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学院学生职业心理调查与研究
2013-02-19王连英
王连英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5)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从2004年开始,学院开始招收技师班学生,如今已经有800多名技师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为了更好的引导、帮助学生择业就业,我们对学生的择业心态及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学院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资料与研究依据。
一、技师学院学生职业心理调查
研究对象。以我院今年毕业和生产实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其中毕业生94人,即将生产实习的学生155人。得出以下结果与分析:
1.对就业形势的认识:调查显示,有33.7%的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不看好,仅有13.7%的学生持乐观态度。在问到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时,毕业生和实习生的选择基本一致,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和思想品德,最不关心的是学校名气和专业成绩。
2.对专业前景的评价: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157人认为所学的专业“很有前途”或“较有前途”,占调查总数的56.9%,有102人认为所学的专业“较无前途”或“很无前途”,占调查总数的37%,还有少部分人持无所谓态度。
3.对自我认识的分析:在求职过程中,3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最具竞争力,有29.3%的学生认为在社会关系方面具有竞争力,还有26.1%的学生认为在实习经历方面具有竞争力。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分别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
4.对择业标准的分析:在回答择业的标准时,有46.2%的学生选择了“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有36.1%的学生选择了“待遇好、稳定”,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学生只占了5.6%,其余学生选择“没有特定的目标”。
5.对择业观念的分析:调查显示,62.2%的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22.9%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12.1%的学生选择了“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只有2.8%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就业单位的选择问题上,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就业时优先选择的城市依次为省会城市(占37.8%)、出生地(占31.2%)、学校所在城市(占18.1%)和其它大中城市(占12.9%)。
6.对就业期望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40.2%的学生对试用期后的工资期望值在5000元以上,有接近70%的学生希望试用期后的工资能在3000元以上。另外,实习生期望工资5000元以上的比率达到46.8%,明显比毕业生要高(毕业生占29.5%)。在回答“以上薪酬标准是根据哪种情况确定”的问题时,62.2%的学生选择了“对自身价值的评价”,接下来的选项依次是“用人单位的实力”(占 38.2%)、“人才市场的行情”(占 37.8%)、“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占13.7%)和“其它”(12.9%)。
7.对学院就业指导的看法:调查显示,9.6%的学生认为学院的就业指导课“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44.6%的学生认为“有一定作用”,认为“没有太大作用”占32.9%,还有12.9%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对于学院的就业指导,学生最希望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应聘技巧、专业出路以及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的信息。
8.对求职方式的分析:调查显示学生求职途径呈现多元化,55%的学生选择参加社会招聘会,41.8%的学生选择老师、亲戚朋友介绍,人才网站、校园招聘会、媒体等都成为学生的选择。在求职时,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成为学生主要的求职方式,占59.8%,还有部分学生通过招聘会现场、熟人介绍、寄发自荐材料等方式介绍自己的情况。
9.对求职中困扰因素的分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影响学生求职的最困扰的因素排在前三的依次是“对企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信息量少”和“求职方法技巧欠缺”,还有21.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二、技师学院学生职业心理的基本特点
综合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技师学院学生择业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期望值过高。调查结果显示,有接近70%的学生希望试用期后的工资能在3000元以上。而根据笔者的了解,当地企业对技师这一层次的毕业生开出的工资基本在1500-3000元之间。可见,学生的心理预期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自卑与自负共存。技师学院的生源基本上是中考和高考的落榜生,都有着不成功的学习经历和不受关注的成长体验,有着较强的自卑心理。与之相反的,学生中还存在着过于自负的现象,以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比其它毕业生的顶岗能力要强,向企业要求高工资,人为抬高就业门槛。
3.务实的心态。个人的发展机会和工资收入,是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两个因素。少数人会选择继续升学,选择政府部门工作的比率也不高。浙江处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很多,民间资本比较充裕,学生拥有一技之长,选择民企和自主创业的比率比较高。
4.择业主动性增强,依赖心理尚存。社会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人才网站等都是学生择业的重要途径,学生还通过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通过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材料,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发布求职信息,寄发自荐材料,多途径多方式推销自己。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依赖心理,希望老师、亲戚朋友介绍,希望学校推荐。
5.学生迫切需要就业指导。调查中,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缺少相关的信息和求职方法技巧,对企业的岗位知识、招聘流程、基本要求缺乏了解。所有的学生均提出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需求。
三、技师学院学生职业指导对策
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学院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技师学院有很大一部分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当初选择专业时由于年纪尚小,往往存在着一些盲目性,听从家长或老师的选择,对所选专业一知半解,谈不上真正的兴趣。因此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知彼,即职业认知,要了解各种职业机会,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与职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评估外部事业机会,才能选择可以终生从事的理想职业。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该贯穿整个学习期间,在不同阶段,辅导的内容也不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他们在职业起步阶段成功就业,在职业发展阶段走出困惑,到达成功彼岸。骑驴找马的去工作,那是对时间和机会的不负责。
2.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招生就业处的职责,专业系也要自始至终做好这项工作。调查中反映出学生对职业认知不够,对专业出路感到茫然,如机电专业,它的出路很宽,正是因为太多的选择,导致很多学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迷茫,甚至工作后发展仍然迷茫。专业系的老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有意识的进行指导。招生就业处的老师对就业政策、应聘技巧、用人单位信息等比较熟悉,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比较清楚,如果招生就业处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然后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内容可能会更全面,更有针对性,而且小班上课,听课效果也会更好。
3.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学院要广泛收集企业的需求信息和人才规格要求,及时获取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和文件,通过开设就业信息专栏等形式,使学生获得准确可靠的就业信息。要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实现职业指导的信息化、网络化。加强用人单位的资料宣传,让学生有正常的渠道了解企业的信息,增加学生的选择。学院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架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
4.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学院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周边县市有五金之都、百工之乡、小商品城等等,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民营资本也比较雄厚,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不少学生凭借自己的技能,逐渐积累经验后自己开发一些市场产品。因此,学院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贷款的程序条件,以及学生创业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稳健创业。
5.培养岗位忠诚意识。学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后,一时不清楚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怎样做才能胜任前所未遇的工作,处理各种前所未遇的关系。在职业化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一下子没法适应,频繁跳槽。第一份工作是最好的职业培训,对职业理想的实现和整个职业生涯具有奠基作用。因此,学生在择业时要有“坐冷板凳”的思想,沉下心来,从基层做起,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味追求高待遇,频繁换工作,看不到岗位的发展趋势,错失发展的良机。
总之,技师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检验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也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我们要高度重视,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学校才能可持续发展。
[1]郝晓琴.高职毕业生择业心态分析及解决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8):65-68.
[2]李达聪,芦丹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调查与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6-18.
[3]连城.谈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的培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107-110.
[4]赵旭东.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报告[J].职业教育,2009,(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