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校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及康复手段分析

2013-02-28陈振伦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伤病体校体育训练

陈振伦

(辽宁省葫芦岛市体育教学训练中心 辽宁葫芦岛 125000)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不断追求自己的大国形象,而一个国家的形象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决定的,还有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体育是反映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最主要手段,这取决与体育在当代的发展形势。(1)经济全球化以及核武器的产生,使得各国都需要更为和平友好的环境,普遍范围内的国家交流只有在体育赛事中才能得以体现。(2)体育通常以竞技的方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其运动本身的魅力以及竞技过程中的胜负成败,往往可以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有了这两种特性,体育就理所应当的成为展示国家风貌的最好手段。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奥运会中不断取得令国人骄傲的成绩。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从孩子抓起,从发育的时候就尽可能的发掘孩子的体育潜能,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状况,研究了在体校中防止训练过程身体损伤的办法,更好的保护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继承人。

体校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往往会面对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对运动员造成严重的损害。体育学校在进行运动员的训练时往往会制定一个训练周期,这种损伤会耽误运动员的训练进度,打乱其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如果运动损伤得不到很好的恢复就会使得运动员留下后遗症,轻者会影响运动员潜力的发掘,重者会使得运动员在较长的实践内不能参加比赛,造成运动生涯的被迫中断,这种情况是一个专业的运动员难以承受的。我国在发展体育事业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运动员的身体保护,安排更为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并在医学上不断研究恢复手法,尽可能减小伤痛对运动员的影响。体校训练中的运动损伤是一个令人十分痛心的损失,很多年轻、有潜力的运动员甚至还没有上过赛场就倒在自己的训练台上,为了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体校的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教育,并根据同学不同的身体发展状况有所分别的安排训练,不能一概而论,使得运动员因为高强度的训练增大伤害发生的几率。

运动损伤在具体的专业训练中有不同的损伤部位,这种损伤主要有两种发生形式。首先是赛场中的损伤,由于运动员在赛场中需要进行竞技式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很可能因为偶然性的相互接触或是不规范的动作而造成身体上的损伤。在赛场上,由于运动员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其动作较平时训练时的幅度和力道有所增强,运动员过于紧绷的身体状态也加大了身体受伤的几率,这种受伤在新上场的年轻运动员中比较常见。其次是平时训练过程中的损伤,多数是由于运动员的训练习惯及训练安排造成的。运动员由于没有按照教练的规范进行训练或是由于训练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都容易引发肌肉的撕裂而造成身体机能的破坏。一些运动员在受伤后还没有等到完全康复就提前进入训练,使得原来的伤势进一步恶化。发生在体校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急、慢性两种。急性损伤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就会失去最好的治疗周期而转化成为慢性损伤,因此,防止训练中的伤害,已经成为体校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

表1 运动损伤的发病率

表2 运动损伤阶段统计表 n=714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运动损伤发生率

体校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主要是指损伤在运动员训练中发生的概率,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运动员损伤发生的覆盖率的大小。通过对葫芦岛、锦州、绥中、兴城等体校的862名运动员进行调查,其中受过运动损伤学生为714名(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体校中受过伤病或正在受到伤病困扰的运动员人数众多,比例达到了82.8%,而且在被调查的运动员当中有很多人有过多次的伤病经历,这种现象足以引起体校教练员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2 运动损伤的阶段特征

从表2中可以看出运动损伤在体校训练中不同训练阶段的分布特点,其中准备活动阶段和其他非训练阶段所导致的伤病发生分别是2.5%和1.6%,而伤病发生较高的阶段主要集中在身体素质训练、专项训练和实战比赛阶段,其中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伤病发生的几率最高,占到48.4%,专项训练阶段次之占到31.6%,而实战比赛阶段的伤病发生率也占到了15.6%,这种现象表明了体校运动员的受伤原因中高强度的素质训练和高难度的专项训练以及高对抗的实战比赛是主要原因。

1.3 造成体校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

体校的学生往往年龄偏小,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成熟,骨骼也相对比较脆弱,在训练过程中造成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3.1 准备活动的不够完善

我们在电视上可以观察到,运动员在进行体育比赛之前常常要在场边进行热身活动,这是因为人在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具有不同的身体机能形态。学生由于其自身身体的发展限制,运动状态剧烈的活动和静止时的身体机能会显现出更为明显的反差。学生在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程度,进而调节身体各项机能和循环系统进入快速的反应周期以适应训练中激烈的运动。如果学生在进入高强度的训练之前没有进行足够的准备,就会使得身体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激烈活动,身体的各项机能不能进行与之匹配的快速协调。这种不适应会集中反映到肌肉的伸缩性和弹性等方面,让学生感到身体的协调程度不够,不仅达不到原有的训练内容,还会造成高强度的负荷,引起损伤。体校的学生往往是刚进入专业的体育训练进程中,首先是年龄的限制使得身体没有足够成熟的协调能力,其次是与专业运动员相比,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新陈代谢系统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体育训练而达到一定的反射效果和质量上的改善,损伤会更为剧烈。由于体育训练有一定专业侧重,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训练中的主要受力点也有所不同,这不同于平常的体育锻炼中整个身体机能的协调,而是有所侧重的进行锻炼与发展,缺少必要的准备活动会使得学生的主要受力部位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承受超出其承受能力的负荷,造成关节部位等的损伤。

1.3.2 训练强度与医学原理相违背

上文已经提到,体校的学生虽然进行的是专业的体育训练,但由于参与训练的时间短,与长期参加体育赛事的专业运动员之间有着身体素质上的巨大差别。在体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训练内容在进度安排上不够合理,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发展特征,从而加大了运动伤害发生的几率。比如学生的肩部肌腱往往较为脆弱,如果与周围的肌肉组织过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则会造成组织结构的损伤,影响了训练进程。部分体校的教练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往往不合理的增加训练强度,使学生承担了超出身体负荷的训练内容,这种方式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体校教练除了要进行体育训练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身体组织原理的学习,进行更为科学的训练安排。

部分较大规模的体育专业在训练中也容易发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伤害,比如足球和篮球。在这种专业中,学生通常是进行团体训练,如果教练对训练过程的组织管理不善,会发生运动员搭配上的不够协调,造成相互碰撞等伤害形式。

1.3.3 自我保护意识欠缺

由于体校的运动员年龄偏小,运动经验、比赛经验不足,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往往忽略了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足球、篮球等高对抗以及短跑和体操羽毛球等高强度的项目中自我保护意识的欠缺所导致的伤病发生较为突出。

1.3.4 精神状态不佳引起的运动损伤

熟悉体育的人都会知道,任何运动员都会有自己的运动周期,比如一些大牌球星,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趋势。这说明,精神状态也是影响训练效果,造成运动伤害的主要原因。专业的体育运动是激烈的场上竞技,需要运动员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稍有不慎则会使得身体在复杂的受力环境中失去平衡而引发运动伤害。体校教师要在训练中多多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精神状态对训练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最大可能的回避学生的心理低潮。体校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年龄较小,缺少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很容易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训练场地中来。这种心理状态下参加体育训练会使得学生不能将注意力完全放到训练场,精神上开小差,动作不够准确到位,身体不够灵活协调。凡此种种,都是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大忌。教练应该在训练时进行留有余地的规划,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变化,并及时予以疏导,防止由于注意力的缺失而引发运动损伤。

2 体校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

2.1 物理疗法对损伤的治疗

在体校的训练实际中,对运动伤害的治疗通常分为两个步骤,(1)在伤害发生时进行简单的救助措施,限制伤口的扩大,对伤害实行初步的控制。(2)根据不同的伤势情况采取后续的治疗,这个过程较长,除了医疗手段上的治疗还需要运动员自己积极的运动康复。我们常说的物理疗法指的是第一过程对伤害的简单处理过程。运动伤害的前期处理虽然不能彻底免除痛苦,但往往可以决定伤害后期的发展以及对运动员的影响程度。冷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手段,原理就是通过温度的降低使运动员伤口周围的组织血管进行收缩,通过血液通路的变窄来限制血液的流通速度,避免伤口的充血和扩大。充血会破坏伤口周围的运动神经,如果这些神经不能得到最及时的修复,就会造成永久性的坏死,影响运动过程中的信号传递,使得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回不到从前。采用冷疗法就是在运动员没有到医院进行大规模的治疗前防止伤口带来充血等更为严重的问题。除了冷疗,在运动过程中对伤员的体位保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骨骼关节的伤害中这种重要性尤为突出。在篮球和足球等球类运动中,运动伤害往往在手臂、腿脚处发生,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瞬间的不均衡受力,使得关节错位而造成巨大的疼痛。这种错位的伤害程度可大可小,主要取决于前期对伤员的治疗。比如在篮球运动中,由于经常进行起跳动作,脚下如果不稳或是踩到篮球就会使得踝关节发生错位,篮球是一项群体运动,训练场上看到有人摔倒,大家常常会七手八脚的过来帮忙,如果帮忙的人不具备基本的救助知识,会造成不正确的受力方式让错位进一步加强。体校教练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传输基本的救助知识,让同学们在面临此种情况时可以找到救助办法。

2.2 中医对运动伤害的理疗

运动员需要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职业道路上长远的发展,所以在受到运动伤害时,除了常用的西医疗法,也可以尝试中医办法。我国的中医起源于植物对人体外伤的治愈作用,因为用药过程缓慢在体校训练中使用有所局限,但相比于西医的合成药物,中医药物大多来源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小,如果运动员受的伤势较重,治疗之外还需要长时间的修养恢复,用中药调理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我国传统中医中很多药物对于治疗外部的跌打损伤具有奇效,比如生活中常用的红花油、云南白药,将它们涂抹在肿痛之处会感到温度升高,活动灵活。这些中药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药物成分中天然的植物材料使人体肿痛部位的温度升高,促进血液的循环,快速的消除肿痛。综合整个中药体系对运动伤害的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分为内服和外用两个组成部分。内服的通常是汤药和散剂,这些药物常常应用在运动员的身体恢复过程,起到调理经络,恢复元气的效果。外用的药物主要是一些渗透剂和膏药,这些药物可以用于肌肉的损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具有良好的实效功能。

2.3 按摩对运动伤害的恢复作用

实践证明,在运动伤害的过程中,合理的按摩可以大大缩短伤害恢复时间,最大可能的使受伤的运动员在重返训练场后可以达到受伤之前的身体状态。目前大多数体育学校没有意识到按摩对于运动伤害的作用,没有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伤员的治疗中,需要改进。体校有两种方式将按摩法应用于运动伤害的治疗中。首先是聘请专门的按摩师对学校受过伤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定期的按摩。其次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按摩课程。对于运动伤害的按摩不同于我们熟知的全身按摩,它手法简单、容易学会、便于操作,学校在聘请按摩师进行短期的课程即可达到教学的目的,使同学和老师都能够掌握相关的按摩技巧,在运动伤害发生时能够快速的进行治疗。

3 结语

体校的教学与训练中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较高,而伤病发生较高的阶段主要集中在身体素质训练、专项训练和实战比赛阶段,其中身体素质训练阶段伤病发生的几率最高,专项训练阶段次之,而实战比赛阶段的伤病发生率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具有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造成体校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也呈现多元化,自我保护意识的欠缺、高强度的素质训练和高难度的专项训练以及高对抗的实战比赛是主要原因。

体校中的运动伤害是和实际训练一样值得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训练场上的伤害对于身体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孩子来说会影响其今后运动潜能的发挥,甚至会断送职业生涯,这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损失。学校在训练中要合理的安排训练,并考虑到参与训练的学生年龄特点,他们往往不具备自救或帮助伤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加大管理力度,更为细致的关心学生。学校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运动伤害知识的学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找到可以避免运动伤害的办法。

[1]张俊龙,都玉华,张勇.学校体育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恢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1).

[2]张现.中学生体育训练常见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6).

[3]贾国位.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与防治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1(4).

[4]郭红志.大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5]宋晨.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恢复方法[J].才智,2012.

[6]谢纳.体能训练运动损伤原因现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

[7]王敏.大学课外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J].阴山学刊,2001.

[8]高峰.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研究[J].科技通报,2013.

[9]刘斌.浅谈体育院校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

[10]代长顺,王利红.体操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内江科技,2010.

[11]王安利.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特点及预防[J].中国学校体育,2003.

[12]路燕,梁枢.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3]石大玲,章爱珍.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14]杨志栋,王晓倩.运动损伤研究现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15]王君印.浅析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山西体育科技,2006.

猜你喜欢

伤病体校体育训练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射击运动员伤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探索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冰球运动员伤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体育训练改革发展趋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