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2013-02-20戎朝晖

建设监理 2013年4期
关键词:压路机面层摊铺

戎朝晖

(连云港市科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1)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日趋繁重的车辆荷载以及雨水侵蚀,通常伴随一些病害的产生,如板块断裂、网裂、错台、板底脱空、沉陷、胀起等,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同时还影响着城市的容貌。笔者就城市道路改造案例,探讨普通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1 普通混凝土路面增设沥青面层结构方案

道路提升工程在调查路面损坏情况及分析病害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及交通状况,根据有关规范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以下结构方案:从下往上依次为2 cm SBS 改性沥青 Sup-10 型 +6 cm 外掺改性 AC-20C 型 +3 cm AC-13C 型。

2 原混凝土路面的处理及质量控制要求

原水泥混凝土板病害处治较多的改造经验和教训表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往往是影响旧路改造工程的关键。为了保证旧路面板的稳定,使加铺层路面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依据实测数据和路况评定结果,必须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缺陷进行修复处理。

2.1 严重断裂、龟裂、破碎板及沉陷断裂板处理

对于严重破碎、断裂及沉陷的断裂板,贯穿全板的交叉裂缝板,裂缝处严重剥落且有错台、裂块已开始活动的断板,均采取挖除旧板并浇筑 C35 混凝土新板的处理措施。

2.2 接缝处理

对填缝料损坏的接缝,首先清除接缝中的旧填缝料和杂物,采用加热的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类或常温施工的聚氨酯焦油类填缝料进行填缝。对于张开宽度 10 mm 以下的纵向接缝,采取橡胶沥青类加热施工式填缝料维修;张开宽度在 10 mm 以上时,采取常温施工式填缝料进行维修;张开宽度在 15 mm 以上时,采用沥青砂填缝。接缝碎裂时,沿破碎部位外缘垂直面板切割成规则图形,清除混凝土碎块,吹净灰尘杂物,并保持干燥状态,采用改性的环氧树脂类高模量补强材料进行填充。

2.3 裂缝处理

宽度小于 1 cm 的裂缝,清缝后用道路胶灌缝;宽度大于1 cm 的裂缝,进行凿槽清缝,采用道路胶加软木条回填。

2.4 错台处理

常年的车流可能造成相邻旧水泥混凝土板高低不平,形成错台现象。处理方法视相邻板的错台严重程度而定。当错台较小(不高于 5 mm)时,可人工将稍高板的高出部位按倒三角断面凿一部分,使二者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当错台较大(大于 5 mm 而不高于 3 cm)时,不但要将稍高板凿除一部分,还要在稍低板上喷洒 1.2 kg/m2的乳化沥青透层油,并铺上一层细细的沥青砂混合料,用衬平的方式使二者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当错台大于 3 cm 时,就要像处理损坏板块的方法那样将下沉板破除,重新浇筑新水泥混凝土板。

2.5 板块掉边、缺角的处理

对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先用切割机切除损坏部分,然后浇注 C35 混凝土;对破损面较浅、较窄的,可用风镐凿除深约 5 cm 以上,然后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角隅断裂的面板板边要切齐,接缝面凿毛,并钻孔灌入环氧水泥浆,插入钢筋作传力杆。

2.6 唧泥现象的处理

可在板下脱空区域填充刚性或半刚性的材料,以阻止板边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对于较大的脱空区,为降低处理成本,可考虑采用快硬早高强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混凝土(聚合物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为 15%~20%)等刚性材料填充,然后用聚氨脂整皮微孔泡沫等材料封缝。灌注混凝土或黏结剂前应将脱空区域内的泥土等杂物清除干净。

2.7 粘贴玻纤格栅和洒布快裂型乳化沥青的处理

粘贴玻纤格栅前,对已处治过的水泥路面进行全面清洗,在沿道路横缝、纵缝铺宽度为 1.0 m 处粘贴玻纤格栅并固定。按 0.6 l/m2~0.8 l/m2洒布快裂型乳化沥青。严禁车辆在粘贴好玻纤格栅的路面上调头,以免造成玻纤格栅起皱。

3 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3.1 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控制

(1)沥青混合料用 LB-I500C 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拌制,SBS 改性沥青 Sup-10 型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 160 ℃~180 ℃。外掺改性 AC-20C 型 +3 cm AC-13C 型普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为 140 ℃~165 ℃。

(2)沥青混合料要求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做到无花白料、无结团或结块、无严重的粗细料分离。一般拌和时间为 45 s 左右,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拌和时间。

舞蹈培训与辅导工作还要定期组织中老年人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一定的比赛活动积累经验,进而提高舞蹈水平。不同舞蹈队伍之间的参观学习,能使中老年人清晰地看到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改正缺点,提高舞蹈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舞蹈比赛活动适当增加中老年人的紧张度,可明确自身同他人的差距。同时,借助比赛收获友谊,相互交流舞蹈技巧和经验,改正舞蹈比赛过程中暴露出的缺点和不足,进而寻求更高层次的提升和发展,提高中老年培训与辅导的有效性。

(3)材料的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应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试拌时必须抽样检查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级配组成和有关指标。

3.2 外掺改性剂沥青混合料拌和的控制

外掺改性剂采用专业厂家的抗车辙剂,直接加入拌和,用量为 0.3%。混合料干拌与湿拌拌和时间均为 50 s。

3.3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的控制

(1)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摊铺场地。

(2)拌和机向运料车装料时,为减少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每卸一斗混合料应挪动一下汽车位置,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3)当运输时间在 30 min 以上或气温低于 10 ℃ 时,运料车用篷布覆盖。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现场施工人员

检查拌和质量并测量温度,沥青混合料到施工现场时温度一般不得低于 150 ℃,改性沥青温度一般不得低于 160 ℃。

3.4 沥青混合料摊铺的控制

(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再次对下层进行检查,应特别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混凝土。

(2)沥青混合料采用宽度为 8 m 的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隔离剂。

(4)摊铺机在摊铺时,带振熨平。摊铺机摊铺过程中,应力吸收层摊铺速率控制在 1.5 m/min 以内,罩面层摊铺速率控制在 2.0 m/min 以内,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停顿。摊铺混合料后,立即用 3 m 或 6 m 压尺检测混凝土面层平整度。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指挥沥青工人铲补或刮平混凝土料,然后再用压尺检测,直到平整度合格为止。检测频数为沿摊铺方向每 2 m~5 m 一个点。

(5)沥青工人铲补、刮平沥青混合料面层时,不得反复撒料、刮平。因人工整平而出现粗料离析时要铲除掉,再从摊铺机料斗里铲出均匀的混合料填平。工人整平沥青混合料时不允许站在未碾压的混合料面层上。

3.5 沥青混合料碾压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经检查平整后要立即碾压

(1)应力吸收层碾压采用 12 t 双钢轮沥青振动压路机和 1 台 8 t 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工作从道路两侧向路中心进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20 cm 以上,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全程均为静压。初压:摊铺之后立即进行高温碾压。用 8 t 双钢轮压路机静压 2 遍,初压温度高于 150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能突然改变,以免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用重型双钢轮压路机完成,碾压 8~10 遍,使其达到一定压实度。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钢轮压路机碾机碾压,消除轮迹,终了温度要求不低于 110℃。

(2)沥青面层的施工。在结构上、下面层之间必须洒布0.4 l/m2~0.6 l/m2的快裂型乳化沥青粘层油。在施工现场,应配备 3 台压路机(1 台双轮震动压路机、1 台胶轮压路机和 1台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收迹)。在初压阶段,压路机应震动碾压 3~4 遍;当温度降到 140 ℃ 左右时,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复压,碾压 6~8 遍;收迹碾压 2~3 遍。碾压结束后,当路面温度降至 50℃ 时开放交通。

3.6 沥青路面接缝处理的控制

(1)摊铺机沿线路纵向全幅摊铺。该工程单幅路面宽度为8 m,采用 1 台摊铺机摊铺宽度一次成型,消除分幅纵缝。横向接缝处,摊铺前先用人工凿除,以形成较为整齐的毛边,并在毛边涂刷乳化沥青,确保前后施工搭接良好。

(2)沥青路面纵向缝在摊铺时要拉线划直,以保证纵缝处于直线状态。在摊铺另一宽度时,重叠在已铺层上 5 cm~10 cm。摊铺后,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刮平。碾压时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 10 cm~15 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往刚碾压实路幅重叠 10 cm~15 cm,保证接缝压实紧密。相邻两幅及上下层接缝必须错位。

(3)横向接缝采用平接热接缝。在接缝处用红外线热沥青路面热补机对已压实路面进行加热软化后,摊铺沥青混凝土,使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与已压实的路面衔接紧密。

(4)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沥青混合料层上,压轮伸入新铺层的宽度 10 cm~20 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 15 cm~20 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7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测指标

(1)在施工阶段,上、下面层的质量检查包括: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残留稳定度,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混合料拌和均匀性,面层厚度、平整度、宽度、高程、横坡度、压实度、横向偏位,摊铺的均匀性等。以上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和质量要求均按国家相关规范检验标准执行。

(2)上、下面层压实度采用双控指标,要求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 97%,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控制在93%~96%,中面层实测空隙率应在 4%~7% 范围内,下面层实测空隙率应在 8%~12% 范围内。

(3)面层平整度是路面质量的主要指标,要求连续平整度仪 100 m 标准差的合格标准为:中面层不大于 1.2 mm、下面层不大于 1.5 mm。渗水系数应作为常规试验进行检测,应使用改进型渗水仪(着地环状宽度 35 mm,装有渗水仪开关),由施工单位自检和监理部抽检,可按取芯压实度检验频率随机选点。中面层渗水系数的标准暂定不大于 200 ml/min,以实测平均值评定,计算的合格率不得小于 90%。

4 结 语

旧水泥混凝土上增设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城市道路的改建和扩建中大部分地区已普遍采用。此项改造工程的成功案例,为今后本地市政道路的大修改建和维修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压路机面层摊铺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身体压路机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
悍马单钢轮压路机318和320——适用于土方工程的高性能20吨位级通用型压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