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知华派”:对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1]

2013-03-06宋黎磊

当代世界 2013年3期
关键词:对华外交留学生

宋黎磊 程 妤/文

培养“知华派”:对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

宋黎磊 程 妤/文

知华派是指了解中国,对中国持友善态度的外国公民。培养外国公民中的“知华派”是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在目前公共外交“从政府到他国公众”的垂直结构与“从公众到公众”网络结构并存的二元实施模式中,通过对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是公共外交实践从“官办外交”到“民办外交”的有效转型方式。中国高校是外国青年认知中国的重要平台。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高校在服务于国家的公共外交和国家整体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高校公共外交是各地高校针对在校留学生群体,在教育部高教司等职能部门引导下增加留学生对华了解,提升对华好感度的双向交流活动。国际教育交流被普遍视为一国外交的积极手段,对留学生群体开展的公共外交也被视为典型的内向型公共外交,受访国因占据主场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易于调配社会资源,是公共外交中成本低、收效快、易操作的项目。不仅可以为受访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可为政府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世界上多个国家对于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行为都十分重视,美国政府要求“外国留学生在美国机构学习时,应以加深对民主制度的认识为目的”,建立于1946年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富布赖特国际教育计划则始终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相配合。在1940年成立的英国文化协会也是一个以英国外交政策为导向的机构。日本则经常组织留学生体验日本茶道、书法、插花等传统日本文化,并让这些文化深入到留学生的生活习惯中去,在世界各国形成“知日派”。

中国在留学生公共外交方面具备大有可为的空间。2010年有来自194个国家的26.5万余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620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于2011年在北京启动了“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争取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当年外国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这也意味着,如果教育部门和外宣部门予以重视,综合各方力量做工作,届时就会有50万帮助中国进行对外传播的“民间大使”。这不仅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国际教育领域内的公共外交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出了考验,也为中国构建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家形象提供了契机。正如韩方明呼吁“应以战略眼光看待留学生公共外交”。

中国高校对留学生开展公共外交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政府虽然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对华认知方面做了一些宣传工作。各高校也加强了对“中国概况”等针对留学生课程建设的重视,留学生通过中国老师、同学的引导扩展了对中国生活方式了解,校方组织留学生到一些中华名胜古迹参观旅游,但多数留学生来华期间单纯对汉语和专业的学习经历并不能保证其成为“知华派”,对高校留学生群体的潜在价值还远未挖掘到位。

高校公共外交重要性认识不足。

中国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的考量过分单纯地注重规模的大小,交流与短期培训项目较多,在华留学生中学历生的比例相对较低。非学历生来华时间较短,对华认知无法深入,对其授课的老师及课程设置,均无法体现中国高校的最高水平。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国更多的是中国的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自发达国家的人数比例偏小。来华留学生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精英教育”存在很大差距。上述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高校公共外交机制框架未统筹。

高校公共外交的组织架构在机构设置、校园社团培育及学术研究支持等方面均同美英等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从机构设置层面看,教育部国际司、国家汉办等高校公共外交职能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性尚不完善,权力划分不明确,监管不到位。在公共外交的学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国际传播、国际教育交流、涉外旅游等一系列公共外交研究和实践活动大都在各专业领域内部进行,未能依托与高校这个平台很好地实现学术资源整合。

高校公共外交方式有待创新。

中国高校目前对留学生基本上从生活到教学管理等都是与中国学生相互平行的两条线。对留学生群体的对华认同的宣传手段相对陈旧,缺乏专门的机构和政策来对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对华认知链接进行设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没有被系统的纳入整体公共外交战略中进行考量。据上海某高校调查表示,选择“喜欢中国文化”作为外国留学生来华的主要原因的学生只占10.8%。这说明目前高校依托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宣传还很不到位,并没有让外国留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

高校公共外交能力建设不足。

高校公共外交人员储备有限,限制了人际互动和口碑传播的效应发挥。在华期间,留学生主要接触到的人群有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中国同学及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接触到的其他中国人。语言交流的困难并不是留学生与中国同学交流的最大障碍,而更多的是由于交流的机会不多和观念的差异(没有共同的话题)。留学生的社交群体更多的是局限于留学生之间。高校管理人员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服务意识的匮乏也在日常针对留学生的服务时多有体现。调查显示,来华留学生接触社会文化困难程度处于前三位的依次是“使用公共厕所”、“排队”、“与行政机关打交道”。此外,更谈不上定期组织留学生体验绘画、书法、饮食、功夫等中华传统文化,并让这些文化深入到留学生的生活习惯中去,让外国留学生不由自主地感念中国之好。

2013年2月4日,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农业大学体验中国年。

高校公共外交的目标与对策

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主要受留学生来源国经济水平的高低、两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差异及来源国同中国之间的关系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从目标层面而言,高校公共外交应确立三重目标。短期目标:对华全面认知;来华留学生特别是欧美地区的学生往往在来华之初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在华留学生教育则是廓清国际媒体对华消极报道的重要渠道之一。国际教育的交流给了留学生们自己了解真实的中国的机会,也给了中国向世界说明真实的自己的机会。留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客观地了解中国的民情和生活方式、民众幸福度等,从而更正自己对华的误读,扭转其对华认知。中期目标:对华好感度培养;让留学生通过在华期间校园生活的切实感受变成对华的“亲善大使”。根据对学校开设课程的设定、对留学生在华期间参与活动的有效组织等,培养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进而深入了解,最终形成良好认知。长期目标:知华派的扩散效应。留学生回国以后,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中国信息的“意见领袖”,他们通过亲身经历直接获取的对于中国形象的认识必然会辐射到他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和他年龄相仿的同龄人。依靠人际交流的“乘数效应”,为中国发声,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

就高校开展公共外交对策而言:

首先在观念层面要提升到文化战略高度。

与欧美等国相比,中国对于国际教育在构建国家形象、推广民族文化方面的战略意识仍比较欠缺,特别是与国家外交政策互动的教育国际化战略的研究和战略的制定。留学生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同时也是国家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对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上升到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对在华留学生教育作为国家文化外交的意识应自觉化。

其次机制层面形成文化战略内外互动。

在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引进来”战略要与文化对外传播的“走出去”战略之间形成互动和有效的补充。结合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项目之一的孔子学院可提供留学生赴华前的信息培训,实事求是地介绍在中国学习生活的注意事项。对于中国国情尤其是当代社会基本状况的大致了解,可以缩短留学生的对华认知的适应期。让同一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与在本国孔子学院的汉语学习者定期通过网络视频就某些和中国有关的话题进行沟通,听来华留学生介绍来中国之后的亲身感受;组织来华留学生在假期回国期间共同参与所在国孔子学院的活动,协助当地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与文化活动等。通过本国的来华留学生对本国的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比海外中国教师的传播更具说服力和可信性,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海外的汉语学习者到中国本土留学。在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依然有必要通过校友会、合作研究、研讨会、联欢、邀请来华等方式提供“追踪”服务,培育更多真正喜欢中国、推广中国的坚定“知华派”。这项工作既可以推动留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中外交流与合作,又能促进留学生公共外交。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参与构建“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术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公共外交发展共同体”模式。积极创建高校的公共外交研究基地,以便为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专业学术支持。

再次,在方式层面注重公共外交战略与具体操作的对接

:以来华留学生为传播渠道的国家形象在自我构建方面要研究具体、细化的传播策略,在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与国情的基础上,以文化浸润、正面引导为主,实现文化“化”人。在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可以地区化、国别化,根据不同的文化模式、国家制度和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调整传播方式和内容。对于中国周边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要有针对性地介绍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而对于欧美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要引导他们看到中国的变化、中国人生活的变化。来华留学生对高校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留学生的对华好感度和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同时,留学生科目和层次的设置,直接影响留学生的生源地和入学动机(包括来华年限),将对国家形象产生间接的作用。应该充分利用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势学科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这些学科包括汉语言、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医、艺术等,将有利于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

最后,在能力层面应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与民间力量:

与来华旅游、经商等分散性人员不同,来华留学生是可以被组织和管理的人群。他们大部分时间在中国的校园里度过,校园是接触来华留学生的一线单位。国内接收留学生的学校在国情教育方面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为“中国概况”,教学模式基本是以教材讲授为主。对于对中国形象有亲身感知经验的来华留学生来说,教材讲授的局限性在于无法真实反映中国社会的瞬息万变,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课堂上进行国情教育仅仅凭借教材讲授模式是不够的,来华留学生是向海外传播中国形象的传播者,那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对中国的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并参与到对中国问题的讨论上,是十分必要的。除课堂教学外,引导来华留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的校园生活,与中国的年轻人沟通互动增进了解也是自我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这都需要加强公众的公共外交意识,特别是对公共外交涉及的政治问题与文化问题的知识储备和理解,需要面向高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开设公共外交教育培训,通过各种外语教育、文娱活动,介绍外交、商务礼仪,增加与留学生直接交往的公众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减弱交流障碍,帮助他们能够自觉地成为“民间大使”。

结 语

概言之,对高校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公共外交是建构中国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国家形象的重要路径之一。这些留学生回国以后能够把有关中国的信息全面客观地带到自己的国家,成为两国交往的重要力量甚至是主要参与力量。应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校服务于国家的公共外交和国家整体形象塑造的作用。通过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对华认知教育,培养更多的知华派,为未来国际政治格局奠定友好的人脉基础。

(第一作者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第二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责任编辑:魏银萍)

[1] 本文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彰显城市软实力: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公共外交”(编号13ZS024)的中期成果。

猜你喜欢

对华外交留学生
扬州市与西班牙塞维利亚结对华校奥数云授课正式启动
本期导读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商务部:东盟对华投资下降是正常的市场和企业投资现象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