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文物回家
2013-03-03蔡春丽刘汪洋
□文/本刊首席记者 蔡春丽 图/本刊记者 刘汪洋
1945年9月,日本签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来之不易的胜利。
72年前的1941年8月1日,一支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志愿航空队来到中国协助抗击日寇。这支英勇善战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被中国人民亲切地称为“飞虎队”。
72年后的2013年8月1日,由“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夫人陈香梅女士无偿捐赠的5件文物飞越重洋运抵山城,回到了“飞虎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飞虎队”在抗战中的峥嵘岁月。
五件“飞虎队”文物回到重庆
Five Pieces of the "Flying Tigers'"Cultural Relics Returning to Chongqing
8月2日下午4时许,重庆飞虎队展览馆。这批文物在大陆惟一健在的“飞虎队”队员龙启明的见证下,正式开封。
纸箱被小心翼翼地开启,90岁的龙启明眼睛湿润了。“飞虎队”的军服、锦旗、水壶,陈纳德将军1943年在渝使用过的烟灰缸、军用餐具……一件件文物,让这位“飞虎英雄”仿佛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日子。
轻轻拿起“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使用过的烟灰缸—一只精美的铜胎珐琅彩圆盘,陈纳德将军抽着雪茄的身影好似就在龙启明眼前。“陈纳德将军烟瘾很大。他最爱抽雪茄,喜欢用烟斗。有时也抽香烟,每天要抽几包骆驼牌香烟。特别在作战紧张时,他更是烟不离手。每每要等到飞虎队员安全返航才安心。”原来的烟灰缸太小,装不了太多的烟灰、烟蒂,陈纳德就将这只圆盘当做了烟灰缸,十分喜爱。
仔细打量这个圆盘,直径约10厘米,绿底之上绘有粉色牡丹,上书“千秋如意”四字红字。圆盘色泽明艳,非常精美。
长期研究抗战历史的重庆飞虎队展览馆常务副馆长代庆标介绍,“这只铜胎珐琅彩圆盘,出自官窑,由彩华堂出品,当时全国这一批只有329件,很珍贵。”这只圆盘是时任民国云南省政府主席,被称为“云南王”的龙云赠予陈纳德将军的,算得上一件“奢侈品”。
陈纳德将军使用过的一只椭圆饭盒,勾起了龙启明的回忆,“这种饭盒,跟我们当年用过的一模一样。”饭盒由铝合金制成,有盒盖、盒底两部分,盒底还连着一只把手,盒子里还有配套使用的刀叉、勺子。龙启明记得,那时,士兵和军官分别在不同的餐厅用餐,但不分军衔等级,都要排队打饭。吃的食物也一样,有午餐罐头、牛排、火腿蛋,以及咖啡、水果等。
捐赠文物中的军用水壶,也是当时“飞虎队”的常用军用物品。
拿起捐赠文物中的一件“飞虎队”军服,龙启明细细辨认。“这是一件‘飞虎队’的上士军服。军服领口订有‘US’及空军标识,左肩上有‘飞虎队’的队徽,队徽中一只张着翅膀的老虎跃起扑向日军。军服右肩绣有中缅印战区标识。”
龙启明当时的军衔是少尉军官,“军官的服装跟上士军服不一样,颜色更深些。军衔越高,军服的质地也越厚实。”
那面深红的锦旗,上面印有中缅印战区(CBI)的标志,是“飞虎队”在中缅印战区作战荣光的见证。
一同从美国运抵重庆的捐赠文物中,还有一件文物,是法国政府赠送给陈香梅女士的铭牌。这6件文物经重庆市文物局备案后,9月有望在重庆飞虎队展览馆展出。
代庆标副馆长介绍,今年6月22日,由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重庆飞虎队展览馆发起的《纪念美国十四航空队成立70周年暨陈纳德将军诞辰120周年》邮票首发仪式在华盛顿举行。活动后,经飞虎队展览馆驻美联络处联络员严悠悠多次登门拜访、沟通,陈香梅女士同意无偿捐献这批文物。
重庆是陈纳德将军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之前在重庆飞虎队展览馆里,陈纳德将军使用过的文物只有四五件。这次文物捐献丰富了重庆的二战文物史料,体现了中美两国人民良好情谊。
两百文物见证“飞虎队”峥嵘岁月
Two Hundred Pieces of the "Flying Tigers'" Cultural Relics Witnessing the Memorable Years
重庆飞虎队展览馆自2003年建馆以来,展出文物达200余件。每天,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的各国游客慕名前来这里参观。他们中有“飞虎队”队员的后代,也有抗战老兵,普通游客。至今,参观游客已有10多万人。
在飞虎队展览馆,一幅刚展出的门神年画特别令人注目。它挂在陈纳德将军的画像下方,画面中西合璧:大红色的“恭贺新禧”四个大字下,是以当年“飞虎队”的美国飞行员为原型设计的门神形象。身穿美国军服,脖子上挂着一把冲锋枪,右肩佩戴“飞虎队”标志的门神威风凛凛,脚踩一名骷髅般的日本鬼子。
代庆标说,从这张年画可以看出那时“飞虎队”在中国人心中的崇高位置。当年,“飞虎队”痛击日寇并逐渐夺回中国领空的制空权,让长期饱受日军轰炸的重庆得到难得的安宁。老百姓把“飞虎队”当成了心目中的保护神,有人将美国飞行员当作门神印在了年画上。过春节时,就将年画贴在门上,表达对“飞虎队”的敬意。
陈纳德当年回国时,有百姓将这幅年画送给陈纳德。如今,这幅年画被收藏在美国飞虎队纪念馆。重庆飞虎队展览馆展出的年画是复制品,展览馆正在努力,争取明年将原件带回重庆。
代庆标从陈列柜里拿出一个棒球棒,“这是展览馆从白市驿一户农民家里收集来的。棒球棒上还刻有英文。打棒球,是飞虎队员战后难得的一项运动。”
当时的重庆,是二战时中国战区的核心,“飞虎队”与重庆联系极为密切,重庆白市驿机场、珊瑚坝机场、九龙坡机场、梁平梁山机场等,都是飞虎队的重要基地。
当年的“飞虎队”队员,很多是年轻人,战场上奋勇杀敌,战场下无拘无束,喜欢喝酒、跳舞、打球。
据老飞虎队员回忆,陈纳德也非常喜欢打棒球。队员违纪时,陈纳德会拿起棒球棒在地上随意划一个圈:“关禁闭两小时!”违纪队员只得站到圈内执行。
代庆标还拿出一本泛黄的英文书籍,“这是今年7月4日,我在美国洛杉矶时,一位抗战老兵送给我的珍贵文物。它是美国出版的第一本介绍‘飞虎队’的英文书籍,足见‘飞虎队’当时在美国的影响力。后来,美国又陆续出版了多本介绍‘飞虎队’的书籍。”
从小受英式教育的龙启明,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他翻译道,“书名叫《美国精神和光荣》。书中详细介绍了‘飞虎队’的事迹和精神。是1945年美国出版公司出版的。”
70多年过去了,“飞虎队”的精神和中美人民联手抗击日寇,争取世界和平的历史,龙启明一直铭记在心。他以自己战斗过的“飞虎队”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