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民鲁贵用心良苦的求生之计
2013-02-19王辉
王 辉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鲁贵是个很了解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没有文化,好吃懒惰,还有着不良嗜好的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但他对自己唯有信心的是脑子好使,也就是这个优点使他在周家站稳了脚跟。在他的小生活中,有着属于自己的求生原则:“……,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受人家的管”“……这世上没有一个人靠得住只有钱是真的。……”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鲁贵挣钱的方式如何,就从他简单的话语中,会很自然地理解到他的想法,即:谁都靠不住,只有自己才靠得住。就是这样的求生原则,使得鲁贵在周家爬到了管家的地位,可以说,在周家众多的仆人中他算是个机灵人。
鲁贵到周家做事的目的是很单纯的。他靠着自己的眼力劲儿,除了能白吃白喝,也能让家人沾点光,由此来维护自己的小家庭,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鲁贵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在他的意识里,只要女儿四凤能吃上好的喝上好的,有漂亮的衣服穿,找个有本事的丈夫就足矣,当爹的说不定还能跟着沾光;儿子鲁大海要是能谋份好的差事,就不愁今后的日子过不去了。鲁贵很明白,当父亲应该有当父亲的样子。他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为孩子们的工作忙碌着、为孩子们遭受的委屈呐喊着,竭尽所能地保护着自己的人。当四凤伤心时,鲁贵曾激愤地说:“谁欺负了我的女儿,我就跟谁拼了”;当鲁大海在矿上做事遇到麻烦时,鲁贵便很自信地说:“我看,你先回家去。(有把握地)矿上的事由你爸爸在这儿替你张罗。回头跟你妈、你妹妹聚两天。等你妈走,你回到矿上,事由还是你的”。
鲁贵在周家寻求着“活路”。曹禺先生在第一幕中是这样描绘鲁贵的:“……他的眼睛锐利,常常贪婪地窥视着,如一只狼。……”文中的“窥视”一词可以更换“偷窥”吗?在一篇文章《人性之恶:卑劣的偷窥----论<雷雨>》中,作者刘明厚用犀利的语言道出了鲁贵偷窥的卑劣行径,令人厌恶。然而,我个人认为:窥视≠偷窥,“窥视”有着无心之举的味道,而“偷窥”则是有意之举。那么,鲁贵是如何运用自己的小聪明如狼般的窥视着周家的一切的呢?在他的窥视行为中他的心理又是如何发生转变的呢?他进一步的窥视行为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在细读文本中找到答案吧。
【第一幕】中:
……
鲁 贵:别走,我问你,前天我看见大少爷买衣料……
鲁四凤:(沉下脸)怎么样?
鲁 贵:(上下打量)嗯……(盯住四凤的手)这戒指,(笑着)不也是他送给你的吗?
……
鲁 贵:哦(低声,恐吓地)可是半夜送你回家的那位是谁?坐着汽车,醉醺醺,直对你说胡话的那位是谁呀?(得意的微笑。)
鲁四凤:那,那……
鲁 贵:(大笑)你不用说了,那是我们鲁家的阔女婿!----哼,我们家里两间半破瓦房居然来了坐汽车的男朋友,找我这当差的女儿啦!(严厉)我问你,他是谁?你说。
……
在这些对话中,不难发现鲁贵在对女儿关心的同时,却无意间窥视到了大少爷与女儿的恋情,他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太有福气了,有个有钱的好女婿。因此,他曾在心中编织着美妙的梦:这个准女婿还是周家的大少爷,以后自己在周家可以扬眉吐气,太太和老爷也会另眼待我……
……
鲁四凤:不是半夜里闹鬼吗?
鲁 贵:哼,鬼?一点也不错,我可看见过。
鲁四凤:您看见来着?
鲁 贵:(自负地)嗯,这是你爸爸的造化。
鲁四凤:怎么?
鲁 贵:那时你还没有来,老爷在矿上,那么阴森森的大院子,就太太,二少爷,大少爷住。那时这屋子就闹鬼,二少爷是孩子,胆小,叫我在他门口睡。是个秋天,半夜里二少爷忽然把我叫起来,说客厅又闹鬼,硬叫我去看看。我直发毛,可那会我刚来,少爷说了,我还能不去?
鲁四凤:您去了?
鲁 贵:我就喝了两口烧酒壮壮胆子,穿过荷花池,偷偷地攒到这门外的走廊旁边。到门口,就听见这屋子里啾啾地象一个女鬼在哭。哭得惨!心里越怕,越想看。我就硬着头皮,从这窗缝里向里一望。
“闹鬼”谁不怕,然而做为一个下人,尤其是想在周家混个摸样的下人,总得多付出点精神劲。此时的鲁贵“喝了两口烧酒壮壮胆子”按照少爷的吩咐,“偷偷”地去看“闹鬼”的事,无心之举却有了意外的收获!
鲁四凤:(紧张地望着他)您瞧见什么?
……
鲁 贵:我这才看见那个女鬼呀,(回头,低声)----是我们的太太。
鲁四凤:太太?
鲁 贵:那个男鬼----就是大少爷。
……
二少爷让鲁贵打探闹鬼虚实时,却让鲁贵得到了意外的惊喜----窥视到了大少爷与太太之间的“故事”,他暗喜这是自己的“造化”,更是今后在周家立足的资本!鲁贵在自己的女儿面前不断地炫耀自己的福气,他想让女儿就此事敬佩他。
……
鲁 贵:你知道太太为什么一个人在楼上,装病不下来?
鲁四凤:老爷一回家,太太向来是这样。
鲁 贵:这次不对吧?
……
鲁贵的小聪明早就看出老爷和太太之间关系不是很融洽,当看到“闹鬼”的那一幕时,更是觉得“周家人就是那么一回事”。当自己发现女儿和大少爷又关系不一般时,也料想到了太太会变着法地赶走自己的女儿。一想到女儿可能会就此丢掉差事,心急如焚,但转念想到自己的那个“造化”时,便放松下来,道出了这样的话语:“哼,她怕你的爸爸。……我看她这两天的神气,我就猜着了一半,我顺便就把那天半夜的事提了两句,她是机灵人,不会不懂得。----哼,她要是跟我装蒜,现在老爷在家,咱么就是个麻烦。……”
在【第二幕】中,鲁贵在先前窥视到的复杂的人物关系,仍在继续孳生着。四凤与大少爷商量着是否带她一起走,老爷是催着太太看病吃药,大少爷是提醒着太太“请你自己放尊重一点”。然而,唯有在一个“故事”中,鲁贵始终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那就是自己的老婆和老爷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他来说是一个迷,也是他一生的痛。好不容易有机会靠近这个“故事”,他却不在现场(自己老婆和老爷的相见场面),被太太吩咐到外面找电灯匠了。最精彩的一幕,偏偏错过了,这一幕正是鲁贵的悲剧点,他只窥视到了别人家的“故事”,却窥视不到自己的“故事”,悲哀啊!但这正是曹禺先生的妙笔生辉之处呀!
在【第三幕】中,鲁贵、四凤、鲁大海都被赶回了家。被蒙在鼓里的鲁贵就直纳闷,刚才还在天堂里享受,怎们一转身的功夫,便到了如此荒凉的境地呢?没了周家这份差事今后全家人该如何生计?光靠老婆的那份钱能养家吗?这些问题都成了他的心结。鲁贵可没什么好脾气,转瞬的失落感倾刻转为了怒火,怒气冲天的他,不仅道出了有钱人家的虚伪“……,周家的人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好东西。我伺候他们两年,他们那点出息我哪一样不知道?反正有钱的人顶方便,做了坏事,外面比做了好事还装得体面。文明词越用得多,心里头越男盗女娼,王八蛋!别看今天我走的时候,老爷太太装模作样地跟我尽打官话,好东西,明儿见!他们家里这点出息当我不知道?”,同时也吼出了“穷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大家往往在看到这部分内容时,都会觉得鲁贵这个人语言粗俗到了极致,我倒认为大家对他要求是否过于高了些呢?一个低素质没多少文化的市井小民,只求有份差事做,让全家人有口饭吃,这样简单的想法顷刻变为了奢望,维持生计的救命稻草都没有了,活着还有何意义,此时的鲁贵能不大喊乱叫吗?我是可以理解这位市井小民的,因为他活得真切。正在鲁贵感到自己的怒气已疲倦时,周冲的出现,使他又重燃求生的“战火”:“看人家多厚道,到底是人家有钱的人”,看来回到周家还是很有希望的。
在【第四幕】中,鲁贵的窥视终于得到了回报:“……我们只求太太赏口饭吃。”,此时神情狡诘的鲁贵,心中充满了窃喜,他终于把市井小人物的心结“有口饭吃”呼喊出来了,要求不高,只为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倘若,鲁贵是卑劣的小人,定会借此机会狮子大张口,还会勒索一笔不小数目的钱财,但他没有,他只希望自己和女儿回到周家继续做事,儿子能够到矿上复工。这一点在文本中是不难体会到的:鲁贵和儿子大海说:“(觉得小题大做,烦恶地皱着眉毛)你别管啦,四凤一会就回家。你跟我回去。周家的事情已经妥了,都好了,走吧!”,在我们现在看来,鲁贵的想法如此简单,他的要求如此现实,可是鲁贵此时的得意又能维持多久呢?曹禺先生是这样给他安排的:“好,好,好,完了我可就这么走了……”。在剧目的最高潮部分,鲁贵是保持着失语状态的,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了极点,曹先生却将鲁贵安排下场,我们试想,这样一个市井小人物会不在这热闹的场面吗?倘若他悄悄窥视到了,会有如此反应呢?我想,等待鲁贵的只有无奈的结局了。
鲁贵最终的去向如何呢?曹禺先生没有让他苟活下去,文本在序幕中姑甲和姑乙的对话中告诉了我们“可怜,她的丈夫也不在了----听说就在周先生家里当差,----一天晚上喝酒喝得太多,死了的”。这个小人物的结局是通过别人之口我们才知道的,悲哀啊!鲁贵在开场匆匆地来,在结尾处又匆匆地走,没留下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女儿被电死了,儿子下落不明,老婆也痴呆了,求生对他来说没有了任何意义,只有悄然的离去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鲁贵如此用心良苦的求生却还是没有能够活下来。今天,我们不必将过多地贬义词扣在他身上,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体味一个悲凉小人物真实而令人怜悯的求生之计吧,我想你会接受的。
[1]曹禺.雷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2]钱谷融.《雷雨》人物谈[J].文学评论,1962,(1).
[3]蓝棣之.两个阶级之间的爱情故事——曹禺《雷雨》症候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
[4]钱理群.《雷雨》的多种解释[J].名作重读,2001,(3).
[5]苍越.我看话剧《雷雨》[J].剧作家,2006,(6).
[6]刘明厚.人性之恶:卑劣的偷窥——论《雷雨》中的鲁贵[J].四川戏剧,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