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日”两周年,感受巴林的紧张
2013-02-16
本报赴巴林特派记者 郭 芳当地时间14日上午,巴林首都麦纳麦看似平静的空气中仍能嗅到残留的紧张气息。从市中心沿高速公路一路向西,每隔一段就能看到警车和防暴车三五成群地停在路边。警察士兵全都持枪,发现《环球时报》记者准备拍照,立即摆手阻止。这样的“警戒线”一直延伸到市区以外20多公里。 两年前,占巴林人口多数的什叶派民众聚集在麦纳麦的珍珠广场,举行所谓的“愤怒日”示威,反对只占巴林人口25%的逊尼派对该国的统治,一度对政权造成直接威胁。如今,珍珠广场已不复存在。为防止反对派将此地变成巴林的“解放广场”(埃及革命中反对派聚集地),巴林政府拆除了标志性的海湾六国珍珠纪念塔,试图让它成为普通的交通环岛。不过,防止示威者靠近的铁丝网和一字排开的防暴车暴露了此地的不同寻常。14日,记者的车在此慢行通过都被士兵警告。 “烧轮胎已经成为日常街景的一部分”,在麦纳麦,不止一人这样对记者说。但当听到记者要去采访“愤怒日”两周年示威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卡里奥说,现在的游行和两年前已不一样。记者看到,示威者多为妇女和青少年。女人们一路聊着天走向聚集地,有年长的男子则让小孩骑在脖子上。另一种说法是,这是“职业示威者”赚钱的方式,每烧一个轮胎或参加一次游行,他们就能领到不等的报酬。在巴林的一名外交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些示威者会主动到媒体镜头前摆姿势。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两年来经济和社会所受的影响以及邻国“革命”后的乱象,让他们对安定繁荣的生活充满渴望。 2011年2月14日,受突尼斯和埃及等国局势影响,巴林什叶派民众走上街头举行反政府抗议活动。为稳定局势,巴林国王哈马德宣布并实施了两个半月的全国紧急状态,并针对反对派的要求做出了一些政策调整,如收入在250第纳尔以下的巴林人每月都可领到200第纳尔补贴;政府还启动了大规模的安居工程,将住房以成本价卖给居民,并提供可长达二三十年的无息贷款。 不过,在反对派看来,与他们提出的实质要求相比,政府做的还远不够。更何况,发生在这个海湾小国的动荡远非反对和让步那么简单。曾被定位于“海湾新加坡”的巴林,经济地位已被阿联酋取代,现在它成了海湾国家和伊朗争夺影响力的前沿。有分析称,沙特等国希望借巴林抵制伊朗势力扩张。“这些国家担心该地区被钉进一个楔子”,在巴林的外交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但目前谁也无法排除大动荡再次出现的可能。虽然局势处于可控的境况,但动荡在这一地区还没有看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