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社团建设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013-02-17关峻峰
关峻峰
(北华大学,吉林市 132000)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引自百度百科)好学风的建设需要师生配合、群策群力,形成的因素多多,由于笔者几年来涉足高校学生社团工作,从中发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进而培养自学能力、养成学习习惯,以至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一、学风建设对高校竞争力的提升
高校扩招使高校规模和数量双双突飞猛进,从重点到一般再到民办独立学院,新的高校如雨后春笋。未来高校间尤其是一般和民办高校间的生存竞争将越来越大!如何把高校自身办出特色,在竞争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这将是高校未来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把高校比作工厂,那么它的产品就是毕业生,把社会比作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时是不会较真产品生产过程的,而是直接面对产品,通过比较需要则要,同类产品优者胜。高校竞争是内涵式的,不单是比规模、环境,更是比教师、毕业生。试想哪所高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备受欢迎,那么这所高校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吗?人们所敬仰的名士学者,又似乎无一例外的被关注其曾毕业于某某学校。
高校在竞争中,一方面要强化办学内涵,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要建设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因为高校的学习方式由高中的填鸭式向自学模式转变,近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四年的高校学习不会一劳永逸地带来永恒不变的知识系统,一个人是否具有开放式可更新的知识系统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全赖于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人都会随时落伍。学生的培养在学校,学校的竞争在学生。
二、就业阴影下的当代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
考大学比考重点高中容易——高等教育正从从前的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趋势转变。高校的大门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从前人们眼中的天之娇子现在在就业问题上踯躅不前,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就从高校入学、毕业的严进宽出到宽进宽出的考核模式演化,也就不难想象当代“大学生”这个名词贬值的一个侧面。就业问题是所有教育问题的归结点,影响到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有人说高考是各级教育的指挥棒,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高考之路的红绿灯。如果就业率持续走低,高等教育早晚要成为食之无味的鸡肋。从就业率,到就业岗位的胜任与否又是社会认知大学生的直接信息。高校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对接,对接的热门专业毕业生能否胜任这又是事物的一体两面。
当代有说是消费时代、娱乐时代、网络时代、读图时代,总之当代大学生从物质到视听享受都赶上了充足时期。面对充斥身心的诱惑,高校教育如何让学生潜心于专业学习,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也必须建立在一专多能之上。“一专”的钻研是枯燥的,怎样让对“网游”、“网聊”、“网购”着迷的年轻人,离开电脑,投入专业学习和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动中来,从笔者几年的学生社团工作心得上看,发现学生兴趣爱好,发掘学生创造潜能,引导学生自己建立兴趣小组,进而联系组织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社团。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向上的学习精神。从“多能”锻炼促进“一专”的形成。
三、大学生社团建设对学风的良性影响
大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这些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引自百度百科)
1、大学生社团特征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具有一些鲜明特征:一是社团组织的自发性。学生社团是在共青团、学生会之外,在学校有关部门或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等自发组成的,并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民间组织。二是活动行为的自觉性。学校种类繁多的社团反映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自我需要。因此,学生可以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团活动,以满足自身需求,提高自身素质。三是社团活动目标的指向性。由于社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家志同道合,活动目标明确,能够在彼此的交往和共处中受益,社团的凝聚力强,大家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四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学生社团的类别多种多样,社团成员多才多艺,社团规模有大有小,社团活动时间自主选定,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从而吸收更多的参与者。五是社团组织结构的松散性。学生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团体,成员加入程序简易、退出自由,不论社团成员、活动形式还是组织方式、活动主题都极易变动,这使得组织结构的松散性成为其一大特点。六是社团成员的广泛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只要愿意都可加入到社团活动中。(引自百度文库《大学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2、老师在大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的角色
大学生社团的首要特征是自发性,它是由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追求等自发组成的学生团体。大学生活时间是固定的,完善的社团不断地吐故纳新、薪火相传。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增加,更多兴趣取向迥异的年轻人来到大学,这时就需要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自发基础上加以引导。老师在引导学生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过程中要“自”字当头:自发、自愿、自管、自为。老师作为校方代表,要尽力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方便,比如:活动场所、联系学生难于接触的学者专家讲座或座谈、社团成果展示地等学生难于实现的方面。另外在活动主旨上作适当把握。
3、大学生社团与学风建设良性互动
第一,参与大学生社团培养学习热情。
主动学习和被动应付考试对学习效果而言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当代大学生对高科技产品等新事物有着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认知和接受能力,爱好兴趣涉猎面之广,令人惊叹。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成相应的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展现他们的聪明智慧。从兴趣出发,不但进一步拓展了兴趣的深度,而且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并把钻研氛围延展到专业课的学习上。学习是掌握各种知识的手段,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但对学生,对每个人都将受益终身。所谓一通百通,就是学习习惯的潜在驱动使然。
第二,参与大学生社团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团成员的广泛性使得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学生只要愿意都可加入到社团活动中。学生跨出“自然班”限制,更多的接触与自己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学友,不但能从交流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还能在集体生活中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增加成功的重要砝码——人脉。大学生社团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外联——外请专家讲座、参与社会活动、校际联谊、争取活动赞助等。这些具体而微的事情,无疑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超越。
第三,参与大学生社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大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根本。大学生社团是一个成分多元化的集体,它因为其成员志趣相投而成立,在集体活动中又因各人自身条件形成分工,有组织、有参与、有外联,在不断交流中强化了自身兴趣爱好的专业性,又在交流中结识更为广泛的人群,进而拓宽了自身爱好的宽度,形成了不断钻研的学习方式。推而广之,在专业的学习上也会有效率、有热情。
人的能力是综合的,知识学习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要培养自己开放的性格,能不断提高与人接触的适应力和主动性。当代更加复杂细腻的社会分工,使得以一己击之力很难完成某项工作,不会协调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将难以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所以,社团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锻炼的平台,在兴趣的驱动下,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教育不仅要创新,还要反思、重拾与坚持!
[1]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J].江苏高教,2010,(02).
[2]全晓松.发挥高校社团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03).
[3]张海滨.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0).
[4]陈冬林,李阿利.大学生社团活动与素质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998,(06).
[5]牙韩高,李建国,曾萍.学生社团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S3).
[6]沈超.郭鹏.如何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7]朱国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研究[J].经济师,2006,(04).
[8]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9]王晖玲.论高校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