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关系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提升
2013-02-18■林明任浩
■林 明 任 浩
在激烈竞争的商业环境下,创新网络有助于企业通过合作突破自身创新能力限制,从封闭式创新走向开放式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发展。然而,企业间利益冲突和机会主义会导致关系协调管理困难,使得现实中大约一半的技术联盟因为处理不好企业间关系而最终失败。[1]因此,增强企业间关系能力对提升创新网络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自Dyer和Singh首次提出创新关系观以来,关于关系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普遍认同企业间关系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
然而,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第一,虽然人们对企业间关系能力的研究呈现出多层次,但是缺乏统一的定义,从而影响了企业间关系能力理论的构建以及在创新网络中的运用。第二,人们较少关注如何在网络内增强企业间关系能力,少量的关于增强企业间关系能力的研究主要从能力内生角度,提出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把合作(联盟)经验转化为关系(联盟)能力[1,2],而缺乏从外部的网络位置因素来考虑如何增强关系能力。第三,由于对企业间关系能力缺乏明确的界定,以及对如何增强网络内企业间关系能力的研究缺乏,导致了关于企业在创新网络内该如何利用企业间关系能力来增强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缺乏。
本研究尝试弥补以上不足,首先在对关系能力界定基础上探讨关系能力与吸收能力共同作用于技术创新的机理,而后综合企业内部的联盟经验学习与外部网络位置因素,构建利用企业间关系能力促进创新网络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模式。
一、企业间关系能力
企业间关系能力,常被称为联盟能力、关系处理能力、合作协同能力等。企业间关系能力可以分为四个层次:(1)个人层次。指的是来自不同企业的个人的、尤其是经理人的社交技能。(2)组织内层次。该层次强调部门之间的互动与合作。(3)组织间层次。其是以双边关系的协调管理为内容,包括以企业单边为出发点来处理企业间双边关系的能力和双边共同处理二者之间关系的能力。(4)网络层次。强调的是对整个企业网络的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合作伙伴的关系能力不是其所能够控制的,因此,本文研究的企业间关系能力是单边的,即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的处理企业间关系的能力。目前,对企业间关系能力的定义还没形成统一认识。例如,Siwadas和Dwyer认为关系能力是相互调整与适应的能力。Dyer和Singh从关系租金创造和合作伙伴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提出关系能力是伙伴合作的能力。Heimeriks认为关系能力(联盟能力)是最高层次的资源,是促进企业识别伙伴、建立关系或者重构联盟及联盟网络的微观机制。Lorenzoni和Lipparini认为企业关系能力是企业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以降低成本,获取特定知识,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国内学者曾伏娥和严萍把企业间关系能力定义为:企业稳定地与外部联盟伙伴开展战略性合作互动,获取核心异构资源并与组织内部资源有机整合以提升竞争优势的能力。尽管人们对企业间关系能力看法不一,但是,人们普遍认同交流与互动、信任、关系协调与管理是企业间关系能力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定义企业间关系能力为:企业通过交流与互动,增强信任、承诺、情感、互惠等关系资本,促进关系协调管理的能力。
二、企业间关系能力对创新网络内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
关于技术创新,人们主要从知识创造观[3]来认识技术创新的本质。技术创新高度依赖相关知识,企业是在知识吸收、整合以及扩散的过程中才逐渐形成创新能力的。[4]知识的创造有赖于异质性知识的获取与内化,进而与已有知识的组合。[3]外部知识的获取、内化和利用是吸收能力的体现[5],不同企业在吸收外部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创新绩效的不同,而能够有效吸收并应用外部知识的企业具有更好的创新绩效。技术创新网络化下,企业有机会获取、消化和应用网络成员的知识资源,从而从事技术创新。因此,人们把吸收能力当作影响企业利用创新网络进行技术创新的最为关键的因素。[6,7]然而,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与吸收离不开一定的组织间关系情境。企业间关系是竞合关系,由于利益冲突和各种机会主义的存在,降低了企业间知识的转移与共享的意愿,从而降低了合作创新效果,但是,增强企业间的关系资本,有助于促进交流与知识共享。与显性知识相比较,复杂的隐性知识转移需要更多地注意到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特别是,在企业面临着文化差异和缺乏对信息的共同理解的情况下,隐性知识转移需要更强调信任的发展,以促进信息共享和联合解决问题。由于企业间关系能力可以通过交流与互动来增强企业间信任、互惠等关系资本,因此,企业间关系能力的增强能够有效地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从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此外,企业间关系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地缩短企业识别、接触新知识的时间,以及通过与制造商及销售商合作快速地使创新成果进入市场,从而增强技术创新绩效。例如,客户的建议和供应商的意见可以带来创意和创新建议。通过与制造商和经销商建立伙伴关系,还可以迅速地实现研发成果产品化及商业化。
三、创新网络内企业间关系能力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模式
利用企业间关系能力来增强技术创新绩效,需要通过企业间关系能力的发展来获取、吸收和利用创新网络内的知识资源。
(一)对关系处理知识的组织学习是关系能力成长的内在动力
关系能力是一种动态能力,其形成的内在动力是对企业间关系处理经验的组织学习。联盟经验对联盟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1]联盟的经验积累的越多,越有利于发展关系能力。然而,经验并不等于能力,经验转化为能力依赖于组织学习。基于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和演化经济,能力是一种高效的资源,可以通过组织学习来获得。[1]在关于联盟经验的组织学习方面,Heimeriks,Duysters和Vanhaverbeke提出的有意识的学习机制包含整合机制与制度化机制两个过程:整合机制指的是人们从事经验共享,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制度化机制促进惯例的形成。整合机制促进经验从个人向群体层次发展,而制度化机制有助于经验从一个群体向组织层次发展。有意识的学习机制促进经验的转移,实现经验知识从个体到群体的转移(即整合),以及实现知识从群体转移到组织层次 (制度化),形成惯例和结构。类似地,Kale和Singh认为,联盟经验的组织学习是对联盟管理经验进行阐述、编码、共享及内部化的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企业能够学习、积累和利用已有的联盟经验或知识来发展联盟管理技能。因此,企业合作或联盟的经验可以形成企业间的关系能力,但是必须先进行内化,并被发展为组织内在的惯例才有助于企业对联盟的有效管理。为了有效管理外部关系的学习机制,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专门处理企业间合作的部门或机构,例如联盟部负责联盟相关的任务;第二,采取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工具,促进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第三,建立关于联盟经验学习的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的程序,例如奖励制度,以监测和促进学习过程。
(二)网络位置形成的外部竞争优势影响企业间关系能力
在竞争网络内,企业间合作一方可以也完全可能利用网络的社会资本,增强自身的地位和权力[8],从而改变与合作另一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提升合作能力。企业外部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是在SCP(战略——结构——绩效)分析范式下,依据市场结构分析确定市场(产业)定位,来发展竞争优势。[9]那么,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结构的分析,实施网络定位(network position),改变自身在网络内的竞争优势。本研究中的网络定位,指的是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确定问题。因此,网络位置意味着企业所处的网络地位和权力,网络位置可作为一种权力的来源。在合作创新网络中,不同的网络位置代表不同的获得新知识的机会,而获得新知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之一。[8]体现企业在网络中优势地位的指标主要有中心性和结构洞。
1.中心性。企业越处于网络中心的位置,意味着与其他的网络节点间越有着大量的联结,因此,占据网络中心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可以利用中心联系的位置获得潜在资源。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结果表明,处于高度中心位置的企业,越有利于从事技术创新。首先,中心性代表着关键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信息的聚集,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信息优势[8],更容易获得与创新相关的信息和影响力;第二,处在网络的位置越接近中心位置,越不会模仿普遍的做法或者那些追随者已经在使用的做法,而是倾向于采取创新或模仿其他处于更中心位置的同行的方式;第三,处于网络中央位置的企业,能够获得较大的权力,从而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其他网络成员身上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有利于实现自我为中心的个体网络的技术创新。
2.结构洞。在结构洞丰富的网络中,企业的联系人彼此间无关联,消除了冗余信息。[10]因此,在网络内,具有丰富的结构洞的企业将获得更多非冗余的信息。网络丰富的结构洞将有利于激发创新。与此相反,结构洞缺乏(约束)对创新具有负的效应。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可以接近彼此之间不相连的合作伙伴,由此,可以接触到许多不同的信息流,获得更多更新的非冗余的信息,并具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10]因此,占据结构洞,可以提升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与权力,增强与合作伙伴的讨价还价能力。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处于经纪人(broker)的角色,在网络内,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接近经纪人,并与其建立强联结关系,将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从而增强与外部企业合作的能力。[11]
(三)企业间的互动与关系专用性资产投入强化企业间关系能力
1.企业间的互动。合作持续时间越长、合作频率和强度越大,意味着企业间的互动程度越大。这种双边的交互互动对资源维度和社会维度产生综合性作用。[12]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组织间长久的、频繁的强互动会带来更高的资源承诺,即隐性知识的投入与转出;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合作的频率和强度是社会维度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互动的增强,人际关系和企业间的信任也在增强,会鼓励合作伙伴做出更高的资源承诺(隐性知识的投入与转出),从而促进合作,提升双边关系处理能力。但是,通过频繁地接触、强联结地发展,也会导致一方的隐性知识的增长,从而对另一方形成信息控制。这会增强拥有信息优势一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但是削弱了另一方的谈判能力,在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存在机会主义的情况下,不利于合作的发展。
2.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入。技术创新合作中,关系专用性资产主要指的是合作创新关系专用的隐性知识。专用性资产投入产生的资源依赖性是控制权来源的一种。在创新合作中,一方对创新中关系专用的隐性知识的投入或转出到合作的另一方,容易被“套牢”,会形成对另一方的资源依赖,这意味着关系专用的隐性知识的转出方容易被关系专用的隐性知识的转入方控制。因此,为了促进双边的合作能力的发展,需要双边互相投入关系专用性资产(隐性知识),以形成知识的互补,促进相互的依赖。
(四)构建双元网络结构促进技术创新
双元网络结构指的是企业同时拥有一定数量的强联结关系和大量的弱联结关系的网络结构。[12]强联结的网络意味着网络成员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交流,成员的资源和知识是同质的;弱联结的网络意味着,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少,相对来说,网络内成员拥有的资源与知识是异质的。利用带有大量的外部弱联结的双元网络体系,可以避免强联结关系网络的冗余信息的弱点,增加网络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同时,能够享受强联结带来的好处。
双元网络结构具有的多样性与异质性可以产生多种与技术创新相关的资源与能力。[12]第一,增强企业对复杂的知识或隐性知识的转移能力,促进对创新知识的吸收。复杂的、隐性知识的转移依赖双边频繁的交流与互动,而强联结意味着企业间合作持续的时间长,合作的频率与强度大,相互间的交流与互动频繁。另外,由于网络多样性,企业可以依靠多个不同的来源接触到各种资源和能力,获得学习所需的新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在网络内的创造,即通过增强吸收能力提高技术创新绩效。第二,增强企业在创新合作中的谈判能力,影响企业在网络内的竞争优势。大量的弱联结,构成了对现有合作的替代威胁,可以避免被锁定在有限数量的关系中,即可以增强合作中的讨价还价能力。第三,促进关系处理知识的组织学习。与一大批网络节点的经常性互动,可以促进用于组织间交互作用的内部程序和惯例的形成与发展,导致企业关系能力的快速积累,即增强企业的关系能力。第四,吸引更多与创新相关的知识。[12]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弱联结关系有利于增加企业与创新相关的知识,反过来增加对网络内外部企业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知识。第五,产生或者带来新市场。弱联结关系有利于获取新产品的创意。大量弱联结带来的网络多样性,有利于企业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与情报,可以超越自己的范围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已有的目标客户群体和细分市场进行分析,从而支持公司的现有营销战略和/或促使企业发展新的目标,促进网络的开放和企业开发新的市场。[12]
[1]Kale, P.and H.Singh.“Building firm capabilities through learning:the role of the alliance learning process in alliancecapabilityand firm -levelalliance succ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10).
[2]Heimeriks, K.H.andG.M.Duysters.“Alliance capability as mediator between experience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llianc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1).
[3]Nonaka,I.and 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4]Savory,C.“Translating knowledge to build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Management Decision, 2006,(8).
[5]Cohen, W.M.and Levinthal, 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1).
[6]钱锡红,徐万里,杨永福.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 (5).
[7]曾伏娥,严萍.新竞争环境下企业关系能力的决定与影响:组织间合作战略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0, (11).
[8]Lin, 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9]Porter,M.E.Competitive Strategy.New York:Free Press, 1980.
[10]Burt, R.S.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1]谢一风,林明,万君宝.交易成本、结构洞和产业创新平台的运作机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2,(2).
[12]Capaldo, A.“Network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the leveraging of a dual network as a distinctive relational capabilit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