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林湖越窑青瓷

2013-03-07宁波检验检疫局杨洁徐建国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越窑青瓷瓷器

宁波检验检疫局 杨洁 徐建国

特约编辑 /黄德胡

上林湖越窑青瓷

宁波检验检疫局 杨洁 徐建国

特约编辑 /黄德胡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上林湖越窑青瓷

国家公告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第133号

保护范围:慈溪市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

质量特色:原材料全部来自该地区天然瓷土,其产品的特殊品质、特色和声誉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并在该地采用特定工艺生产。

产品标准编号:GB 13524.2-1992陈设艺术瓷器 器皿瓷。

【地标地理】

好瓷源自上林湖。

越窑青瓷产区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宁、绍地区之上。慈溪市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浙东山地,瓷土随处可见,距地表又不深,易于开采,这就为越窑青瓷的大量生产——坯体的大量制作,及越窑青瓷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料保障。

【文化背景】

越窑是中国瓷窑中久富盛名之瓷窑,它以其青瓷产品之精美独特,在中国前期瓷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其制瓷技艺水平、装饰工艺和造型水平,均极其成熟,成为其他瓷窑模仿借鉴和引进之对象,加上它有一个从创立、发展、繁荣、鼎盛、衰落的完整历史进程,使它成为中国古代青瓷瓷窑的代表之一。

上林湖越窑始烧于东汉,延至宋代,烧造历史长达1000余年,是中国青瓷的重要发源地和重要产区。东汉至三国时期,上林湖越窑产品较简单,主要有罐、罍、壶、坛、碗、钵、盘、洗等。胎质坚硬,较粗糙。施青釉、青绿釉或酱色釉,釉层不匀。有羽毛纹、网格纹、麻布纹、席纹、窗棂纹、方格纹、水波纹等多种纹饰。两晋至南朝时期,产品种类增多,常见有罐、盘口壶、碗、盘、钵、洗、尊、盏、唾盂、砚台以及冥器等。制作工艺改进,造型趋向秀丽。施青灰釉或酱色釉,釉层均匀。晋代有铺首,常见纹饰有弦纹、斜方格纹、联珠纹和褐色点彩等。南朝盛行佛教,以莲花瓣为主要纹饰。

唐、五代时,上林湖瓷窑数量剧增,窑炉结构、装烧技术和施釉方法均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尤其在晚唐间,产品丰富多彩,有玉壁底碗、圈足碗、荷花碗、莲口碗、荷叶纹盘、葵口盘、方盘、盘口壶、喇叭口壶、瓜棱壶、罐、粉盒、油盒、盏托、水注等。胎骨灰白细腻,质地坚实,釉色多为青和青中泛黄。因推广匣钵罩烧新技术,使坯件避免叠压和烟灰熏然,故产品色泽一致、釉面晶莹,“如冰如玉”。器表更以刻、划、镂、雕、堆塑、釉下彩绘等方法,饰以荷花、龙凤等,剔透玲珑,栩栩如生。至此,上林湖青瓷质量已居全国各大名窑之首,朝廷遂在此设置“贡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即秘色瓷),一直延至宋代。

上林湖除生产秘色瓷和人民生活用瓷外,因其水路可直通明州港(宁波港),于唐中晚期开始大量烧造外销瓷器,起产品原销亚洲、非洲等20多人国家和地区。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伊朗、伊拉克、埃及等国家都有当时上林湖生产的青瓷发现。从明州经温州、泉州、广州,再绕马来西亚半岛,越印度洋,直抵波斯湾以至地中海沿岸各国的这条古代的“陶瓷之路”,为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化积淀】

1.茶文化:唐时饮茶之风盛行,茶器门类齐全,南北各窑均大量生产瓷碗、瓯、杯、盏等以满足需要,但越窑借青瓷之色,使茶汤色泽翠青,分外赏心悦目,陆羽在《茶经》中曰:“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瓷如玉似冰的质感,让陆羽做出了“邢窑白瓷不如越窑青瓷”的结论,精美绝伦的越窑饮具博得时人的一片赞美之声。

2.越瓯文化:古时的皇宫贡品,如今已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越瓯遥见裂鼻香,欲绝身轻骑白鹤”,“箧重藏吴画,茶新换越瓯”,“瓯”是古人品茶饮酒的一种器皿,唐代社会空前繁荣,喝酒饮茶风尚盛行,诗人们更是酷爱此道,在酒毕茶罢之余,击瓯吟诗,畅抒情思。白居易就有 “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的诗句。“瓯”在当时以被文人们做为乐器,在喝酒饮茶时,把箸击瓯助兴。“越器敲来曲调成,腕头匀滑自轻清。随风摇曳有余韵,测水浅深多泛声。”唐代诗人多有关于“瓯”的记载。

3.文化交流:从唐代中后期开始销往海外的越窑瓷器,给国外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丰富了世界文明史的内涵。上林湖越窑瓷器的输出,改变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同时上林湖越窑瓷器也成了世界许多国家日用生活品的替代品。唐末以后,上林湖越窑青瓷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厚爱,并一度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中最大宗的物品;由于瓷器不同于丝绸,是易碎物品,且易占空间,故运输量不大;于是作为日用消费品的上林湖越窑瓷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始仿制越窑青瓷,促进了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上林湖越窑青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在精神意志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上林湖越窑青瓷与宗教意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日本,上林湖越窑青瓷被作为一种崇拜物,成为宗教仪式的祭祀用具,在东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着对中国瓷器崇拜的观念。陶瓷之路还催发了欧洲的罗可可艺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英国学者霍卜逊等人亦持相同观点:“罗可可艺术,乃由中国直接借鉴而来,已为美术家所承认。

4.文化传承:至今,上林湖周围已发现越窑遗址100多处。附近杜湖、白洋湖、上岙湖、古银锭湖等地亦有大批古窑址发现。民国25年(1936),陈万里在所著《瓷器与浙江》、《越器图录》等书中对上林湖越窑青瓷作了介绍,使上林湖越窑遗址引起时人注意。上林湖周边的古代窑址和满湖的青瓷碎片就像一个“露天青瓷博物馆”,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来上林湖参观。

【品牌建设】

以秘色瓷为代表的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是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不仅是陶瓷艺术自身的功能价值,更是一个整体的价值系统,其中包括:审美价值、工艺价值、文化见证价值等,是中国古代诸多文化生活方式的载体,为今天研究古代的官窑制度、宗教礼仪、饮食文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信息 。

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展示中心“上林瓷苑”,通过研究整理历史文献和近现代考古学家成果,还原了古代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传统的宏观图景;慈溪越窑青瓷博物馆是我国最专业的越窑青瓷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代越窑青瓷艺术珍品。同时,慈溪还拥有大量民间的越窑青瓷收藏家和研究者。

慈溪市越窑青瓷有限公司拥有的“上林湖”牌越窑青瓷,仿古瓷、工艺瓷、礼品瓷及名家大师作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工艺装饰手法,精良烧制每一件作品,瓷器品种丰富,造型别致,风格独特,造型纹饰皆有出处,古色古香,人见人爱,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丝不苟、求新求变、隽永喜悦、文化骄傲的内涵。

【知识链接】

上林湖越窑青瓷的养与藏 :使用时一定要小心,瓷器是易碎品,避免硬物接触,外力稍过就容易破损,修复极难;

使用后,将器皿清洗干净,用清水冲洗晾干即可, 在未使用时,可静置于干燥、清洁雅室之内;

瓷器是人工化石,其结构相当稳定,不受到酸碱腐蚀的情况下一般不会有什么改变,在收藏器皿时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雅室即可;

瓷器经过细心的养护及把玩之后,会出细微的变化,主要是体现在釉面上,会出现亚光状,如皮肤的纹理或釉面有如油脂覆盖,俗称“包浆”,变化更是每件都不同,这也造就成了每件瓷器世上独此一件的局面,实为收藏之佳品;

藏瓷器不可长时间闲置,须于使用中,方可观赏其美学变化,有赏心悦目之功用;

藏者可用心去感受瓷器的文化精髓:将泥土与清水组合,借烈火得以永存。

猜你喜欢

越窑青瓷瓷器
越窑青釉直颈瓶
龙泉青瓷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青瓷出越窑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考古发掘 青瓷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