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对校园冷暴力的思考
2013-02-17刘思博方鸿志
刘思博 方鸿志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 121013)
校园暴力是教育者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校园暴力中的冷暴力是通过心理因素产生作用,是一种心理伤害,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往往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甚至由于校园冷暴力的手段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强效性而成为部分教师惩罚学生,学生之间相互伤害的主要手段。近期,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观念和社会问题的冲突,校园冷暴力除了原有的习惯性强、隐蔽性强、伤害时间长、危害性大的特点外,还具有了如近期发生的“绿领巾”事件,“红校服”事件,“三色作业本”事件的规模扩大趋势,如马加爵寝室杀人案到近期的幼儿园割腕事件的严重趋势。这些事件对关怀、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校园心理伤害,使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校园冷暴力的界定和危害
校园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优势主体以非暴力手段对弱势客体进行心理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①。通常表现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或者是受教育者之间通过孤立、妄断、冷淡、轻视、放任、疏远、漠不关心、忽视等非暴力手段,在心理层面惩罚性的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在学校教育中,优势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层、教师和优势学生群体。而弱势客体通常是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纪律性较差,不受教师和同学喜欢的学生。
校园冷暴力的表现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作为”的校园冷暴力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或语言来达到在心理上“惩治”目的的行为,如妄言断定、贬低对比、排挤孤立等。例如教师总是强调某同学没有出息,经常说某某学生不如某某学生,告诫同学不要理睬某某学生等作为。不作为的校园冷暴力是对个体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忽视等,使个体失去归属感、认同感,比如教师对某学生视而不见,对其产生的问题放任自流,同学间疏远排挤等等没有直接动作或语言作用于受害者的行为。两者都是心理伤害的表现。
校园冷暴力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受害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冷漠、紧张的气氛中,心理充满了痛苦、抑郁、焦虑,很多心理伤害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造成学生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而这种心理创伤往往是较难治愈的,并经常伴随学生的一生,对其成年后的心理和行为也有着长期的影响。最为常见的是造成学生的“退缩性人格”和“爆发性人格”。校园冷暴力也严重妨碍了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的和谐,严重影响了校园活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冷暴力的成因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减少校园冷暴力的主要手段,具有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为目的,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开始直至大学都在开设专门课程的学科,并且这门学科包含了诸多如思想行为方式、道德培养、心理健康指导等内容。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会相应对日常习惯的养成、生活方式的养成、心理倾向的养成、人际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产生阶段式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思考校园冷暴力的成因,大致可以认为有如下几方面成因。
1、部分校园冷暴力是由教学系统组织结构、学校体制及教学的主体教师、学生,即指由教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要素等产生或引起的。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应试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的最主要目的,分数成为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指标。应试教育体制使教师无形中用分数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令禁止体罚学生后,冷暴力成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惩罚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在这种体制下也被无形中用分数划分等级,无形的等级加重了校园冷暴力。教育管理者也将校园冷暴力作为管理中的主要手段。
2、教师问题。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但教师也是自然属性的个体。作为个体,教师一样有自己的心理问题。一些教师在遇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时不是寻求解决方法,而是将自己的情绪转移给了学生,导致了校园冷暴力的发生。另一个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很多举措,虽然出于教育的目的,如对比、侧面打击等,但都无形中完成了校园冷暴力。
3、学生问题。一方面,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各类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有逆反心理,自制力较差,容易犯各种错误,这些情况使得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过程中的校园冷暴力现象就容易发生。另一方面,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还不成熟,受到校园冷暴力伤害时不能正确对待分析问题,容易导致伤害的隐蔽性,并且自身无法化解这种伤害。
4、传统的“天地君亲师”教育思想赋予了教师对于学生相当大的管理权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为在传统道德思想中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因此教师采用任何手段对待学生都被认为是正确和正常的,这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导致了教育管理机构和教师在使用校园冷暴力时的道德优势。这种优势在教育中被放大到了相当的程度,使得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在教育过程中,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诉求,有些校园冷暴力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
5、心理健康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也是影响校园冷暴力的因素。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均未成熟,辨证思维能力较差,可塑性较强,极易受环境影响。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等积极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使得学生可能会在受到校园冷暴力的时候积极面对;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控制性等消极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使得学生可能会在受到校园冷暴力的时侯消极应对,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影响人生。校园环境中的进取、务实、友爱、活泼的学风,会减少校园冷暴力的发生;校园环境中的过度竞争、过度管理、过度守旧、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落差等会加重校园冷暴力的发生。社会环境的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和行为也都在加重校园冷暴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减少校园冷暴力的对策
减少校园冷暴力,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关系到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减少校园冷暴力,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讲,减少校园冷暴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加强校园冷暴力的法律判定和约束。《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都规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种违法行为。教育界和法律界也在对精神体罚这一行为进行解释和界定,加强法律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确保教师职业的纯洁性。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校园冷暴力将会得到法律约束。
2、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校园冷暴力,对违规操作果断叫停,接受社会监督。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校园冷暴力的危害,从管理的角度对于校园冷暴力行为加以约束。诸如“绿领巾”、“红校服”等校园冷暴力行为都应由教育部门加以约束和处罚。家长和社会对于校园冷暴力现象要给予监督,并有专用通道直接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问题。
3、对校园冷暴力的危害性,教师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这是消除“教育冷暴力”的关键。教师是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方向。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严格自律,充分认识“教育冷暴力”对学生发展的危害,要怀着十分真挚的感情,努力做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人。
4、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个主体应该有权利、有意识的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提出利益诉求。从进入校园开始,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在遇到校园暴力和校园冷暴力时应及时的向教育主管或班主任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
5、倡导沟通、交流和实践的心理调节模式。及时的沟通和适当的心理调试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谈心是有效的心理调试手段,将心中的问题和压力与教师和同学积极沟通,可以及时疏导心理压力。运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如QQ、e-mail、人人网、微博等表达感情、排解压力。通过实践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从积极的、多方面的角度看待问题。学生还应该学会自我检讨,反省自己,寻求多种方式完善自己。
6、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室,由有经验的教师或专职心理咨询师担任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学生日常心理辅导和出现冷暴力时的第三方仲裁者。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加大宣传,教育学生在感觉到委屈,被冷落,被差别对待,被无视等心理出现时要去求助于心理辅导老师。教师也应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注 释:
①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
[1]方鸿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评析与对策[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9.
[2]田晓霞,潘玉进.教师言语冷暴力的教学病理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育研究),2010,(6).
[3]方敏,张宏钦.校园语言伤害分析与对策[J].学理论,2010,(15).
[4]廖友国.中小学教师冷暴力的危害、成因与对策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探索,2009,(4).
[5]李会霞.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教学与管理,2004,(1).
[6]田丽.关注学校冷暴力[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