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庆钻出“中国速度”

2013-02-25张颖梅

中国石油石化 2013年17期
关键词:气田钻井石油

○ 文/张颖梅

五年来,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土库曼分公司员工攻克各种钻井难题,利用特色技术建设南约洛坦气田,为中国输入滚滚气流提供了保障。

土库曼南约洛坦阳光灿烂,晴空万里,金黄的沙漠、飘扬的红旗、高耸的井架、橘红的工装。这里便是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国际公司土库曼斯坦分公司承建的南约洛坦气田。

近日,南约洛坦气田年产100亿立方米商品气产能建设交钥匙(EPC)项目最后一口井成功完钻,从而宣告该项目22口井全部完钻,实现总进尺102050米,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已取得重大成果,为下一步投产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气源保障。

从此,天然气呼啸着将从土库曼斯坦奔向中国。这里是一个光辉的起点,每年将有4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送到中国,为这个巨大的经济“发动机”助力。

为了这一天,中石油川庆人为之奋斗了5年。

交通基本靠走 保障基本没有

2008年8月29日,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扩大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合作框架协议》。随之,川庆国际工程公司土库曼分公司“进军号”响起,在土国蕴藏着约24.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的沙漠踏出了中国石油人的崭新足迹。

初到土库曼,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交流基本靠手,保障基本没有,交通、通信、交流、食宿成了最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员工们只有喝着昂贵的矿泉水,啃着干涩的馕饼,嚼着少量的“土菜”充饥。有时即使有碗热米饭吃,刚端在手上,一阵风沙刮过来,碗中的白米饭突然变成了“金沙饭”。没办法,只好连沙带饭扒进肚里。由于蔬菜少,时间长了,不少员工出现头发脱落、指甲翻卷、两腿抽筋等沙漠病症。不仅如此,作业现场全年干旱少雨、温差大、沙尘暴频发,常受蛇蝎蚊虫的袭击,对员工健康、施工作业、设备运转影响都很大。

石油工人远离祖国和亲人,背井离乡奋战在异国大沙漠,生活条件差,身体不适,咬咬牙还可以挺过去,最不能忍受的莫过于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工程前期大多数人一干就是大半年,电话打不通、电视没信号,文化生活单调。为了打发施工之余的时间,钻井队的员工们尝试了好多办法:坐在空旷的沙地上数星星,对着祖国的方向喊山、喊家乡的亲人……

工友谢舰打趣道:“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 此时的川庆石油人展现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气田”的豪迈气概。石油人依靠乐观主义精神的支撑,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啃不了骨头,就吃不上肥肉

土库曼南约洛坦地区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属于典型的地层压力高、产量高、含硫高、温度高的“四高”气田,易发生卡钻、井漏、井涌、井喷等钻井复杂事故,井控安全风险极大,堪称“沙漠魔窟”。在此之前,前苏联、土耳其等多家外国石油公司在项目区域内已经进行过大量钻探工作,但事故频繁,钻探成功率仅为30%,是世界上公认的钻井难度和钻探风险最大的地区之一。这让他们面对世界级钻井难题丧失了信心,摊开手耸耸肩,摇着头退出了土库曼石油勘探市场。

中国石油川庆人进入土国石油市场后,面对多个国家的同行都未啃下的“硬骨头”,平台经理吉建斌斩钉截铁地说:“啃不掉骨头,就吃不上肥肉!我们决不能白来一趟!”

川庆人决心既要勇啃“硬骨头”,又要吃到大块“肥肉”,同时还要实现不报废一口井、不发生一次井喷事故、不发生一起伤害事故的“三不”目标。于是,一场钻井攻坚战在土国大漠中展开。

地质和钻井专家们通过对前苏联和土耳其等国钻井事故频发、成功率低的特点进行深层次分析,终于找出失败症结,并借鉴在川渝和塔里本等气田积累的对付“三高”的钻井经验,细察脉络、理清思路、制定措施、明确方向。

为了攻克盐膏层段高温、高压、高含硫的钻井难题,工程技术人员经过209个昼夜细心观察研究,在钻进中总结出了双芯钻头带螺旋钻铤的成功经验,有效攻克了井漏和井喷难题。他们用饱和盐水钻井液及配套钻井工艺技术钻完了高压盐膏层,并多次成功地处理了卡钻、井涌、井漏、硫化氢侵蚀等井下事故和复杂情况,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钻井合同任务,打开了通往光明前途的大门。

成功的到来总是伴随着艰辛的付出。在100亿立方米产能项目实施期间,一位基层负责人5个半月蹲守现场,经常连续10多天都是打盹后又继续工作。由于工作繁忙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一年中回国时间仅有28天。在钻井“大战100天”中,他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发作,几次躺在车上到达现场不能自己下地,疼得满头大汗,是工友们七手八脚将他抬下车的。土籍员工在与他们的共事中受到感染:“看到土库曼分公司同仁的工作节奏和奉献、拼命精神,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有‘铁人’的称谓。”

●川庆钻探不仅提升了土库曼斯坦的油气生产水平,而且为当地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供图/陈建国

周期由565天缩短到120天

针对土库曼南约洛坦地质条件复杂、钻探风险大等特点,川庆钻探发挥油气田50年勘探开发中形成的特色技术和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加强联合科技攻关和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成熟、实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在地质勘探研究、钻井工程和地面工程建设等方面,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确保了项目安全、优质和高效推进。

川庆人在南约洛坦气田100亿立方米产能建设项目钻井设计中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提高钻完井工艺水平的同时,采用耐蚀合金油管和一次性完井工艺,保障了完井安全,污染达到符合环保规定排放。

在地面工程设计中,充分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首次在海外大规模采用具有中石油专有知识产权的低温克劳斯硫黄回收技术、MBR膜生物处理技术和电极气浮技术、反渗透膜制除盐水技术和固定式在线胺液净化装置,减少装置占地面积50%、盐水回收率提高20%以上、年胺液消耗减少20%、硫黄回收率达98.8%、实现盐水酸碱液零排放,完全而且很好地保护了施工区域的环境。

在钻井工程施工中,专家、技术人员和员工,通过不断摸索、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了“高压次生浅层气藏”钻井技术、长井段膏盐层钻井技术、深井高密度抗高温等10项钻井工艺配套特色技术,攻克了一个个土库曼钻井技术的世界级难题,三个区块的平均钻井周期由原来565天缩短到120天,特别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南约洛坦气田,100亿立方米产能项目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33.8%,平均机械钻速较“10+2”项目提高16.12%。

为此,土国油气署长赞扬说:“川庆人用惊人的速度,创造了英雄般的业绩!”

猜你喜欢

气田钻井石油
海洋石油钻井中的缺陷以及创新措施
石油石化展会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延安气田集气站的无人值守改造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奇妙的石油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未来2年将有超过100座钻井平台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