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阴湿地区黄芪膜侧沟栽技术
2013-02-19李风庆周晓萍
李风庆,周晓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合作 747000)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深根系植物,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有补气固表、脱毒排脓、利水退肿的功能,在中药处方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年出口量大,在高寒阴湿地区推广种植,能够大大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为促进黄芪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黄芪膜侧沟播栽培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
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的沙质壤土或含沙的腐殖质土,前茬以十字花科、禾本科为宜,忌豆科或连作。不宜在粘土、涝洼积水地和盐碱地种植。前茬收获后,施腐熟农家肥45 000 kg/hm2左右,深翻耕40~50 cm后耙平整细。
2 移栽
2.1 移栽前准备
选择陇西市场市购的粗细均匀、表面平滑、无侧根须根、无病虫害的优质健壮黄芪种苗。将幅宽70 cm黑色半透明地膜从中间裁成2幅,用膜量75~90 kg/hm2。
2.2 移栽
4月份中下旬,即当地土壤解冻后进行移栽。沿覆膜方向拉线,垂直于拉线方向开沟,沟深5~8cm,沟长50 cm,沟宽5 cm,沟距20~25 cm。将1~2株种苗平放在沟内,苗头斜靠沟边,覆土压苗,苗头不覆土,然后覆膜,以苗头露出膜边2 cm左右为宜,膜边覆土压膜,苗头覆土2~3 cm。膜上每隔1~2m压土腰带。第2行紧挨第1行的膜边垂直开沟栽植,以此类推,每5行留10cm的过道,便于田间操作。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定苗、补苗
苗高5~7 cm时间苗、定苗,剔除病苗、小苗,每沟留壮苗1株;如遇缺株,以小苗带土补植。
3.2 中耕除草
黄芪苗生长缓慢,而高寒阴湿地区草害严重,如果不注意除草易造成草荒。在苗高5 cm左右时,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苗高8~9 cm、定苗后应分别进行中耕除草。
3.3 肥水管理
黄芪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适量追肥。雨季湿度过大,要注意排水,以防烂根死苗。
3.4 打顶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于现蕾初期将花蕾除去,并打掉顶心,有助于增产。
4 病虫害防治
4.1 白粉病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白粉病,危害叶片与荚果,受害叶片两面和荚果表面均生有白色绒状霉斑,严重时霉斑布满叶片和荚果。后期在病班上出现很多小黑点,造成叶片早期脱落,严重时使叶片和荚果变褐或逐渐干枯死亡。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深埋,以减少越冬病原菌;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4.2 根腐病
发病植株叶片变黄枯萎,茎基到主根均变为红褐色干腐,侧根很少或已腐烂。防治方法为控制土壤湿度,防止地面积水;适当轮作;发病初期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进行灌根防治。
4.3 蚜虫
为害嫩梢,可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防治。
5 适时采收加工
播种后1~7 a均可采收,一般移栽后1~2 a采收。于黄芪地上部分全部干枯,土壤封冻前采挖收获。采挖时,先将地上部割去,将根挖出,除掉泥土,剪掉芦头,晒至七、八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分等级捆成小捆晒至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