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结构”
2013-02-28李丽霞
李丽霞
(CMCU·中机中联,重庆 400039)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结构”
李丽霞
(CMCU·中机中联,重庆 400039)
建筑的空间结构可以作为一定时代文化的浓缩。该文征引中西方学人对时间、空间的思考,深入讨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揭示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古代建筑;空间结构;区域规划;空间
建筑的空间结构本质上是指建筑所处的位置、与周边环境的相对尺度,以及为作为主体的人提供身体活动的场所之间的关系。比如表达大的城市空间结构的都市区域规划,小的空间结构可以指一组建筑群,一个单体,甚至一个院落。其中无不体现了一种人生观、世界观;一种思想方法、叙述和解读方式。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空间描述:物理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牛顿(I·Newton)把“空间”看作是实体的客观的,与心灵无关。他将地理的“点”看成空间,“瞬间”看成一个时间。对他来说,这些均是一种外在的实体。这种空间观对西方古建筑的焦点透视学及正、侧立面造型影响很大。另外,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对人类知识和经验进行分类,得出如下的描述:
上图简化后得出:
中国传统的时空观念则并未作出这样的分类,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则是主客未分的,空间是加入了主体时间、幻想、经验、认知因素的“混合”体。在中国的古典传统中,透视并不是假定一个视点,而是多个不定而游离的视点,甚至是记忆的、经验的无限多个视点。这些视点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世界的“知”而不是“看”。一个视点总是呈现孤立的,是不可能全面系统地描述世界。这一点近似爱因斯坦的相对空间观,通过事物的空间结构关系才能去认知和描述世界。
谈到R·D·Sack的空间模型时,台湾的陈坤宏先生认为Sack将空间当作一种思维方式的基本架构 (Space is an essential framework to all modes of thought),并认为空间与时间结合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有秩序的、体系的东西[1]。
R·J·Johnston对空间的定义是:“空间是经由自然或社会过程的运作,而被组织起来的方式”,这个定义可以说明道(自然观)、儒与中国政治结构(社会、人文)对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成形的影响。影响是来自自然、社会运作、组织方法三方面的。在中国古建中,尤其是官式建筑群,建筑的空间与政治结构有同构倾向,这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的系统组织。比如依中轴而成为排列秩序的门、阙、桥、大门、厅堂(宫殿)等的秩序构成社会政治观念的象征。沿中轴我们可以感到动线的无限个视点的变化,这种结构与意识形态是一致的,也与家庭结构一致,又与自然观(道)的山水的离散性视点与动线相反。古代
官式建筑空间结构中的严格严谨的中轴对称与自由离散形成对照的同时,其建筑空间结构中的环境的自由山水式的布局又呈现出离散性视点,因而两者之间相反又互补。
正如D·S·Rgg认为,空间结构是由于人类活动体系所形成之各种土地使用类别之间内部发展的结果[2]。正是由于“人类活动的体系”体现了传统儒家意识形态体系即人、社会、政权、入世与道家意识形态即自然、天、地、出世的互换性意识。空间时间被建筑结构为一个序列。以北京故宫为例,我们便可见到这个时空序列被一条巨大的中轴连接:从大清门经由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至太和殿达到戏剧仪式的最高潮,进而到乾清门、乾清宫,严谨的政治活动,最后进入较为自由的御花园,通过神武门至景山结束。作为人行走的“道路”和处于静态的“墙”强化了空间的序列性,构成了漫长的时间过程。以“门”分为段落,成为象征体,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实体序列。故宫的空间结构反映着人的政权活动,体现了人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舞台,甚至成为国家象征性中心。如D·Hodge和A·Gatrall认为,空间形式会限制那些在政治、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各种活动。相反地,这些活动也会展现在空间形式上[3]。这些形式从外到内,从下到上表达了一种意识形态的秩序,形成一组等级的对立观念。台湾的王鸿楷先生认为这就是将天文地理、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家族血缘结构、空间结构重叠的现象。如此严谨的网格,以这个象征形中心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展开,形成一种严格的组织图式(pattern),这就是社会秩序图式,也是都市、宫廷的图式。这个图式表现了思想文化及其具体行为,构成了都城、皇城、宫城、地理的人文意义和国家、城市的文化语境。这个中心是意识形态中心而不是商业中心(Central place)。这个中心地是由一条中轴贯穿始终的高度集中的门、墙构成的象征性与实用性重叠的中心(相比之下,宗教与市场中心则相对分散得多,它们基本被置于意识形态中心的附属边缘地位自然生成),其结构是以皇帝为中心,由无数行政区无数家庭而构成 “理想国”的方格网世界中心,家—省—国—世界处于同构形态:
这是一个集血缘伦理道德、自然宇宙、宗教政治于一体的空间模型的区域观念,自然秩序与道德人文秩序同构次序。
其空间语言不是隐喻而是象征,它不仅一个经济地理问题而是一个人文生态学(Human ecology)问题。芝加哥学派“人文生态学”空间结构理论所谓“空间为某种文化价值的象征”,“区位活动不应只是经济取向,而应有情感及象征意义,而且情感及象征意义会反过来影响区位活动的运作。[4]”E· Cohen描述了空间结构的四种价值取向:
(1)工具的(视环境为资源的来源)
(2)疆域的(对环境的政治性控制)
(3)情感的(对环境的依附)
(4)象征的(环境美学的神圣的意义)
这就是环境与空间的意义[5],这四种价值取向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建群落的分析与阐释。
依据所谓存在空间(Existential space)、人文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思考的存在(the thinking being)和环境论述 (environmental discourse),可推导出一种人文建筑学(Humanistic Architecture),作为一种理论方法专门讨论研究建筑与人的内在心灵、思想、情感、人与建筑的互动、人与空间的关连等等课题。其核心在于人的心灵成为建筑空间的中心,也就是说存在的人成为了建筑空间之灵。其研究的对象是建筑的视觉感受和经验的心理行为,以及人的身体效应。这种效应直接通过知觉记忆与联想重叠产生意象(image)的符号编码意义,也就是建筑空间的意义。在建筑中,具体的垂直尺度以及立面空间 (vertical structure)与水平尺度(Horizontal structure)用代码表征着人的身体活动的时间过程,通过符号(透视,色彩,图案,材质)等等形式(form)可以形成某种视觉符号的意象,给“存在的人”以符号的刺激,通过联想与记忆(文化语境)而构成意义本文(这是一个有语境的本文)。由于主客两方面的语境近似,故构成近似的“本文”,这个“本文”包括美国学者以K·Lynch认为的如下内容:
(1)意象(image)自然性。
(2)身份明确(Identity)。
(3)结构(structure)。
(4)意义(Meaning)。
其中identity与structure是具有形式(form)意味的、可辨认的、提供联想与记忆的符号形式[6]。如果将K·Lynch的理论展开就是:
(1)自明性(identity):地方感与时机感。
(2)空间结构(spatial structure):空间的取向与序例,时间的取向等等。
(3)符合性(congruence):环境结构与非空间结构的形式配合,是有意义环境的知觉的基础。
(4)明白性(transparency):能直接知觉到不同技术功能、
活动和社会与自然过程操作的程度。
(5)可辨性(legibility):居民经由象征的实质容貌,彼此能正确沟通的程度,象征意义的结构。
(6)意味与展露(significance and unfoldingness):最深层的可辨认性在于意义展露的创造性,经由居民创造自己的世界,鼓励新意义的建构[7]。
这是从6个方面揭示了建筑与城市意义的产生。从而被认为存在空间的地方(place)即场所的精神,是意义与人的意象关注点,它具有象征性、神圣性。其本质意义是人的活动(Activities),这就是美国人D·Canter所认为的概念(conceptions)即本文(text)、语境(context)或实质性(physical attributes)三者关系:
根据此种模式,如果我们把北京故宫从大清门到景山的中轴线任意一点假定为places,我们就可想象或体验到“概念”、“实质性”和“人的活动”所展开的内容。
Conceptions:文化的含义包括儒家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的、语境的、社会角色、历史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游戏的、人生的、理学的、理性的、宗教的、终极的,它甚至是阶级秩序,类型国家,社会职能,政体,神权、政权、族权三位一体,血缘关系等。
Physical attributes:建筑符号形式,比如体量,比例尺度(垂直的和平面的)、色彩、图案、光影、点、线、面、触觉的、视觉的。从外金水桥仰望天安门,或者我们在天安门城楼下门洞望午门或进而望午门,两边廊院、长廊、围墙……这些均是具体的符号形式。“门”和“道”犹如符号在启发人们的记忆与联想。可以想象,在还没有哈维(Harvey,1989)所称的“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的时代,这条中轴尺度之巨大和震撼力。
Activities:人的活动是身体的、动线的,无意识的,触觉的、有限的。身体是具有特殊“身份”的、文化意识的“载体”。其体验到的空间是有区别的。Henri Lefebvre把空间划分为感知的(perceived)、构想的(conceived)和生活的(Lived),他把空间称为是空间实践(spatial praxis),也把空间看成是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或表征的空间(space of representation)[8]。H·L`efebvre进而区分了抽象空间(abstract space)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就实例来说,前者对于统治者而言,故宫中轴是知识与权力构成的抽象权力空间;反之,社会空间则是一种平民化的生存经验空间。这两种空间均涉及幻象和感知符号(形式)。我们在下文将带着这种符号学认知方式进入中国古建史的一些实例中。这些“幻象”,被权力本文化后进行着“生产”(编码)即社会的物质化营造形式——它直接标帜了“权力”,这就是Lofebvre所说的“空间之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9]。空间关系隐喻或象征了社会关系——由权力直接复制与重复着。但它不是商品而是象征与隐喻,是“表征”(representation),是本文(text)与语境(context)。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建筑的本文里有非常浓厚的“土地”与“天”的意识。在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与文人那里土地意味着“居”;而在西方建筑史中,“土地”则是“不动产”(real estate),建筑则是商品生产。空间在中国古代是“居”与归宿,是诗化的空间;而在西方则是量化的、消费的空间。这是农业社会与商业(工业)社会的本质区别,但不论西方或是东方,空间均是权力的框架。国家与空间是重叠关系,国家使空间制度化。井田制就是例子,它与中国古代建筑制度如出一辙,出于同一符号构形。人的活动与宗教、法律、风俗、礼仪、祭祀、道德、礼仪混在一起并通过建筑编码译码表征意义。
在建筑空间中,人的活动有意无意地创造着符号,读解着符号,也就是卡西尔所谓的“符号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总是生活在一个他们自己创造的符号世界之中。人创造了符号,符号又反过来塑造了人。符号成为人与“世界”的中介物,这就是符号形式。人在建筑场所的“动线”中,他们的意识与无意识(包括身体的本能)都成为符号活动的主体,即在时间中进行着“符号活动”。
在礼仪建筑空间序列中举行大祭活动表征了特权、身份。古代礼仪和宗教仪式是君主们的重要职责。他们是皇帝、导师和主持献祭的祭司[10]三位一体;也是天子、祭天、礼制、《易经》、《诗经》、思辨的多价重叠;是自然法与人文法的互证解释。
人在这个活动中创造了文化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值得深入讨论的是人创造的能动活动。人在这种能动的活动中,身体与意识在与“世界”相遇时,或者说在具体的时空之中,方向意向、目标与身体与“世界”间有一个“界面”——这就是符号,表现在建筑中就是建筑的具体物质形式。在这种相遇的一瞬,活动与“事件”已产生。
在西方传统中,物理的世界一直是被关注的中心,但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并未将心与物分开,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空间意识中一直隐含了人或身体的内容,或者说有一个潜在的人与空间联系在一起。宫殿、陵墓、文庙、居宅建筑形式在中国人的
眼中不只是具有功能的容器,它们往往具有更深的文化意义。它们可能是守护神,业绩功德的纪念物,或者是归宿。居,是大地与家园,或者是天堂与避难所。人或身体涉及到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知觉等构成的建筑空间结构,通过联想、推理、幻象、符合、拼贴、结构、经验、想象、逻辑等复杂因素产生意义(镜像化)。卡西尔说:“一个与他自己的自我,与他的守护神和睦相处的人,也就是能与宇宙和睦的人:因为宇宙的秩序和人的秩序这两者只是不同形式而已。人,由于确信在这种宇宙和个人的相关关系中起着向导作用的批判力,判断力和辨别力,一旦自我获得了它的内在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不可改变和不能扰乱的”。卡西尔引奥勒留《沉思录》第3卷第6段的一句话说:“一个球体一旦形成就永远是圆的并且是真的。[11]”
[1](法)弗朗斯瓦魁夺.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M.Gottder.A Marx for our Time:Henriur Lefebv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J].Sociological theory,1993(11:1 March):129-134.
[4]陈坤宏.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论[M].台北:明文书局,2001.
[5]同上书第102-103页。
[6]参见上书第183页。
[7]同上书第83页。
[8]M.Gottder(1993)”A Marx for our Time:Henriur Lefebv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Sociological theory 11:1 March,PP.129-134
[9]同上。
[10](法)弗朗斯瓦魁夺著:《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第51页,商务印书馆1992。
[1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第11页,(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孙苏
投稿须知
1、《重庆建筑》从2012年5月1日起已正式启用网上采编系统,作者投稿请上我社官方网站http://cqjz.cbpt.cnki.net首页的作者投稿栏注册投稿。原有的投稿邮箱cqjz2002@126.com现仅为作者与编辑部联系的公共邮箱,不再作投稿之用。
2、来稿必须是原创稿件,务必立论新颖,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在3000字左右,必须包括 (按顺序):题目 (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译)、作者姓名(英译)、作者单位(英译)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150~300字,英译)、关键词(3~8个,英译)、正文、参考文献。
3、作者承诺所投稿件未在任何载体上公开发表过。
4、摘要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应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的内容。
5、关键词不应重复标题和摘要中已有的词语,而应在文中找出重要的术语、最有特点、最具专业性和独有性的词语。
6、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
7、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图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不超过7CM(半栏)或14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字体为六号宋体。照片要清晰,层次分明。文章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8、文中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开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排序。
9、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篇,必须是公开发表且在文中确实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版本第1版不著录)【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论文集编者名,论文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技术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0、来稿请提供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不注),学位(或在读学历),技术职称,主要从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 ,联系电话、邮箱及通讯地址、邮编。来稿为科研基金课题项目的请注明课题名称和项目编号,获奖的请提供证书复印件一份;发表后该项目获奖的,请函寄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给本刊。
本刊编辑部
"Spatial Structure"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rchitecture can serve as the culture concentration of a certain times.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deeply discussed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y quoting the thought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on time and space.
ancient architecture;spatial structure;regional planning;space
TU-021
:A
:1671-9107(2013)12-0007-04
2013-10-08
李丽霞(1975-),女,山西晋城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工作。
10.3969/j.issn.1671-9107.2013.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