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限处置以平衡维权与维稳
——警察处置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方式的斗鸡博弈分析

2013-03-04邢子飞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混合策略斗鸡群体性

邢子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有限处置以平衡维权与维稳
——警察处置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方式的斗鸡博弈分析

邢子飞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是弱势群体为维护切身利益、避免或挽回损失的利益表达方式,正因如此,警察对此类事件的处置方式会对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警察形象、社会舆论评价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警察与维权民众的行为互动和斗鸡博弈在逻辑上是相通的,通过斗鸡博弈的原理分析,得出结论:警察对事件强行处置是不可取的,要么民众诉求受到压制,要么暴力冲突升级,警察难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警察应对事件有限处置,即警察实现与维权民众的合作,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与民众达成合作共识,寻求维权与维稳的平衡。

维权型群体性事件;斗鸡博弈;强行处置;有限处置

当下中国社会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形成,由利益关系引起的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增加。维权型群体性事件作为矛盾冲突的表现之一,是弱势群体为维护切身利益、避免或挽回损失而向政府表达诉求的方式,其特点是:源起于利益之争、反应性大于进取性、目标合法性与行为非法性共存。维权型群体性事件在当前中国诸类群体性事件中占主体地位,对其如何处置备受社会关注。

警察的职能是保障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维持社会公共秩序与社会稳定,制止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而弱势群体发起的维权型群体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秩序,因此,警察有必要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处置以履行职能。由于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现场气氛的敏感性、不可预见性与紧迫性,警察所采取的处置策略会对事件产生直接影响,在事件演变过程中举足轻重。博弈论是研究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理论,应用于分析社会的互动行为,其通过信息、行动、效用、平衡等各种量化概念对人情世事进行精妙的分析,为人们正确决策提供了指导。博弈论中的斗鸡博弈模型对冲突中对峙双方行为的相互作用有很强的解释力、震撼力和现实影响力,能够为探求警察对事件的合理处置方式提供科学引导和理论支撑,进而为实现社会的良性治理、释放社会压力及消除潜在隐患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斗鸡博弈模型

斗鸡博弈是经典博弈模型,其假设两个实力相当的斗鸡进行对抗,每个斗鸡都有两种策略选择:前进或后退。若鸡甲选择前进,鸡乙选择前进的支付为-1,而选择后退的支付为0,则在此种情景下,鸡乙的最优策略是后退;若鸡甲选择后退,鸡乙选择前进的支付为2,而选择后退的支付为1,则在此种情景下,鸡乙的最优策略是前进。若鸡甲预期“自己选择前进时,鸡乙必会后退以避免支付变为最差”,那么鸡甲会选择前进;若鸡乙也如此预期时,双方便发生冲突,双方支付变为最低。斗鸡博弈可用表1支付矩阵表示。

表1 斗鸡博弈

在博弈论中,如果参与人的策略是在给定信息情况下只选择一种特定的行动,则该策略为纯策略;若参与人的策略是在给定信息情况下以某种概率随机地选择不同的行动,则该策略为混合策略。简单地说,纯策略等价于特定行动,混合策略是不同行动间的随机选择。混合策略是博弈中参与人的合理行为,使参与人的行为难以被预测。在斗鸡博弈中存在两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即如果一方前进,另一方最优策略是后退;还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即每一方都以一定概率前进或后退,并不严格偏好于某一纯策略,每一方的行为都难以准确地被另一方猜透。

二、有限处置——寻求维权与维稳的平衡

在维权型群体性事件中,处置现场的警察与维权民众形成的僵持态势类似于斗鸡博弈中斗鸡对峙的情形。警察希望维权民众尽快散去,恢复秩序,完成自己的执法活动,而维权民众则期盼诉求得到解决,不希望警察干扰甚至压制自己的维权行动;双方的行为目的发生冲突,并都认为自己“前进”而对方“后退”,会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支付,故双方都不愿主动选择“后退”,现场局面很容易僵持。这样说来,用斗鸡博弈的原理来对警察与维权民众的博弈进行演绎推理是符合逻辑的。下面以斗鸡博弈模型为基础对警察处置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的策略选择进行探讨。

(一)强行处置不可取

若警察选择“前进”策略,对事件进行强行处置,并预期维权民众会做出“后退”的最优选择,那么,由于维权民众混合策略的存在,这一举动会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

1.第一种结果:民众诉求受到压制,维稳陷入困境。面对警察的强行驱散,维权民众会选择“后退”,以避免与警察发生冲突,从而免于付出更多的维权成本。这样,警察就将事件平息下去,达到了社会面上风平浪静的目的,但这种平静只是表面上的,底下则是暗流汹涌。因为这种强制措施将民众的利益表达与社会秩序稳定对立起来,不但没有为利益表达提供规则化的宣泄渠道,而且试图生硬地消灭利益矛盾,这必然使得矛盾不断积累并深化。压制诉求带来的矛盾积累,会促使民众继续用体制外的方式、甚至是暴力的方式表达不满,强制措施带来的稳定效果会越来越差,维稳自此陷入恶性循环。

2.第二种结果:暴力冲突升级,双方俱损。面对警察的强硬,要想维护好具有不可剥夺性、迫切性的切身利益,维权民众很可能策略性地选择“前进”,双方互不退让,出现暴力冲突并快速升级。浙江东阳画水事件便是一流血事件例证。2005年,东阳画水镇村民因反对化工企业污染当地生存环境而集体抗议,警察、城管、运管等共2000多人对村民进行强拆帐篷、疏散、整顿,结果双方发生冲突,伤者达上百人。暴力冲突会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进一步损害了民众的合法权益、激起民众更大的怨愤;另一方面带来了道德震撼,使警察执法合法性逐步丧失,警察形象受到损毁,警民关系对立并难以短期修复。

总之,警察采用强制措施的上述两种结果说明警察选择的策略没有使自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反而造成了双方俱损的局面,这就进一步表明单纯的强制措施是零和博弈思维下用完全冲突的办法对付不完全冲突。完全冲突对应的是敌我矛盾,而维权型群体性事件体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用敌我矛盾的方式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然会出问题。

(二)有限处置——混合策略均衡下实现双方合作

既然警察单纯“前进”、强行处置是不可取的,那么,警察应该怎么做才能既让维权民众选择“后退”,又避免上述两种结果的出现?以及警察为什么要这样做?对此,用下面博弈分析对这两个问题予以解答。

警察和维权民众中任何一方选择“前进”获得的支付为a,选择“后退”者获得的支付为c,若双方都选择“后退”,便不会发生冲突,双方支付为b,双方冲突的支付都为0,其中a>b>c>0。此博弈可以用表2的矩阵表示。

表2 警察与维权民众的博弈

警察与维权民众的博弈存在混合策略的使用,双方都以一定概率选择行动,即使双方明确各自采取某行动的概率,双方仍不能确定对方的行动。假设双方选择“前进”的概率为p,则各自选择“后退”的概率为1-p,在给定p的情况下,维权民众选择“前进”的预期支付为:0×p+a×(1-p);选择“后退”的预期支付为c×p+b×(1-p);维权民众若选择混合策略,则意味着其在“前进”与“后退”之间是完全无差异的,即0×p+a×(1-p)= c×p+b×(1-p),求解此方程式,可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下维权民众选择“前进”概率p=(a-b)/(a-b+c)。这样可以得出结论:维权民众选择“前进”的概率是其选择“后退”获得支付c的减函数,因此警察避免维权民众“前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改善其“后退”的支付水平。

以上博弈分析说明,警察要处置好事件、履行好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混合策略均衡下实现警察与维权民众的合作,即要想维护好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就需要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这两方面是一致的,不是相悖的,而这正是有限处置的核心思想。警察的有限处置是一种正和博弈思维,是共同利益基础上双方达成合作共识,协调各方利益,避免牺牲某一方利益或对牺牲利益的一方做出足够补偿,从而实现双赢,互惠互利。警察零和博弈思维下的强行处置,损害对方利益的同时,却没有增进自己的利益,恰恰说明了警察与维权民众之间是有共同利益的,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再次证明了警察对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的有限处置是必要的。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限处置要求警察从思想到行为不应与维权民众针锋相对,应始终保持中立的立场,同时为了既维持秩序又维护民众合法权益,警察不能携带和使用武器。在控制现场秩序的情况下,一方面敦促政府相关部门重视维权民众的合理诉求,对有关领导不合理的抓人要求予以劝阻,使其明确此类事件的化解不在于警察的强行处置,而根本在于解决事件的根由;另一方面,对维权民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使其认清违法行为的界限与危害,即使采取必要的、合理的强制措施,也应履行告知义务,并遵守比例原则。

三、结束语

2008年贵州省德江县公安机关成功处置“6.25”学生自缢死亡引发的上访事件便是有限处置的典范。该事件中死者母亲的上访引发大量群众围观,同时关于死者的各种谣言在县城里到处传播,这些因素使得上访事件极有可能升级为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对此,德江县公安机关主动召开死者自缢事件的通报会,并从会议的权威性、参会对象的针对性、案件通报的直观性、会场的选择等方面对通报会进行科学部署,使参会人员直观、全面、准确地了解了事件的真实情况,同时对死者母亲进行慰问、帮困,这些举措体现了正和博弈的思维,最终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与合作,使事件很快得到了妥善解决,并受到了公安部和贵州省的高度赞扬。此类的有限处置,是改善维权民众“后退”支付的手段,是双方在混合策略均衡下实现合作的一种方式,是使维权与维稳平衡的妥善做法。

[1]于建嵘.危机与对策——中国社会冲突观察[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

[2]谢惠敏.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策略[M]//郭太生.治安学论丛(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Taking Limited Disposal for the Balance of Rights Protection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Analysis of Ways for Police to Dispose Rights Protection Events out of the Perception of Cockfighting Game

Xing Zifei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Rights protection events are the ways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to safeguard their vital interests and avoid being impaired. Police’s disposal of such events, therefore, would influence the rights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the image of police and the public evaluation. The logic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olice and disadvantaged groups is just identical with that of the cockfighting game. It is concluded as follows. Firstly, the forced disposal by police is not desirable, because it leads to demands suppression or escalation of the conflict. Secondly, the limited disposal which reaches cooperation of police and groups on the basis of common interests is the desirable way and achieves the balance of rights protection and dimensional stability.

Rights Protection Events; Cockfighting Game; Forced Disposal; Limited Disposal

D631.4

:A

:1008-5750(2013)02-0063-(03)

10.3969/j.issn. 1008-5750.2013.02.013

2012-12-17 责任编辑:孙树峰

邢子飞(1986- ),男,山东威海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2010级公安学与法学中队治安学与涉外警务区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治安学(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混合策略斗鸡群体性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混合策略的汉维辅助翻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连续混合策略对长期蜈蚣博弈的分析①
鸡年娱乐话斗鸡
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博弈分析
NO.9 斗鸡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