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堂在眼前

2013-03-06程浩

读者·原创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客厅室友天堂

文 _ 程浩

天堂在眼前

文 _ 程浩

编者按:他是新浪微博和豆瓣上的“伯爵在城堡”,是知乎网站的“程浩”,他的个人简介是“职业病人,业余书虫,爱好姑娘,特长吹牛”;他是靠鼠标一个个点拼音打字的人,但已经可以收获稿费;他对于“你觉得自己牛在哪里”问题的回答在知乎网站有一万多人点“赞”……2013年8月21日,程浩去世。愿他此去得享安宁,远离病痛。

我自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5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20岁的生日礼物。

在同龄人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已经去过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的医院;在同龄人还在玩跷跷板、跳皮筋的时候,价值百万的医疗仪器正在我身上四处游走。

我吃过猪都不吃的药,扎过带电流的针,练过神乎其神的气功,甚至还住过全是弃儿的孤儿院。在那孤独的日子里,我身边全都是智力障碍的儿童,最寂寞的时候,我只能在楼道里一个人唱歌……

20年间,我母亲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我的病危通知单。厚厚一沓纸,她用一根10厘米长的钉子钉在墙上,说这很有纪念意义。

小时候,我忍受着身体的痛苦;长大后,我体会过内心的煎熬。有时候,我也忍不住想问:“为什么上帝要选择我来承受这一切呢?”可是没有人能够给我一个回答。我只能说,不幸和幸运一样,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命运嘛,休论公道!

近些年,我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住院的名目也日益增多,什么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我曾经想过,将来把自己的全部器官捐献给需要它的人,或用于医学研究。可是照目前来看,除了我的眼角膜和大脑之外,能够帮助正常人健康工作的器官,真的非常有限。

我最遗憾的事情是没有上过学,当然,遗憾的原因不是什么“自强不息”的狗屁理由,而是遗憾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朋友、认识漂亮姑娘、谈一场简单的恋爱。但是就像狂人尼采说的,“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正是因为没有上过学,我才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读书。让我自豪的是,我曾经保持过一天10万字的阅读量。虽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但是,我觉得这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

我不是张海迪女士那样的励志典型,也不是史铁生老师那样的文学大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病人”。但是我想说,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以前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拥有了正常人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健康,可能我就不会像今天这般对生活如此认真。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不死不灭的存在,那一刻,我猜自己也会陷入空虚与散漫的旋涡之中,虽生犹死。

我觉得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仅此而已,没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别人给我贴什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的狗屁标签。看似是表扬,实则是歧视。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活得好,是每个人的欲望。这是每个活着的人(无论健康与否)都应该做到的。这样的事情是不值得拿来夸奖的。难道因为疾病,每个人就要活得垂头丧气、委靡不振吗 ?

几天以前,小熊给我写了一封信。她问我,一个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忍受那么多痛苦?

我没有回复她,因为我无法解答她的问题。换作过去,我会告诉她:“活着什么也不为,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余华在《活着》一书中的观点。可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我一般,将“活着”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更何况现在,连我都对这个观点产生了质疑。正如书中描述的,亲人会死去,朋友会背叛,梦想会破灭,信仰会崩塌,将“活着”的希望寄予其中任何一个都是靠不住的。然而,生命终究不是一粒尘埃,不可能在真空的世界里随意漂浮。它是一粒沙子,在汹涌的海浪中挣扎,在愤怒的烈火中灼烧。它无能为力,却不是无所作为。我们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带着迷茫和麻木,奋力向前。

但是,这种力量究竟是什么?

昨天夜里,在我痛苦万分的时候,我又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起老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你咽下的药、扎过的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不都是为了活着吗?你若是畏缩了、胆怯了、不想活了,那从前吃过的苦就白吃了,受过的罪就白受了,所有付出的代价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你甘心吗?”

是的,我不甘心。这种感觉就像你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一样。我会挽起袖子给你看,手臂上有长时间写作压出的、无法消散的淤青。我未必能成为一个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就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也许,人们的坚持往往不是因为相信未来,而是他们不想背叛过去。

梦想如此,活着亦是如此。

我总是幻想,人间就是一条长长的大路,每个人都是一只背着重壳的蜗牛,壳里装着理想、誓言,以及所有关于过去的执念。我们在路上爬行,寻找传说中的天堂。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很少,半途而废的人很多,但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这两种人活得都不轻松,那些坚持的人,哀叹希望的渺茫,那些放弃的人却已经失去了希望。

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评刊

生活中最曼妙之处,便是煞有介事。艺术都如此。(《为库尔勒香梨充电》)

—邹静之

我正在过这样的日子,室友也只是比路人熟悉一点的关系而已。我将来也要过这样的日子,只有过过这样的日子,才懂得生活的珍贵。(《在没有客厅的房子里》)

—向日葵安Miss小鱼喜欢木头人

《在没有客厅的房子里》写实而亲切,让我想起自己在北京租住隔断房的日子,以及当时千奇百怪的“室友”们:一张床满满占据了一整间屋,睡觉、吃饭、玩电脑、工作全在床上进行的来京务工小两口;明明在门背后来回转悠,偏就不给拧断钥匙、可劲儿敲门的“室友”开门的男人;每天早晨洗手间使用高峰时段一定要在里面完成边上厕所边看书、洗澡、化妆、吹头发等一系列流程的女“白领”……恐怕我在大家眼中也很奇怪—总在自己没窗户的小屋里待一天,不上厕所不出屋,扔过两盆因为晒不到太阳而被养死的盆栽,开门拧断钥匙在门口悲愤交加、放声大哭的孤独实习生。

一想起来,总有一股类似悲壮的情绪弥漫上来,没错,是“悲壮”—当时看上去悲情,沉淀后转为平凡人生中一段特别的经历。当我们的“家”里只能摆下一张床,当我们对同住的人唯一的需求仅仅是“不打扰”,当我们处在一个无奈、窘迫的阶段,继而当我们再回头看那一番苦中作乐,我们就能够知道,每一段让你当时哭但以后想起来会笑的日子,是其他甜美日子无法代替的好时光。(《在没有客厅的房子里》)

—狗狗

文中的老大很让人佩服,我们走在路上,都需要那份坚持和执著中透出的豁达,祝好运!(《喜欢,就继续下去》)

—心灵迟暮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奔波,却过着极其相似的生活,为了自己的梦,为了自己的家。汗水、泪水,那么清晰,那么咸,流进时光的伤口,终究我们还是没有资格去喊痛,只有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在没有客厅的房子里》)

—瑾沁

我甘愿成为那么一群人中的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坚持下去,无论爱情还是梦想,如果真的喜欢,那么继续下去就对了,因为那地平线上闪烁的星辰会永远指引着我们!(《喜欢,就继续下去》)

—双ren-旅tu

猜你喜欢

客厅室友天堂
猪一样的室友
天堂
春意客厅
鸟天堂
小帮手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失望万分
Make dumpling
天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