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地方法人保险企业使命服务美好安徽建设
2013-03-01张子良
■张子良
(作者系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八大主题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当前,我省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落实好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十八大精神与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作为安徽第一家保险法人企业和全国第四家专业农险公司,在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而能否准确理解、认真贯彻、有效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我们能否完成肩负使命、履行好责任的关键。我们将着力在完善“五个体系”上下功夫。
在完善地方金融体系上下功夫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保险与银行、证券一同构成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保险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协调性和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保险资金运用建立起来的社会融资机制,有助于解决我国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借短用长”、“借长用短”问题。国际上,保险和养老金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平均达到20%,在我国仅为5%。从我省实际来看,保险业在金融资产中占的比重更小。这充分说明保险业在地方金融体系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说明保险业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根据省政府《全省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金融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贯彻省政府领导提出的要求,我们规划到“十二五”末,保费收入要达到50 亿元,总资产要达到80 亿元。同时,积极申请筹建农村人寿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着力打造地方性的保险集团。如果这些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就不仅有更多的保险资金投资地方经济建设,而且对于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产业,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在完善农业保障体系上下功夫
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情、农情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保险,对于抵御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中的风险,更好地服务“三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国际上看,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属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是各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为促进农业保险健康稳定发展,去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农业保险条例》。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视,连续5年纳入“民生工程”。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稳定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到2011年,公司种植业保险的承保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0%以上,我省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大宗农作物承保面积超过一亿亩的省份。在保持规模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做细做实承保理赔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第二,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目前,我们开展的特色保险品种已达到36 个。下一步,积极加强产品开发和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第三,全力做好森林保险。巩固林权改革成果,促进林业发展,建设生态安徽。第四,积极支持农村信贷。2009年以来,我们探索开展了“保险+信贷”、保单质押贷款试点,帮助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银行获得了5000 万元的无担保无抵押贷款。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第五,大力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加强对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提供多样化的保险保障,消除其增加投入、扩大经营的后顾之忧。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下功夫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近一个时期,世界各国纷纷对社保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突出特点和共同趋势,是更多地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去年,中央、省里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意见》,鼓励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减轻人民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们对健康保险领域的介入比较早,2008年开业至今,共承办了淮南、安庆等16 个市、县和工行等10 多个单位的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在国家大病保险政策出台前,我们就谋划开展大病保险、“新农合”经办服务,并率先在芜湖等地取得突破。国家政策出台后,又进一步加大与人社、卫生部门的沟通对接力度,提前介入,早作准备,全力争取。尤其是在“新农合”经办服务方面,我们具有天然优势。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立足我省实际,通过提供新农合经办服务、提供补充医疗保险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上下功夫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我省是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之一,各种自然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目前,全国基本形成了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国家财政救济和社会捐助为支撑的灾害救助制度。这一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风险分散渠道不足、财政压力较大等问题。利用保险机制预防和分散灾害风险并提供灾后损失补偿,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近20年来,国际上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金额一般都占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30%-40%,我国仅为3%左右。自2008年全省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以来,我们累计赔付33 亿元,是农民自缴保费的3 倍多,赔付率近70%,全省4600 万(次)农户受益,有效地减轻了干旱、暴雨洪涝等重大灾害损失。同时,还积累了近10 亿元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并且利用再保险机制,向国际市场有效地分散了农业巨灾风险。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向我省拨付保费补贴近20 亿元,加上地方各级财政补贴,近40 亿的财政补贴为农民带来了1000 亿的风险保障,有效地发挥了财政杠杆效应。此外,我们还在植保服务体系建设,防灾减损技术等方面做了探索研究。今后,我们将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积极发挥保险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技术优势,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我省省情实际的巨灾保险制度,丰富和补充现有灾害救助体系。
在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上下功夫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的任务艰巨繁重。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能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工程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旅游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建立保险机制,推进交通事故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发展,用商业手段解决责任赔偿等方面的法律纠纷,降低社会诉讼成本,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压力。保险甚至可以成为引导公众遵循社会规则的重要方式。2009年以来,保险业通过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将车险费率与驾驶员道路交通违规违章行为挂钩,较好地约束了道路交通违规违章行为。2011年开始,我们在全省推广“乡村干部”、“农家福”保险,每户交纳50 元保费,保险金额达到5.2 万元,保险责任既包含因火灾、盗窃等造成的家庭财产和生产资料损失,又承担了意外身故及意外伤害医疗补偿责任,得到了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户的欢迎,部分县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今年,省里计划建立全省道路交通救助基金,并委托我们来管理,这也是我们参与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公司商业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