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分组实验配套自制教具的再制作

2013-02-24付金喜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24期
关键词:图钉纸带皮筋

付金喜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6节的分组实验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个分组实验目前没有厂制仪器,按照教材上的设计,对于固定多个皮筋这个环节,是用图钉按压完成的。起初,笔者也是按照这个设计制作了很多配套自制教具开展分组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拉力较大,图钉时常松动崩开,固定不牢,需要不断维修。为了提高实验效率,顺利完成该分组实验,笔者对配套的自制教具重新进行了设计制作。

一、使用的主要材料

(1)长方形木板(长80 cm,宽10 cm);

(2)圆圈形皮筋(宽7 mm,直径15 cm);

(3)长铁丝(5 cm)。

二、制作过程与演示操作步骤

1.制作过程

(1)选择直径与铁丝直径吻合的钻头,将钻头放入台钻固定。

(2)用台钻在靠近长木板滑轮端钻取4个小孔,每侧2个,距离木板边缘1 cm,距离长木板同一端分别为13.5 cm和16 cm(如图1所示)。

图1 自制教具的剖面简图

(3)取出皮筋圈,每套教具4个,放在2个小孔间。

(4)每件教具使用2根铁丝,将铁丝弯成U形插入小孔,使得皮筋圈被扣压住,使用榔头将其固定,这样皮筋圈就被固定在长木板上(如图2、图3所示)。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具制作的关键一环。

图3 制作完毕的教具

(5)依照这种制作方法制作19套教具,用于分组实验。

2.演示操作步骤

(1)在木板底下垫上方木块,使木板略微倾斜到合适角度,用于平衡摩擦力。

(2)木板一端固定电火花计时器,小车一端固定纸带,使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小车另一端用于挂皮筋。

(3)将1条皮筋挂在小车的挂钩上,小车在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而后将2条、3条、4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如果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W,那么以后各次得到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即为2 W,3 W,4 W。

(4)纸带点迹分析,得到小车速度。

(5)数据处理,做功—速度曲线,即W—v曲线。

图4 学生使用教具进行实验

三、创新点

因为教材上的这个实验设计没有配套的成品厂制仪器,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以前曾经按照教材实验图制作过,但在使用中,由于拉力较大,图钉时常崩开,皮筋经常断开,需要不断维修。而且使用的班级越多,故障率越高。经过重新设计制作的新教具,皮筋固定牢靠,不会时常崩断,无需反复维修,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1] 朱向阳,施国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两种方法的整合[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5):19-21.

猜你喜欢

图钉纸带皮筋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当气球遇到图钉
皮筋小船
神奇的纸带
卷纸套皮筋
巧取图钉
巧取图钉
小猪相框
纸带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