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德育

2013-02-19闫海军韩东海孟晓媛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宣传部辽宁沈阳0847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德育传统

辛 哲,闫海军,韩东海,孟晓媛,方 圆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党委宣传部,辽宁 沈阳0847)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医特色和展现中医发展历程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宝藏。

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弥布于文化之中,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文化与古老时代的价值观紧密相扣,在历史前进的脚步中于当代展现出新的亮点,引领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与当代价值观向着正确的方向并轨前行[1]。

我国学校德育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同时,德育作为补充法律对人约束不足的另一渠道,永远不得缺失。

本文从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存在问题的价值及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探索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途径[2]。

1 当代大学生德育存在问题及危害

当代大学生德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学校德育资源配置呈现由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逐级渐弱的不合理状态。特别是大学生德育成效不理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危害主要为如下几方面:

1.高校德育地位弱势化。高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专业课程理所当然的占全部课程的相当大比例。同时,大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欲望更加迫切,大多数人更加喜欢选择除了德育以外的其他科目或兴趣爱好来学习和实践。然而,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们些许行为的不良评价告诉我们,德育成果的不尽人意只能由天之骄子们自己“买单”。

2.高校德育内容和形式僵硬化。在许多富于思想和哲理的德育内容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同时,高校德育形式基本与初、中级阶段德育形式并无太大变化。基本上停留在设置专门课程、社会实践、听取报告和讲座、座谈会、资料学习等。这些均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使之切实由于自身成长需要,自觉的融入到德育当中来。

3.高校德育过程片面化。高校德育过程往往是被动大于主动。整个教育过程的片面化导致各项活动往往“虎头蛇尾”,德育效果较差。

4.高校德育成果脱离实际。由于德育成果存在“软性”特点,缺乏有效的考评体系,因此德育成果大部分脱离实际,“做秀”现象屡见不鲜。

5.高校德育环境复杂化。时下,有着幼时单纯而浓烈德育基础的大学生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红旗的感召下,也常常在网络、媒体和实际生活中看到不符合德育要求的不良现象。于是,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困惑中左右摇摆。

2 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理由

“仁”、“和”、“精”、“诚”等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完全有可能有效的优化当代大学生德育存在问题的现状。其理由有三:

其一,高校德育的教育客体不再是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低的人群,“灌输式”德育已经显得苍白无力。大学生们需要更高级、更有力、更具魅力和征服力的教育载体来使德育更加深入人心,更可能秉奉人生终始。

其二,中医科学技术日显优势,中医文化盛况繁荣。当代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一脉相承。汲取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精髓,并注入当代大学生德育之中,有利于我们在文化传承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并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德育。

其三,将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应用于当代大学生德育,对于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对于提升整个国家国民素质、反之助推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走进全世界人民的心里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在大学生德育中的运用途径

首先,牢固“立德为先”的树人理念,确保德育在育人中的首要地位。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本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德育教材。而传统中医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生命和健康所做出贡献之余还显示出其非同小可的德育价值。时下,传统中医文化已成为一种“时尚”。国内外“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人越来越多。“仁”、“和”、“精”、“诚”的价值观已经作为一种“尚德”的境界被全世界人民竞相追逐。

其次,丰富大学生德育内容,创新大学生德育形式。消极、被动的大学生德育形式,枯燥、陈旧的德育内容,使大学生们无法清晰的看到德育带给自身的现实收益。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融的精神创造。它揭示宇宙的奥秘,告诉人们宇宙间的最高原理;它有着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饱含勤劳、勇敢、创新的精神;它讲述人们对抗疾病、维系健康的神奇养生之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切皆有益于大学生寻求在科学和文化的交互平台上,能动的选择迎合个人需要的、以自我教育为主导的德育形式。

第三,科学化德育过程,使教育成果让当代大学生受益终身。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但社会和人才之间又是双向选择的。竞争力毫无疑问成为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试金石。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可以内化为具有中华文明烙印的德育特质,通过科学化教育过程,造就当代大学生德育成果赋予的竞争优势。

第四,优化德育环境,形成育人合力。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给予当代大学生对待自己、他人和客观世界的态度。这种态度教会他们如何冷静、友好、辩证的看待周遭事物,从而促成德育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同步优化,与专业技术育人形成合力,培育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美国人用“三片”征服了世界:芯片、大片和薯片。换句话说,是他们的科技文化、娱乐文化和饮食文化收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欢迎。又或者说,世界人民需要并接纳了这三种并不古老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医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于2500年以前,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之中,以其恒久的生命力和智慧,加之去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在与东西方各种价值观的碰撞下,传统中医文化价值观更显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更具普世价值。现如今,中医的价值观念被中医独特的绿色疗法和治未病治疗理念带出国门,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和健康服务的同时,还给带去了一种为人的姿态,一种处世风格。然而,使这种价值观应用于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德育,未尝不会成为一种创新性的贡献。

[1] 郑晓红,王旭东.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医杂志,2012,53(4):271-273.

[2] 薄 彤,张 杰.中医文化在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作用.西部中医药,2011,24(8):57-59.

猜你喜欢

价值观德育传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