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2013-03-04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汤合参苓白术散

杨 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杨 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中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 (HCT)、红细胞 (RBC)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Hb、HCT、RBC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显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当归补血汤;参苓白术散;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肾单位不同程度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量减少,其病情严重程度与肾功能损伤程度相一致[1]。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等药物对肾性贫血进行常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院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及叶酸等西药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肾性贫血患者76例,均参照肾脏病诊断标准[2],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7.2±4.9)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糖尿病肾病20例,高血压肾病10例,多囊肾10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者24例,结肠透析机透析者24例,非透析者2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病情、透析方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优质低蛋白及低盐饮食、并调控血压,常规给予叶酸、多糖铁,同时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 U,2次/周,达到透析标准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采用相关透析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0g,当归6g,党参15g,茯苓20g,白术15g,山药20g,莲子肉6g,白扁豆15g,薏苡仁20g,淫羊藿10g,阿胶10g(烊化),砂仁6g,桔梗6g,甘草6g;1剂/d,常规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对各组患者进行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 (HCT)、红细胞(RBC)等指标的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b、HCT、RBC等指标值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4周及8周后,两组患者Hb、HCT、RBC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显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提示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b、HCT、RBC变化比较(±s,n=38)

表1 两组患者Hb、HCT、RBC变化比较(±s,n=3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指标 治疗前 4周 8周对照组 Hb(g/L) 62.91±6.58 70.08±7.31 76.28±7.82#HCT(%) 13.72±1.42 15.64±1.62 22.32±2.30#RBC(×1012/L) 1.74±0.19 2.27±0.26 2.96±0.30#观察组 Hb(g/L) 63.04±6.31 80.21±8.15*# 98.97±10.03*#HCT(%) 13.81±1.40 18.25±1.89*# 29.74±3.05*#RBC(×1012/L) 1.72±0.26 2.71±0.32*# 3.62±0.38*#

3 讨论

肾性贫血属祖国医学中 “虚劳”、“肾劳”、“关格”、“溺毒”等病证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肾,病因复杂,病机多为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或湿浊瘀血内停,耗伤攻伐气血,属本虚标实之症。治疗上应以补脾益肾为主,兼顾化湿理气、益气活血[3]。

本研究中方选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出自 《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气生血之功效,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活血和营,使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效,方中人参、白术、茯苓可益气健脾渗湿,为君药;辅以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共为臣药;佐以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湿,甘草健脾和中;桔梗为使,载药上行[4]。配以淫羊藿、阿胶补肾生血,共奏补脾益肾,化湿理气、活血补血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复方当归补血汤合参苓白术散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Hb、HCT、RBC等指标水平,但其有关此方面的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戴晓霞,王敏,孟庆香,等.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6(2):76-78.

[2]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记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1.

[3]童燕龄,傅大治.加味四物汤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6):357-358.

[4]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63.

R556.9

A

1007-8517(2013)14-0088-01

2013.05.09)

猜你喜欢

汤合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响应面法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提取工艺
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方对正常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因子IL-6、IL-18表达的影响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历代医家对参苓白术散的论述
《金匮要略》之白术散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血清孕酮、β-hCG水平的影响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顽固性高血压34例
平呃汤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