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道、佛传统文化对德化瓷艺的影响
2013-02-19王丽丽
王丽丽
(福建省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500)
1 引言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是我国思想文化的摇篮。在诸家思想中,儒、道、佛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陶瓷艺术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它源远流长,不仅有众多的陶瓷文献留存,更有丰富的陶瓷艺术品传世。纵览这些陶瓷艺术品,不难发现中国陶瓷艺术与儒道佛思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深受其影响。作为文化和艺术载体的陶瓷,具有“形”和“意”的不同层面,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来说,她蕴含“器”与“道”的关系。器作为一种实在而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道理即“道”相对应。“器”作为有形之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象征物,沟通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天地精神。“由道入器”成为人们创作的准则,而“以器观道”则成为人们审美的精神。德化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发展中,其陶瓷文化深受儒、道、佛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其地区文化的形式,在泥塑、瓷塑与绘画艺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先对儒、道、佛传统文化思想内涵进行了一番梳理,然后从儒、道、佛文化对德化陶瓷艺术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整理和补充,意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德化陶瓷艺术,希望为德化陶瓷的创造、发展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2 中国儒、道、佛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从汉字的构造方式来看,“儒”是“人”之“需”,讲到是人需要怎么做;而“道”则是首先要求阴阳(“八”)的平衡和统一(“一”),然后要自己(“自”)身体力行去实践(“足”);“佛”则是“人”之“弗”,讲的是人不能怎么做。从这一点上,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的思想内涵之一斑。
“儒”是“人”之“需”,代表人的需要,因此儒是重视人、人生、社会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群体的作用及各种关系的学问。孔子提出,“仁”即“爱人”并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该思想贯穿孔子思想学说的各方面。“中庸”思想也是孔子思想学说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孔子“中庸”思想,所谓“中”,并非“折衷”、“调和”,而是在认识与处理客观事物时,应做到“适度”、“恰如其分”,而“适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础就是从实际出发。儒家思想学说,不同于西方的二元学说,非此即彼,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的和谐、包容、不以损害他人利益为本的双赢思想。
“道”首先要求阴阳的平衡和统一,“无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 道家理论是用“有与无、始与终、一与二、阴与阳”的立论,来观察宇宙空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宏观上把握世界上的事物相互、制约关系。
“佛”则是“人”之“弗”,讲的是人不能怎么做。“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已完全融入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的本质是“无常”、“无我”、“因果相续”。佛学的精义在于启人觉悟,觉悟的最高境界便是成佛。佛教强调“修心”、“积德”,如“十戒”等,以“善恶相报”修得来世。
“儒”、“道”、“佛”三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独立又相容,其思想虽然差别很大,但却互相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三教尽管具有不同的教化功能与意义,所谓“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39),但唐宋以后,儒道佛三教都主张“三教合一”。其内涵主要表现为三教合一于“人”、人的“心性”、人的“实践”。三家心性之学都强调和突出人类精神所能达到的那种自觉性、超越性、普遍性和永恒性,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既是回归人性的本源、本体,也是人性的升华和生命的超越。[1]
中国传统美学孕育于“强大”的儒家美学思想,兼受儒、道、佛三种主要思想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由于中国传统美学是从伦理关系出发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所以,中国传统美学更多关注的是在审美关系之中的审美主体,即使是研究审美客体也是把审美客体放在审美主体的意向之中来。这样的例子也数不胜数。道家思想的核心“法自然”的“道”,亦即自然无为的生命本体。所以道家思想探讨的核心就是如何达到这种“道”的自由境界的途径、手段和中介。如老子的“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笃”等等。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从“阴阳”、“和同”到“气势”、“韵味”美学范畴、规律和原则大都是功能性的。作为矛盾结构,强调得更多的是对立面的排斥与冲突。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作为效果,强调得更多的是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作为形象,强调得更多的是情感性的优美(“阴柔”)和壮美(“阳刚”)。中国古典美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可以追溯到先秦理性精神。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而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浪漫不羁的形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
3 儒、道、佛传统文化思想对德化陶瓷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柔和了儒、道、佛文化为一体,形成了国人的“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的处世哲学,并深刻影响到中国陶瓷艺术。在中国人的眼中,所谓“天人合一”,并不是机械的合一,而是自然与人类生命的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与统一。这样的哲学思想体系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古人的审美思想中,并牢固地体现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中。和谐,概括起来就是将自然、人、艺术看做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艺术的使命就是反映、展现、参悟这一整体。如汉代陶塑“击鼓说唱俑”,说唱俑席地而坐,头部很大,裹着头巾,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锤。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神情激动、表情夸张,竟不自觉的手舞足蹈起来,强烈的写实主义风采体现出汉代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再如,造型丰满的梅瓶,给观者呈现出有容乃大的包容、和谐的气度,既有儒家“彬彬有礼”的实用之美的传统观照,也有道家思想所追求的出世超脱思想(造型中优雅大气、凹凸起伏的弯曲轮廓)的体现,可以说儒道精神在此造型中得到完美的交汇,同时也诠释了陶瓷中的“和谐”之美。“和谐”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照”,这种对照表现在美学上则体现出一些艺术辩证法的某些原则,如:阴阳、浓淡、动静、虚实等。如在德化陶瓷雕塑的表现手法特别重视“线”的运用,突出线的表现力,讲究线的起伏(阴阳、虚实)和走向,以线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是德化瓷塑比较突出的特点,同时对其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善于处理各种因素的辩证关系,强调适度,才可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2]
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从历代流传下来的大量陶瓷作品中,可以看到儒、道、佛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其中尤以“佛”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在宋朝,文人雅士辈出,在文学与艺术上的成就非凡,在瓷器上,给人以温文尔雅的印象。如,德化北宋时期的白釉梅瓶,造型上部浑圆、下部挺拔,整个形态显得给人端庄、秀丽、简洁、优美的感受;恰当的比例和尺度,使人感到减一分则短,增一分则长,达到和谐的完美体现。福建德化窑的青白瓷,是仿制定窑产生的新品种。中华民族对玉的崇尚,促成生活使用的瓷器极力追求玉器的质感效果。德化宋代青白瓷的诞生,正是平民百姓对玉器极其崇尚的一种表达。孔子云:“君子比德于玉”,汉代许慎日:“玉,石之美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这就是把玉石文化性转成人格化的说法。玉具有仁、义、智、勇、廉的优秀品质,并被儒家赋予了德。青瓷的婉如玉色的追求始终与国人文化美学的判断标准相符。[3]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著称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2007年,在“南海一号”出水的众多德化窑青白瓷器物中,“尚玉”的情节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品格,成为后世瓷业执著追求的审美风范。对于陶瓷艺术,道家的“天地有大美”的质朴自然观与陶瓷造型及装饰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像德化传统“葫芦瓶”瓷器,造型很好地借鉴了大自然的创造,形态上的大小变化相互对照和衬托,从而达到了整体和谐的效果。另外,像很多陶、瓷器的装饰纹样都是采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再将其归纳转换而成,如“水纹、云纹、花草”等。甚至于人手的印文、工具压纹、绳纹等人工痕迹的纹样也被保留下来,这些纹样与各种器形相互辉映,体现了装饰与形态的和谐之美,这在德化陶瓷的装饰中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无论是“尚玉”的情节,还是“自然观”的体现,都潜移默化的受到儒道传统文化的审美观支配。
在佛文化的影响之下,德化传统陶瓷出现了很多表现与社会生活融合的内容(包含生活水平、方式、习俗及创造者对生活的理解),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形态。长期以来,佛教文化深深扎根于德化人民心中。佛教文化中所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和文化积淀,给瓷器注入了生命和活力。德化陶瓷艺人在进行创作的实践中,逐渐把佛教文化融人其中,不仅丰富了陶瓷品种,也使陶瓷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佛像作为佛教象征,在德化传统的陶瓷中,题材是相当丰富的:像“观世音”、“渡海观音”、“达摩”、“弥勒佛”等佛像。他们的形态各异,如观世音慈眉善目、大肚弥勒达观开朗、笑口常开,十八罗汉仪态丰盈、释加牟尼法相庄严,无不给朝拜者留下强烈的印象。如以善制神佛像瓷雕而闻名于世的何朝宗,是明代瓷塑大家,世人称之为“瓷圣”。他所雕塑的各种古佛神仙,既是神,又是人们理想中善与美的化身,达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特别是他创作的观音独具特色,代表着德化观音瓷塑的最高水平,形象展现着观音“万家呼求万家应”的大慈大悲。他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了自己创作的理念中,他的作品其实也是禅宗思想在艺术世界的完美写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其作品“渡海观音”(现收藏于福建省文管会)久负盛名,其造型优美、仪态宛然、双颊圆润、双眼微瞌 、端庄慈祥,呈现出佛家悲天悯人之态,令人一见生敬。其另一件代表作“达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虽历经数百个春秋,至今仍闪烁着高超技艺的光辉,成为我国珍贵的文物藏品。再如,当代德化瓷艺大师苏清河,其佛教人物造像,与瓷圣何朝宗有着一脉相承的艺术风范。如他创作的《泰国佛》堪称当代瓷坛难得的艺术瑰宝,作品神形兼备,刻画出佛祖仁慈宽厚、宁静、洒脱、飘逸和充满智慧的神态,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希望和期望。佛教的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天地和谐等内涵在作品中体现得一览无遗。[4]
除佛像以外,德化陶瓷雕塑还有道教及民间信仰诸神,如八仙、西王母、福德正神、文昌帝君、玄天上帝、真武帝君、天妃、炎帝、寿星、钟离汉等等,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此外,德化的青花瓷器亦与宗教有所联系,其绘画装饰中涉及宗教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游仙图、福禄寿三星图及珍禽瑞兽,龙、凤、麒麟、狮、鹤等图案。另外,佛教的八宝,道教的八卦纹,佛经梵文以及博古杂宝等,都是德化青花瓷装饰经常见到的图案花纹。
德化的陶瓷雕塑家中,有以传统题材为表现对象,以继承传统技艺为主的老一辈瓷艺家,如许兴泰、苏清河、邱双炯、陈德卿等,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显示着深厚的功力和传统文化的修养和学识。在当代伴随着世界各地声势浩大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社会产生大变革,同时也使现代人盲目求发展,追速度,人与人交流愈来愈少,个人中心主义思潮泛滥成灾。人的思想也愈来愈僵化,单调、枯燥的生活充满其间。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作者开始重新深入理解传统精神,他们更注重艺术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和自然融入,也就是在对传统反思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为德化陶瓷雕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青年一代的陶瓷雕塑家中,经过专业院校训练,又在继承传统、吸收及结合外来的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传统儒、道、佛文化思想内涵,创作出新的陶瓷雕塑作品。比较突出的有柯宏荣、陈桂玉、陈碧珍等新秀,在探索和尝试中惨淡经营,精益求精。如柯宏荣和陈桂玉的作品“钱塘观潮”构图新颖,气势舒展,人物的精神面貌刻划准确,细致入微,是一件得到人们的肯定与称道的优秀作品。
4 结语
中国是一个善于创造的国度,在陶瓷艺术上体现着匠师们丰富的创造力和征服材料的非凡能力。当我们再次打开历史的画卷感受着一件件富有美感的陶瓷艺术品时,我们可能得到的更多是一种对自己思想上的触动,作为我们当代陶瓷艺术工作者,在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同时,宜多关心生活,关注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更多更好的独具特性的陶瓷艺术品,造福于人类。
[1]李英华.儒道佛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陈进海.世界陶瓷艺术史[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3]王斌.宋官窑瓷的精神品格[M].美术大观,2006,(10):30-31.
[4]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M].方志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