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女性痔疮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干预对策

2013-02-20李艳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6医院护理部吉林通化134001

吉林医学 2013年22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痔疮医护人员

李艳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6医院护理部,吉林 通化 134001)

农村女性痔疮患者由于患病部位的特殊性,以及社会传统观念、个人素质、家庭背景和环境等因素,其心理反应有一定的特点。把握农村女性痔疮患者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需要,提供个性化、系统化、规范化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这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检验医护人员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要求医护工作者不仅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还要做好心理疏导和抚慰。笔者对农村女性痔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及干预对策,在实际工作中作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常见心理特征

1.1 难以启齿的心理:农村女性痔疮患者,由于患病部位的特殊性、传统观念以及农村相对封建思想的影响,一般羞于就诊治疗,大多数都是疾病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到医院就诊。到医院后不好意思讲述自己的病情,更不愿意让男性医生检查,不愿意行手术治疗。

1.2 陌生心理:大部分患者,特别是首次来医院就诊的农村女性痔疮患者,自卑感强,社交少,对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环境不熟悉,就诊程序不了解,有陌生和恐惧感。

1.3 焦虑心理:大部分农村患者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钱来之不易,担心在医院花钱过多,对医生开具的检查和药物不理解,担心费用过高,又担心便宜药不管用;担心家庭儿女、牲畜无人照看;担心自己病程过长,耽误回家劳作;对手术顾虑重重,怕手术失败,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焦虑情绪,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1.4 求治心切心理:患者迫切要求早日进行治疗,这也是每个患者的常见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农村女性痔疮患者,由于患病部位特殊,长时间不愿就诊,大部分受疾病折磨时间较长,精神负担大。到医院后,她们希望尽快办理住院手续,希望医术高明的医生为自己诊治,尽早为其实施手术,希望治疗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心理干预

2.1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心情烦躁、焦虑,对她们来说医院又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对她们的情绪影响很大。医护人员要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有同情心、责任心,做她们的贴心人。在诊疗过程多深入病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到态度友善、耐心、诚恳,言谈举止亲切,以取得她们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消她们的各种思想顾虑,尽早争取她们的配合。在治疗过程中要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检查,换药动作轻柔,服务周到。

2.2 加强教育疏导,告知认知干预:在诊治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把患者的诊断、治疗措施、用药情况、所需要的费用、病程的长短以及病情的愈后等情况,详细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治疗透明化。同时讲清楚用药和手术等治疗措施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必要性,教育患者认知自己的病情,认同医护人员采取的检查和治疗措施,能客观地对待医护人员的治疗行为。通过进行认知的纠正或更改,改善其情绪和行为,解除因缺乏正确认识而产生的焦虑和求治心切等不良情绪。

2.3 利用性别优势,提高治疗人性化:针对农村女性痔疮患者难于启齿的心理,注意更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各项服务都要从患者角度出发,用心服务,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和尴尬。护士可以利用性别优势,先行与患者接触沟通,洞察患者的言谈举止,以掌握患者的心理脉搏,做好患者的心理疏通和教育工作,建立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使患者改变治疗心态,可以大方地讲述出自己的病情,能够坦然地面对男性医生,自愿配合医生的检查,使医疗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富有人性化。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痔疮医护人员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如何缓解痔疮的痛楚
改善痔疮五药膳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藏医学对痔疮的认识及其问卷调查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