向规模化、专业化进程。目前,水稻、辣椒、绿豆、葵花、奶牛、白鹅等种养布局打破了县域界限,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板块式布局,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种养村屯发展到18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20%。从2008年开始,白城市又组织实施了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积极探索出依托龙头建园区、联合大户建园区、招商引资建园区等有效途径,建设了镇赉飞鹤牧场、洮南辣椒种植园区、大安农业科技示范场等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农业园区,引领原料生产基地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到2011年末,全市粮食生产能力达到34.25亿公斤水平,特色作物产量达到16亿公斤,奶牛、肉羊、禽、狐貉分别发展到20万头、403万头、4669万只,200万只,养殖规模均居全省第一位,肉、蛋、奶、皮张产量分别达到30万吨、13万吨、47.7万吨、100万张。为特色产业稳定发展夯实了原料基础。全市农业园区总数达到119个,标准化牧业小区188个。

1.2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白城市把建设大项目、培育大龙头作为提升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内容。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精心谋划招商项目,依托市县两级工业园区打造龙头建设平台,狠抓全程服务促进项目落地开工,龙头企业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引进建设了镇赉飞鹤、益海嘉里、白城龙丹、吉林金塔、东佳谷物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精深加工项目,扩建改造了安大牧业、亿龙葵花、通榆飞牛等近百户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加工水平显著提高,牛奶、水稻、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在加工深度上迈出较大步伐,特色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初步形成了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拉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到2011年末,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68户。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5户。开发生产17个系列715种加工产品,年加工农畜产品总量140万吨,精深加工转化率达50%,实现加工产值17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544亿元的31.3%。目前,水稻、葵花、蓖麻、辣椒、奶牛、肉禽6个特色龙型经济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支柱产业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1.3产销合作方式趋于紧密为了让更多的龙头企业和农户直接参与到特色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来,各地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和基地农户采取定单形式进行合作,龙头企业在实践中探索出保底价收购、垫付生产费用、承建基地抗旱设施等惠民措施,最大限度取信于民、让利于民,确立了“龙头企业+农户”为主的合作模式,产销合作由松散型快速向紧密型发展。在此基础上,各地又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建立以基层干部、经营大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上协助企业抓好定单签订、产品收购等基础性工作,对下为基地农户当好维护权益的主心骨、代言人,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平等合作。2012年,吉林金塔、安大牧业、白城龙丹等重点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17.3万公顷,养殖合同1600万头(只),直接参与的农户已达16.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2%。辣椒、葵花、粘玉米、肉鸡、奶牛等产业80%以上实现订单生产。此外,裕丰米业、金塔集团等实力较强的企业还采取租赁、承包等方式,开始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生产基地,产销合作模式开始向深层次推进。

1.4组织推动力度不断加大白城市坚持实行市级领导负责农业特色产业工作制度,建立了“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推进模式。10位负责包保产业的市级领导坚持亲自挂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专家研讨工作方案,协调部门破解发展难题,把包保工作抓的有条理、有声色、有成效,特色产业进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在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特别是去年初,白城市又制定了《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9个方面出台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到目前,发改、工信等部门帮助现有骨干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技改扩能、科技攻关等转型升级项目160个,农业、农发、科技等部门帮助原料基地争取农田水利、农机配套等项目103个,到位项目资金13.5亿元。市委督查室把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县(市、区)经济工作重点内容。

1.5辐射带动功能稳步提高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经济乃至全市经济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拉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在特色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为企业而种(养)的局面正在形成,特色农业生产中盲目调整、跟风调整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更为重要的是,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大发展,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壮大,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构筑了资源转化型的工业格局。二是促进了社会劳动力就业。据统计,白城市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常年用工约9.5万人次,季节性用工达到15.8万人次,人均工资年收入1.5万元以上,对城乡劳动力就业起到显著承载作用。三是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构建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不仅充分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而且开辟了农业外部增收渠道。据统计,与加工企业配套的基地农民年总增收3亿元,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四是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加快增速,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项刚性指标明显增速。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和利税逐年增加,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起到显著作用,已成为实现县域经济突破的重要支撑。

2.白城市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白城市特色农业的深入发展,一些制约因素也日益凸显,成为阻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一是原料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尽管白城市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与龙头企业衔接紧密、相互配套的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随着大型加工企业的建成投产,水稻、葵花、蓖麻、奶牛等优势产业原料供应趋紧问题日益突出,重加工轻基地、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不容忽视。二是龙头企业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多数是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还没有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增长优势。三是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结不紧密。部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对于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认识,与农户之间联结处于松散型或半松散型,原料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四是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由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具有原料收购时间集中、原料储备时间长等特殊性,对流动性资金需求量较大,但白城市大部分龙头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规模较小,资产较少,信用等级较低,抵押物不足,难以从银信部门获得足额贷款,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开工不足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特色农产品仍以原料形态卖到域外市场。

3.白城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提升基地水平,夯实发展基础重点打造6大优势种植带,构筑区域化种植格局。即:沿镇赉、大安、洮儿河三大灌区水稻种植带;沿嫩江、洮儿河黑钙土玉米种植带;沿洮儿河两岸红干椒种植带;沿洮南、通榆西部沙岗地绿豆种植带;沿通榆兴隆山、洮南二龙、大安舍力盐碱地葵花种植带;沿通榆向海、洮南车力淡黑钙土蓖麻种植带。精心培育6个优势养殖基地,构筑畜牧支柱产业发展格局。即: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奶牛养殖基地;以镇赉县为重点培育鹅鸭养殖基地;以洮南市为重点培育肉羊养殖基地;以通榆县为重点培育草原红牛养殖基地;以大安市为重点培育肉鸡养殖基地;以洮北区为重点培育生猪养殖基地。在建设措施上,一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抓好良种培育与推广工程、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不断增加生产科技含量。另一方面,要强化设施支撑,突出抓好水利设施、农机设施、农电设施、林防设施建设,切实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现代化作业水平。

3.2突出龙头建设,带动产业升级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按照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产的基本要求,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点推进益海嘉里粮油加工、东佳谷物加工、金塔辣椒加工、雨润禽类加工等大型精深加工项目的续建进度。同时,下大力气研究解决镇赉飞鹤、白城龙丹、盛吉生物等企业投产达产问题,使其早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继续谋划启动新项目。围绕特色农产品资源和主导产业,按照系列开发、梯次推进、集群发展的思路,继续编制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资收益大的精深加工项目,并采取各种途径广泛对外宣传推介,吸引域外客商来白投资,重点在玉米、绿豆、花生、肉羊等产业上再启动一批大型精深加工项目,尽快把特色原料大基地建设成特色农产品加工大产业。积极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在现有企业中选择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功能强、成长性好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采取项目扶持、贷款倾斜等措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或与域外知名企业联营,实施一批扩建、改建项目,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

3.3完善联结机制,促进紧密合作要把促进产销紧密合作作为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市场趋势看,今后一个时期,特色农产品将处于卖方市场,能否获得稳定的原料来源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组织各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典型辐射等措施,鼓励农民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原料生产基地向“一乡一品”和“数乡一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力引导龙头企业把生产经营重心由加工、销售领域向原料供给领域前移,采取签订定单、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合作模式,加快培育建设一批与企业加工需求相适应的原料生产基地。不断探索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与基地农户深度融合,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济联合体。围绕农业重点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大力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架起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间沟通桥梁,促进产销双方在平等、自愿、互利基础上稳定合作。

3.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树立“品牌经济”意识,鼓励和扶持具有过硬产品质量和较强经济实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认证和申报工作。借助域外招商引入的“飞鹤”、“龙丹”、“雨润”、“金龙鱼”等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开发彰显白城特色农产品品质特征的乳产品、油产品、米产品、禽产品等知名品牌;利用域内自主开发的“好雨”和“洮儿河”等中国驰名商标,精心培育展示白城地域优势的优质大米系列、高档白酒系列等知名品牌。在有效利用各种展会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覆盖面,加大对特色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认知度,培育和扩大消费群体,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3.5继续加大扶持,增强发展动力认真落实《白城市关于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在金融支持上,要引导银信部门研究探索出与特色加工基地相配套的扶持措施,加大龙头企业贷款扶持力度。在建设用地上,要按照省政府的有关部署,围绕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工业集中区,变通搞活土地征用,可用基本农田以外的土地进行置换。在支持企业技改上,国家、省里农业产业化贴息贷款、政策性资金的使用上对骨干企业技改给予更大倾斜。在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采取异地挂职、定期培训、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在对口扶持上,组织经济实力较强的部门、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派能人对龙头企业对口扶持。在组织领导上,探索调动各级干部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干部抓好经济工作的重点。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保农业重点产业工作制度,采取定期考核、年末验收、下发通报、会议表彰等形式,督促各项任务落实。

猜你喜欢

白城市龙头企业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我的基地我的连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当前白城市洮北区生猪产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