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因傲慢而沉沦
2013-03-02蔡亮
■ 蔡亮
中金公司:因傲慢而沉沦
■ 蔡亮
近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新一轮裁员风潮引起公司上下极大恐慌,这个打着“大国企”烙印的国内投行大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服软”,正矮下身段“觅食”,寻找市场机会。
风光不再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在国内投行界一贯以老大自居,他是亲手把中国电信、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送上股市的“红娘”。自 1997 年中国大型国企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以来,中金公司在日本以外亚洲地区的首次公开发行、中国公司海外首次公开发行以及中国公司海外融资累计总承销金额均名列第一。
金融数据商Dealogic提供的数据显示,中金公司2009 年IPO承销金额为 113 亿美元,市场份额在亚太区所有投行中名列第一。虽说国内投行中中信证券也跻身前十名,但其承销金额却不到中金公司的一半。当年中金恭送的承销收入为 10.9亿元,市场份额为20.64%。
中金公司凭借自身牌子贵、实力强而频频拿到大国企IPO项目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一位中金公司的前高管不无自豪地说,“中金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路,中国的投行就走一条什么样的路。”由于出身豪门及公认为国内水平最高的投行,中金公司被封为中国投行界的“贵族”。
然而从 2010 年开始,中金公司开始下行。当年的IPO业务急转直下,虽然排名仍是国内行业第一,但市场份额急剧下滑到4.13%,转年跌到1.27% 。
2012年6月5日,证券业协会公布券商 2011 年财务指标排名情况,其中中金公司2011年营业收入为22.57亿元,在券商中排名滑落到17名;其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2604万元,较前一年的7.12亿元下滑96.35%,这是中金公司自2005年来的最差业绩,在券商中排名低至71名,公司净利润率只有1.15%。2012 年前11个月,中金公司投行业务承销项目为5家,主承销收入为2.6亿元,在国内券商中位列第8位,曾经投行龙头的光环迅速褪去。种种迹象表明中金公司已成没落贵族,昔日老大沦为二流券商。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2 年上半年,亚洲投行手续费收入前十名的机构中,有4家是中资机构(中信证券、国信证券、中国银行和广发证券),中金公司只是默默地排在15位以内。
4 年前,如果有人拿国信、平安等券商与中金相提并论,会遭到讥笑。而现在,莫说国信、平安,你几乎可以用任何一家稍具规模的国内投行与中金作参照。中金公司头顶的光环已黯然失色。
贵族浮沉
中金公司吃香喝辣的好日子已然到头。不可否认,这与股市低迷的大气候有关。这两年A股市场熊气十足,IPO业务急剧萎缩,传统经纪、投行业务普遍下滑。统计数据显示,14 家上市券商2012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25.66亿元,2011年642.73亿元,同比下降约22%;实现净利润153.58亿元,而2011年净利润为240亿元,同比下降了55%。
但中金公司的沉沦有其特别的原因,这是因为中金公司依赖的大国企IPO自肥的市场资源已经枯竭。好像从一开始,中金公司就是为大国企IPO而生,伴随大国企IPO风生水起,中金公司也赚得盆满钵盈。
1995 年,为了适应当时国企重组改革和融资的需要,国务院特批成立中金公司,此后,它的客户基本都是大国企,比如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等,且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都由中金公司做主承销商。大国企的超大发行规模给中金公司贡献了丰厚的利润。
如 2006 年中金公司参与完成中国工商银行 A+H 股首次公开发行,合计融资 219.39 亿美元,这是全球金融史上最大一笔融资项目。按3%的承销费计算,被中国工商银行选中的承销商分享至少3亿美元的手续费收入。
中金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家投资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投行界无可争议的领军者和行业标杆。2009年之前,国内投行中除了中信证券偶露峥嵘,与其抗争外,无人能与中金公司比肩而立。
中金公司的贵族血统使其睥睨天下,傲慢得很,其业务目标是“抓大放小”,对渴求上市融资的中小企业则冷眼相看,羞与为伍。如今得大国企IPO者得天下的良机已经一去不复返,正排队上市的 710 家企业中,大国企寥寥无几。
在过去几年中,中金公司没有抓住中小企业集中上市的机遇,是因为项目储备不足,他一贯以大项目为目标,缺乏做小项目的经验,同时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截至2012年6月底,A股有710家企业处在审查通道,中金保荐的项目仅有22家。而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每家都有50个左右的IPO项目。无米下锅之下,饥肠辘辘的中金公司正艰难度日,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大项目乏善可陈,小项目又对接不上。
公司逆市扩张,决策失误是其沉沦的又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促使华尔街大裁员,中金公司趁机抄底,收罗了不少海外高端金融人才。这些高端人才身价不菲,如今一群又一群毕业于耶鲁、普林斯顿、哈佛等名校的金融才俊窝在中金公司手里,无事可做,既加大了中金公司的人力成本,又涣散人心,成了不折不扣的鸡肋。2008 年,中金公司的员工总数已突破1000人,2010年底,猛增到1800人。新老员工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内耗加大;另外,大批新人的加入并没有提升公司业绩,而管理成本却居高不下。2011年中金的业务及管理费在营业收入中占比高达85.4% ,而同类券商一般在40%~50%左右。
在管理层面上,高层个人风格太严重,决策者事无巨细均过问,而中层人浮于事,官僚作风,扯皮推诿,积习难改,甚至还有人事倾轧,搞窝里斗。这些都是导致中金公司沉沦的负面因素。大国企的弊端也一直是中金公司难以甩脱的包袱。国务院的红头文件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中金公司大国企的身份,抱着政府的奶瓶,吃政策饭,在国际市场上与高盛、摩根大通、瑞士信贷第一波斯顿、德意志银行、野村证券这些国际投行大佬相比,中金公司还很稚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95年中金成立时,两大股东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分别占股43.35%和34.3%。在摩根士丹利2010年退出中金之后,中金内部原本稳定的权利结构在业务下滑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动摇,尤其是投行部和研究部,哈继铭、贝多广、丁玮等中金公司知名经济学家和银行家相继离开,高层人事震荡对中金公司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转型求生
中金公司还有机会翻身吗?这要看中金公司的心态、智慧和运气了。
首先,心态比项目更重要。中金公司首先要调整好心态,甩掉老大的架子,与二流券商们一块“觅食”,有项目争取总比在家里挨饿要强。但中金公司真要放下身段去市场上和中小券商PK,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不转型就没得活路。近年来,中金公司与一些IPO大项目擦肩而过,比如广发银行A+H股上市,融资约350亿元的IPO大单花落高盛、德银、美林美银、花旗、瑞信、麦格理、中信、海通、广发证券和英大证券等10家机构,中金被排斥在外。而中国邮政速递、中国铁路物资等一些IPO大单也未见中金身影。其实当2007-2008年中信崛起时,中金就有人预见到依赖投行大项目的风险,彼时,中金转型之声亦起。2011年初,中金公司组建了约60人规模的成长型企业融资部,致力于发掘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但是,对于中金公司这样比较规范化国际投行来说,较小的交易规模意味着同样的人力成本付出、财务支出,却只能获得较少的中介费。所以,几年过去了,转型并不顺利,恋旧心理作祟,怀念走大客户路线的美好时光,中金公司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很难改变。
再次,错过了创业板就别再错过国际板。中金公司没能抓住创业板开设和中小企业上市的机遇,以至于在2010年之后,中金的IPO业务江河日下。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指出:“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这两年国际板虽说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楼,证监会推出国际板的时间表尚不明朗。但国际板完全值得期待,也是中金公司翻牌的好时机。国际板一旦开通,中金公司大有用武之地。
最后,要坚守跳板。在国际化方面,中金公司已走在所有国内投行的前面,2005年,中金公司在美国首开海外全资子公司,2008年、2009年又分别在新加坡、英国设立全资子公司,其IPO项目已经扩展至纽约、新加坡和伦敦。这些国际大都市作为中金公司切入海外市场的跳板,无疑会捷足先登。
中金公司正“断臂求生”,当他经历了新一轮裁员风潮后,又能克服傲慢,放下身段,努力转型,从沉沦中挣脱出来,还是有希望的,金字招牌还会发光。我们热切地期待中金公司这个庞然大物再度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