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教学理论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以网球为例

2013-02-16王泽刚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发球网球比赛

王泽刚 张 波

(西昌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 西昌615000)

教育改革方兴未已,启发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学作为强健体魄,野蛮精神的重要阵地,在体育素养养成,体育技巧训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质上讲,体育是一门实践学科,即行胜于言的学科。体育理论服务于体育实践,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的研究。对于学生而言,要进行体育训练必须有体育理论和知识作为支撑。就是说学生首先将理论性的东西理解,才能够应用于实践中。启发式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教师的启迪而引发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思考理解,及时反馈,灵活应用。

1 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从学生原来认知结构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水平平衡[1],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全体性原则。体育启发式教学是通过教材学习、视频观看、教师讲解等,不断完善原有认知结果,不断提高的过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孔子解释了启发遵循的原则,即只有学生对于问题积极思考过,然而还不明白时,教师才给予指导。只有学生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准确时,教师才给予帮助。这是我国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论述。在西方,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是苏格拉底。他在教学时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与学生探讨问题。他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当学生回答后,他再指出答案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并给予新的答案,接着他再指出新答案中的矛盾,迫使学生再行思考和回答,通过这种追问的方式,直到学生得出满意的答案为止[3]。

启发式教学以构建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当代教育学成果认为教学过程学生才是主体,必须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接受外界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已有知识结构上,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构建新知识的过程。知识总是在“平衡-不平衡-平衡”中建立起来的。影响学生知识建构的内部因素有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定位、动机、基础等等。在启发式教学中,学生需要较高的个人效能感与一般效能感,对于学习成绩有很强的信心和预期。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很强,这利于课堂中思维的激活。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人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提问问题或者出测试题时,一定要难度适中,既不能太容易,学生没有动力,又不能太难,让学生看不到希望[4]。

启发性教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价值性,即启发的材料和启发的方式有效可用,通过启发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其二,缺憾性,即通过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知识的缺憾。启发过程中,价值性是前提,缺憾性是动因。

2 传统体育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区别

2.1 传统教学的弊端

1)学生主体地位未体现。在体育学习中,教师讲述与示范动作过程中,需要老师通过某些途径使学生进行思考,思考则会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自我解释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原因所在。若只一味地生硬接受而不思考则很难进步。例如球类运动都有旋转,怎样击球才会旋转?不同类型的旋转与球的打击部位有什么关联?旋转与球的准确率有什么关系?与速度又有什么关系?这些都可以作为学员思考的方向。进而由此及彼,类比推理。例如,篮球的旋转跟网球的旋转既有不同之处,肯定也存在相同之处,这可以作为类比的方向。

2)存在沟通不对称现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传授技术和学生掌握技术为核心,这种教学模式信息严重不对称,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知识传递方向单向。教师成为了发声器,学生的信息得不到传递,学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

3)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传统体育教学主要采用“系统教学法”,即学习技术动作时,教师按照“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学生逐步掌握技术”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成了知识的存储器,更不用说思维发散,学生学习积极性被消耗殆尽。课堂绝大多数时间只有老师在思考讲解,而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活,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死的知识,成为不了自身知识的一部分。老师应该通过提问,让学生类比、归纳、演绎、示范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思考中来。

2.2 启发式教学的优势

启发教学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该原则下,课堂上和训练中重视学生学习,而教则是学的前提条件和有力辅助,即俗话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在于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述、示范等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重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环节。教学目标明确,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确定教学目的,充分考虑到不同同学的发散思维。例如一个简单的发球,让学生自己思考能分解为哪些动作。然后小组总结发球可以分为准备姿势和挥拍、挥拍触球、随挥动作三个部分,也可以分为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5-6]。

3 启发式教学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

网球发球是网球运动中唯一不受对方影响的环节,发球动作包括准备站位、抛球、过渡、向后挥拍、向前挥拍击球和随挥六个基本环节。与之对应的身体动作是蹬腿,转髋,转体,手臂绕肩,肘部伸展,小臂外旋,转腕,随球动作和落地脚。网球发球需要有良好的落点(内角、外角、追身)、不同的旋转。学生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老师便进行拓展,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打击球的什么位置球产生相应的旋转?如何控制好球的落点?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造的情景中。例如在201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上,桑普拉斯的发球速度为120/mpr,旋转2699/rpm,正是由于如此完美的数据他才能有出色的成绩。在网球场中,球员是如何站位的?教师可以通过正式比赛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球员的发球风格、站位及一、二发成功率。

羽毛球和乒乓球同样属于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在战术层面,网球也要考虑发球落点、旋转和速度等因素。通过类比不同的球类运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运动发球落点、旋转、速度等的共性,演绎到到其他球类运动或者所有的体育项目中关于力量、耐性、准确率等。

众多的球员都认为网球比赛中,心理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吉米康纳斯曾经说过:“网球比赛的95%取决于心理。”老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对于球性的思考理解,达到人球合一。比赛中特别是相持阶段,意志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意志的机会。例如在教学训练中学员甲和学员乙进行了多拍较量,未分胜负,最终学员甲认为实在太累了主动放弃了。教师在此时候,若开展网球相持阶段运动员克服心理压力得分的思考讨论,必定取得良好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应时时刻刻关注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获胜的基本保障。

4 启发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1 基本策略

1)提问问题启发。问题启发是启发式教学最常见的方式,学生详尽地学习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层层深入,直到解决问题。教师在发问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导致思维断层。

2)进行练习启发。体育技巧与场地、器械联系紧密,很易开展情境启发。网球运动员每年需要参加40多周的比赛,每场比赛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几个小时,因此,要保持较高的胜率体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网球比赛时,每分球之间有10min间歇,单数局后还有1min的休息时间[7]。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一定根据比赛的特点和网球生物力学开展。

3)开展类比启发。包括两大成分,一是联想,由某一种事物引起对另一种事物的回忆;二是类比,在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出相似或相同的一面。很多体育项目可以迁移,开展类比情境。作为持拍隔网对抗项群,网球具有给类运动的共同特点。

4)组织直观启发。丰富的直观材料为启发学生思维提供了便利,通过研习其他选手的视频、音频、图画、文字等,学习发球技术、发球战术、移步技术和网前技术等技术特点。在观看视频,比赛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不能够只看比赛的精彩程度。比赛之所以精彩,说明包含了很高的技术成分和战术成分,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后的训练或者比赛中进行模仿,进而成为自身知识或者技能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观看、模拟、训练,最终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思维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5)推行演绎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技能、知识、概念及原理等解决现有问题的一种启发方式。例如,网球发球时对于下肢力量、髋关节力量、腰腹力量、上肢力量要求很高,对全身的协调性也有很高要求。此时,采取体能训练方法演绎恰到好处。再如,专业网球运动员损伤以腰背肌筋膜炎、肩肘损伤、髌尖末端病为主[8]。学生对体育运动或者体育训练伤病和伤病恢复都有自己固有方式,在实际比赛和练习时候,根据以上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伤病或者加快恢复的速度。

4.2 基本原则

1)启发的方式。“提问”成为体育启发式教学和其他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启发方式,把“启发”和“提问”画上等号的做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启发的方式有很多,“老师问学生答”只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此外,可以通过类比启发,网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都是球类运动,都存在旋转问题,这些旋转的类型、产生的原因、旋转与准确率的关系都应该是老师启发的方向,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创设体育情景启发,教师可以结合训练情景开展启发,也可以通过比赛视频开展启发。也可以通过归纳和演绎等方式启发学生。

2)启发的时间。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即“授之以渔”,孔子就启发的时间给出过精彩的论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必须经过学生深刻的思考之后,就无法自己解答的问题展开[9]。学生在进行观察、学习、练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质疑的峰值点,即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一个个的疑问在大脑中形成,老师根据预设由简单及困难,由表层及深层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解决困惑,获得理解,最终掌握体育技术。

3)启发的目标。洛克认为目标具有明确度和难度两个基本属性,与没有目标相比,明确目标能产生更高的绩效。适宜难度的目标能提高成绩,目标太难或者太易因不能提高自我效能感,产生较低的成绩,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难度适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不是启发式教学,开展启发式教学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地准备,以便教师和学生都对教学内容整体把握,出现疑问,然后解决疑问,一步步深入。网球发球是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力的大小、发力的角度都会对球的落点、路径、速度产生影响,这些结果可以成为教师启发的方向。例如,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李娜的一发速度平均为146km/h,成功率72.43%[10]。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李娜发球方式、旋转、目标准确率的方法。

[1]毛昕,黄英,那履红,等.试析启发式教学及其在工程图学课程中的贯彻[J].工程图学学报,2011(4):64-69.

[2]刘忠良.启发式教学法在足球战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38,41.

[3]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崔铁成,张宗程,刘文娟.技能掌握式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网球选修课中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121-123.

[5]赖诗纯.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入高校公体篮球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177,178.

[6]Advaced Coaches Manual[S].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ITF Ltd.

[7]高随运,王建辉.浅析启发式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54-55.

[8]陈建兴.浅谈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投掷项目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体育科技,2012,32(2):38-40.

[9]刘磊.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教育,2010,12(1):12-15.

[10]刘金山,王艳.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李娜技战术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46-50.

猜你喜欢

发球网球比赛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选美比赛
比赛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最疯狂的比赛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