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药水丸崩解因素及对策
2013-03-03陈少平
陈少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影响中药水丸崩解因素及对策
陈少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0
水丸;崩解时限;灭菌;干燥;温度;时间
水丸是中药临床运用广泛的传统的主要剂型之一,具有吸收快,疗效好,服用、携带方便等特点。崩解时限是水丸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其崩解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膨胀作用、毛细管作用及溶解作用等所引起的。崩解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药物中有效成分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与药品质量有着较大的关系。因而,从各方面分析水丸制丸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其崩解时限的影响,对水丸制丸工艺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笔者以多年实践经验,提出影响中药水丸崩解时限的五个主要因素,即:①灭菌温度、时间;②干燥温度、时间;③泛丸速度;④中药材理化性质;⑤含水量等,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 灭菌温度、时间
为了使水丸产品既符合 《药品卫生标准》规定,又节约成本 (如选择钴60辐照,成本高,等候时间长等不利生产应用),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灭菌工序。由于药粉灭菌后泛丸困难,且后期污染不易解决等原因,故将灭菌工序安排在水丸干燥之后。因药丸又经过一次高温处理,使其崩解时限大幅度地延长了 (见表1)。可见灭菌温度与时间是影响水丸崩解时限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采用正交法,针对干燥、灭菌温度与时间,做了L8(24)正交实验,优选方案 (见表2)。
表1 部分水丸灭菌前后崩解时限对照
表2 优方案
实施此方案后,水丸成品崩解时限合格率由原来70%左右提高到96%左右,基本上解决了问题。同时,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到不同品种水丸可掌握:灭菌温度95~110℃、时间10~15分钟;干燥温度60~80℃、时间8~12小时。既不影响崩解时限合格,又便于实际操作,降低成本。
2 干燥温度、程序及时间
干燥温度、程序及时间,对水丸的崩解时限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干燥温度过高,升温过程过短、速度过快或干燥时间过长等,都会导致淀粉糊化,或蛋白质凝固,或树脂、油脂烊化等等,在水丸内部形成隔离层、毛细管堵塞等不利于水分渗入状况,造成崩解时间延长,甚至超时限。
一般水丸干燥温度可控制在60~80℃,干燥时间在8~12小时之间较宜。富含粘液质成分或油脂、树脂成分,以及挥发性成分中药材的水丸,宜采用低于60℃条件下干燥。
还可以采用 “低—高—低”的方法干燥水丸。即用75℃干燥2~2.5小时后,逐渐升温至90℃左右,干燥1.5小时,再将温度降至75℃,干燥约4小时。使其内部水分逐步向外扩散,有利于充分干燥和确保其崩解时限达标。
3 泛丸速度
泛丸时间越长,药物与粘合剂或湿润剂作用时间就越长,使丸质过于紧密,也是使药物粉粒内的粘性物质较易溶出而增大粘性,给崩解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当起好模后,就要严格掌握泛丸速度适中,不得过慢,也不要过快。在生产过程中,常见同样的药粉,相同的工艺条件、熟练地操作工,因药丸成型较快而得到较易崩解的药丸。反之,非熟练操作工,常因成型速度过慢,药丸在泛丸机内滚动时间过长而致崩解时间延长。所以,泛丸速度也是影响崩解时间的一项重要因素。
4 中药材理化性质
组成水丸的各种中药材的理化性质与崩解时限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以富含淀粉、糖、蛋白质等亲水性成分的中药材制成的水丸,易吸水膨胀,较易崩解。如保和丸,由六曲、焦楂、麦芽等富含淀粉类中药材组成,崩解时限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反之,以富含油脂、树脂等疏水性成分的中药材制成的水丸,水分难以渗入,就较难崩解。如舒肝健胃丸等。
中药材中的黏液质,虽为水溶性成分,但其遇热后易变成胶体状,堵塞毛细管道而影响崩解,在制丸时,须采用低温干燥,如槟榔四消丸。矿物类中药材,比重较大,在泛丸时,易填塞间隙,致使丸质坚硬,水分不易渗入而影响崩解,可用其细粉做盖面,如小儿回春丹中的朱砂,即是以其盖面为衣的。
此外,药粉的细度对崩解亦有影响。药粉越细,崩解时间越长,因此,在不影响外观等时,药粉细度可适当放宽些,一般在80~100目之间较为合适。
5 含水量
含水量过低,易使某些水丸结构紧密,质地坚硬,丸心更加致密,水分不易渗入而延长崩解时间。如黄连上清丸,当含水量小于5%时,崩解时间就会超过规定,而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6~8%时,其崩解时间就明显缩短 (见表3)。当然,并非含水量越高越好,过高,则易产生霉变,不利储存。一般不宜超过8%为宜。
表3 不同含水量黄连上清丸崩解时间对比表
此外,影响水丸崩解时间的因素还有丸粒的大小;模心的松紧、干湿;湿润剂、粘合剂的性质、用量;干燥设备条件;环境气候等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水丸崩解时限最主要的因素是灭菌、干燥温度和时间;其次是泛丸速度、中药材理化性质及含水量等。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另外,由于包衣水丸 (如防风通圣丸、舒肝健胃丸等)是在水丸干燥灭菌后再进行包衣干燥,其崩解时限仍旧没有很好掌握,时有超标,这些都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掌握,共同探讨。
[1]李德玲,张守志.中药水丸溶散时限与含水量检测分析 [J].山东中医杂志,1995(8):365.
[2]赵家祥,解决水丸溶散时限方法问题的探讨 [J].山西医药杂志,2011(7):89-90
[3]沈烨.干燥温度对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影响 [J].时珍国医国药,2003,10:26.
[4]徐岩,于丽新,石晶等.影响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因素及解决方法[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S1:31-33.
[5]刘玉斌.中药机制水丸工艺探讨[J].中医药学报,2004,32(1):19.
R286
A
1007-8517(2013)09-0112-02
201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