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制气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3-02-26罗佐县张礼貌
□罗佐县 张礼貌
《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将煤制气首次列入规划,但我国煤制气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煤制天然气产业首入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在2012年12月6日的中国国际煤化工展览会上,煤炭产业链产品示意图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胡庆明 摄
2012年底出台的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国产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17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煤制天然气约150亿~18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的8.5%~10%。煤制气首次列入国家“十二五”天然气发展规划,煤制气产业发展实现零的突破,进入新阶段。
我国煤制气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供应短缺。2001年天然气消费量为274亿立方米,2011年达到1307亿立方米,消费年均增长16.9%。自2009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缺口逐年增大,2011年达到280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除加大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扩大进口渠道外,开拓国内其他形式的供应渠道也成为重要选择。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制天然气,让煤制气成为一种供应来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天然气的供应。煤制气主要是以煤为原料,经过气化、净化和甲烷化等流程制成合成天然气,技术成熟、工艺相对简单。和煤制油等其他煤化工技术相比,煤制天然气能源转化效率更高。
我国煤制气还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投入商业生产。在国家出台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后,各路资本蜂拥而上。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前后一大批企业纷纷规划煤制气项目,产能规模达300亿立方米以上。后受到国家对煤化工项目紧急叫停的影响,煤制气一度出现停滞。截至目前,发改委已经审批了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分别是大唐发电克旗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大唐发电阜新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内蒙古汇能年产16亿立方米项目和新疆庆华集团年产55亿立方米项目。这4个项目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投产并达产,产量总量合计151亿立方米,与规划目标基本相当。总体上看,我国煤制气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需要时间。
煤制气产业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综合考虑当前我国资源、能源供需结构现状,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要实现天然气“十二五”规划中煤制气的发展目标,煤制气产业发展需要克服投资大、经济效益差、管网设施不足及环保要求高等困难。
煤制气项目产业链长,投资额度大。一个完整的煤制天然气产业链应该包括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炭到煤制气工厂的运输、煤炭转化合成天然气、天然气管网输送等四个环节。煤炭开采、煤炭运输投资门槛相对较低,而煤制气工厂、长输天然气管网建设需要巨额投资。据估算,产能为40亿立方米的项目建设需要投资250亿~300亿元;如果再加上长输管道,投资会更大。
煤制气受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禀赋约束。煤制天然气主要以煤为原料,用煤量大,一个年产能为40亿立方米的项目一年需要消耗褐煤大约1200万吨~1500万吨,需要拥有年开采能力在2000万吨以上的煤矿。煤制天然气项目同时也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即使在项目设计十分完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状态下,40亿立方米产能的项目一年需要消耗新鲜水约1600万吨。
项目经济性受到煤炭价格市场化和天然气价格改革滞后的影响。煤炭成本占煤制气成本约60%左右,煤制气成本对煤炭价格异常敏感。随着我国煤炭交易市场的发展,煤炭价格市场化趋势增强,煤炭价格有上升趋势,增大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成本。但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水平总体较低,天然气价格水平低于按照同等热值计算的可替代能源价格。如果在“十二五”时期天然气价格改革不能取得进展,煤制气项目投资回报率会打折扣,影响生产者积极性,同时影响规划目标的落实。
煤制气受输送管网设施不足制约。一般煤制天然气厂主要建在煤矿附近,远离市场,煤制气面临着如何将产品输送到市场的问题。规模较小可以就地销售,如果规模较大,就得管网输送。目前煤制气项目通常建在新疆或内蒙古,将新疆或者内蒙古的煤制天然气输送到东部沿海省份,需要利用主干管网如西气东输管线,或者建设配套的长达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长输管道。现阶段发展煤制气产业的基本配套设施还没有建设好,大唐赤峰克什克腾旗煤制气一期项目投产日期推迟,主要就是受管网问题没有解决的影响。
煤制气产业发展建议
国家天然气“十二五”规划已明确了煤制气的发展目标。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制定国家层面煤制气产业长远规划。一方面,煤制气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可能大干快上;另一方面,煤制天然气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同时受管网输送能力不足约束。煤炭属于国家战略资源,水涉及环保问题,管网具有自然垄断性质,需要国家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对煤制气进行统筹规划。可以借鉴出台煤层气、页岩气发展规划的做法,制定煤制气发展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二是做好已获批煤制气示范工程项目,确保近中期规划目标实现。在煤制气还没有成为成熟产业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准入门槛,优先选择洁净煤技术领先、资金充裕、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领头建立煤制天然气示范工程项目,发挥示范工程项目的辐射作用,然后再逐步扩大其他地区煤制气项目。这是当前煤制天然气项目合理发展的现实选择。煤制气涉及煤炭的开采、煤制天然气的合成、产品运输、市场开拓等产业链,可以由煤制气技术领先的企业领头,联合其他相关企业共同打造示范项目。在发展好示范工程项目的同时,需要积极探索与资源承载力、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相匹配的地方煤制气产业发展模式,这是煤制气产业发展的微观基础。
三是加强洁净煤技术攻关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技术攻关,采用更先进的炉型,设计更合理的气化、净化等流程工艺,以减少煤炭资源和水资源的消耗;同时尽可能减少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及对环境承载能力的破坏,提高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环保性,增强其竞争力。与此同时,以“十二五”规划中加大天然气管网建设目标的提出为契机,做好煤制气管网的相关建设工作,为“十二五”时期煤制气规划目标的实现乃至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基础。
尽管煤制气规划目标并不高,但若考虑到国内常规天然气生产能力有限,页岩气、煤层气发展规划目标实现难度较大等一系列因素,煤制气目标的实现对整个天然气规划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