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困局”: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走向态势评析①
2013-02-15林士平
林士平
(西南政法大学期刊编辑部,重庆 401120)
按照中央的部署,全国报刊业分类改革和体制机制转变已基本完成,但被称为计划经济体制最后一块“领地”的高校学报编辑部的改革一直悬而未决,处于“困局”。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建议将学术期刊单列,以区别于时政类和非时政类报刊,但方案至今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7月30日公布并一度激起强烈“反弹”的《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改革办法》)现实际上已处于暂时“停摆”状态,但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改革的到来只是迟早的问题。鉴于事关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前途和个人命运,本文据此略作思考,并对改革的走向态势等问题初作分析评判,且尝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对《改革办法》所持的不同态度分析
针对《改革办法》,作为全国社科期刊主管部门的中宣部出版局的有关领导向媒体传达了这样一种态度:“条件成熟的改革,条件不成熟的不一定要硬性并转。”②转引自:赵大良.对期刊体制改革动态的再评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614172.html。本文许多观点受到赵大良主任的启发,在此深表谢意。笔者认为,改革只设定了“路线图”并没有设定“时间表”③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消息,改革方案讨论中曾有人提出设定明确的“时间表”,但正式公布的《改革办法》中并没有这一内容。,更没有“军令状”。《改革办法》规定“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地区要切实加强对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抓好落实,依照本通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如何才能既积极又稳妥地推动改革进程,目前尚无权威解说。在此,我们不妨简略回溯一下对《改革办法》的四种不同看法[1]:
(一)政策“倒退论”——认为改革政策在抵制声中出现了让步。由于来自各高校的反对呼声异常强烈,并通过教育行政管理和期刊行业组织等各种渠道反馈至行政决策部门,从稳妥角度出发,改革议程实际上处于暂时的“停摆”状态,各方的意见处于形成过程之中,加之目前国务院大部制机构改革方案没有正式出台,直属国务院的新闻出版总署同样面临如何适应行政机构改革的问题,因此,政策“倒退论”似乎占了上风。
(二)改革“无理论”——认为改革政策不具合理性。《改革办法》公布不久,在由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在西南大学于2012年8月底举行的“《改革办法》专题征求意见会”上(以下简称“征求意见会”),多数人认为改革既然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措施,不执行也说不过去;但也有不少人对改革提出质疑,认为“改革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品牌建设,可能导致期刊出版单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还可能导致乱收费”;同时还有人认为,现有的学术期刊没有找到恰当的赢得模式,此种情形之下,进行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没有解决学术期刊如何赢利的问题,这样的改革不会取得积极成效。亦有人不解:为什么要改革?现行报刊编辑部体制并没有重大缺陷,改革没有理由①甚至还有代表提出,编辑部没有并入出版企业的义务,现有的编辑部应当都是独立法人。还有代表认为,《改革办法》与教育部会同新闻出版总署之前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教社科〔2007〕5号)相冲突。该《方案》在“高校出版单位体制的类别”中明文规定:“不参与市场竞争的少数高校出版社,以及高校学报、学术性期刊和校报实行事业体制。”《改革办法》突然实行转企改制属“朝令夕改”,失去了政策的连续性。。2012年11月12日,在郑州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以下简称“会员代表大会”),张积玉认为,学刊尽管具有一般读物的商品属性,但它是为精神文化公共产品。学刊与时政、文化生活类杂志不同,不应进行市场化。学刊编辑部与出版社也不同。出版社具企业性质,其产品看重经济效益,实行企业化管理以商业利润为目标。我国学术期刊关注社会效益,学术评价,不应重点考虑商业利益。新中国成立前,大学学报都是“非卖品”(封面上方印有这样的字样)。②以上观点根据张积玉所长在会议上发言的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该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看法。
(三)政策“个人论”——认为政策制定有人为的因素,这样,就会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将政策搁置。在“征求意见会”上有人认为,应当会同两个部级单位联合发文,这样才利于改革的推进。否则,针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撇开教育部由新闻出版总署单独发文,难免带有“部门立法”的意味。在“会员代表大会”上,有学者指出,改革风险注定是承担风险,如果实践证明《改革办法》有误,对编辑出版队伍和学术期刊的“伤害”将无法挽回;如果造成损害,谁来承担,有无问责机制?
(四)改革“缓行论”——认为现在不具备实施改革的环境和条件,应当使“缓兵之计”。建议几年后再实施《改革办法》。不顾现实主客观条件急于硬性改革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会引起诸多负面效应,改革将得不偿失。在前述“会员代表大会”上有代表还提到改革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如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医疗保险等如何处理等难题。还需要解决注册启动资金谁出,办公场地和租金谁出等现实问题。从管理上讲,应当防止拔苗助长,不能放弃基本生存条件于不顾,追求形式上的改革效果。与会者建议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收支、发行情况做进一步调查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落实《改革办法》的规定。笔者认为,这些看法存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不过,并非持上述观点的人都反对《改革办法》,“缓行论”者并不反对改革,只是对如何设置改革进程持不同看法。教育部社科司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期刊编辑部不赞成立即实施改革措施③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教育部期刊转企改制办公室)按照教育部领导的要求,牵头对全国高校期刊情况进行调研。据悉,教育部领导认为,目前最需要的是摸清高校期刊家底,提出切实可行的高校期刊管理办法。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于2012年9月25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出《关于开展高校期刊调研的通知》(教社科司函[2012]188号)。该函件说明:“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期刊提高质量,稳步推进高校期刊改革工作,社科司拟于近期开展高校期刊调研活动”,并发放《全国高校期刊调研问卷》若干,且将对返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笔者没有检索到此次问卷的详细统计结果,但有人在重庆市高校学报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会提到上述调查结果,据说投反对票者占90%以上。,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仍有一部分人公开支持改革方案,赞成立即实施改革措施,另一部分人同样支持改革,只是不赞成立即实施;在“会员代表大会”上有学者从实证数据分析梳理了改革的某种必要性:④以上观点源自《全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姚申主任在会议上进行的以《期刊多元化发展路径》为题的发言记录,整理后未经本人审阅。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规定的今后五年新闻出版业发展目标中的关键性指标与学报有密切关系。“十一五”时期最后一年的2009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值是10 668.09亿,3年后要翻一番,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全行业总产出29 400亿元,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⑤参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谁来翻番?这个现实必须面对。期刊业在新闻出版业中的总产值中的比例只占新闻出版业的4%。这4%还是由1000多家面向市场的期刊所创造。⑥目前,全行业有报纸1739种,期刊9884家,期刊中,科技期刊4700多种,学报2000多种,行业期刊1000多种,三者占9000多种的3/4,但创造出版业GDP为200多亿元,广告为100多亿元。(据姚申主任主题报告中列出的数据)。也就是说,2/3的期刊没有创造价值,没有贡献GDP,没有为“十一五”规划作贡献,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期刊实行市场化再造。
对于政府部门出台新政持不同见解并在公开场合直接表达,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政治诉求机制,也标志着我国政治民主和法治社会进程业已加速。通观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期刊界所经历的种种变革和调整,如1999年奏效的“停办内刊,创建高校出版系列刊号”,以及近年来业已经完成的“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等政策,没有哪项经受过如此大的挑战和置疑。
二、对学报编辑部体制改革合理性的考量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社会矛盾处于突显期,出台和推进任何一项改革措施既要符合顶层设计方案,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繁荣进步是目标。积极稳妥地实施《改革办法》固然必须着眼于这个大局,但稳妥不等于消极,稳定不等于僵化。顽强地保持模仿前苏联高校学报模式遗留下来的现有学报编辑部体制①限于篇幅与本人学识,本文拟不讨论报纸(含高校校报等)编辑部的改革问题。既无实证依据也找不出充分的理由,相反,改革的现实合理性和迫切性正日益凸现。对于本轮改革的合理性,经笔者粗浅思考,兹简述如下。
(一)从学报发展史上看,高校学报编辑部体制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如何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位与理性思考。我国目前5000多种②据2011年9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公布的2010年全国出版信息,我国共出版期刊9884种,其中学术期刊5000多种,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2466种,自然科学学术期刊2500多种(参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10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Z].中国期刊协会通讯,2011,(4))。学术期刊中绝大多数创办于改革开放期间。1959年我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仅34种[2],现有1000多种大学学报中90%以上是新办的[3]。期刊大量涌现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媒体系以来,由于注重学术出版工作在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出于国家文化安全等因素的考量,我们仍然保留了传统的高校学报编辑部出版体制。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治理整顿出版物市场“撤销内刊”,建立高校出版系列刊号的改革措施,又使得国内多数高校几乎都获得至少一个公开出版的刊号资源,这使得传统体制之下的期刊数量大幅攀升。
(二)从学报现状看,部分高校学报质量低劣,面临学术道德风险的考验。且不论“垃圾论”、“泡沫论”、“核心期刊异化论”、“小散滥”论的合理成分究竟占几成,单就“每校一刊”的出版方阵布局而言,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值得怀疑;同时,部分高校学报质量低劣也是不争的事实。诚然,我们应当正视各校的综合实力存在差异,也赞同学者和科研人员实际上分布于不同层级结构当中,但差异不能成为低劣的借口或托辞。学术期刊在文化发展大繁荣中应当致力于“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不辱文化强国的使命。我们不能容忍双重标准:一方面享受计划经济“铁饭碗”体制的保障,另一方面谋取小团体甚至个人经济利益。这势必会严重地削减学术公共产品的诚信力,污染学术生态环境,由此而生。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就传播学本源上说,学报是“科学备忘录”,但在现实条件下,学报也在“潜规则”,“命根”在于“拿学位”和“评职称”及各项科研项目资助结题的巨大需求。质量低劣的“学术垃圾”混杂期间,各项评价机制面临学术道德风险的考验,实有必要加以严历整饬。
(三)从改革发展视角看,合理地改革不但不会导致学术期刊消亡,反而能够提升学术期刊的品位与质量。诚然,学界反对学报转企的呼声不断高涨。如尹玉吉提出“大学学报使命不许转企”论[4],并从10个方面加以论证。从尹教授提出的理由看不乏某些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人文主义关怀,但我个人认为,学报使命属于价值追求,而是否转企则是方法或路径,很难以“使命”来证成“事业编制”的合理性。至于“企业化”是否与“学报使命”冲突,我个人认为仔细分析矛盾主次。表面上看,基础科学和纯学术研究因为读者小众化很难市场化,财力雄厚的主办单位(高等院校)也不在乎开支总数不大的办刊维持费(约20万/年)和“人头费”支出(每刊3~5人),因此,维护现状是“最佳”选择。但从实质上分析,“企业化”所谓的市场其实并非单一的读者市场。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机构团体资助办刊,这不失为市场化期刊的合理生存方式。同时,中国的学术期刊数字传媒产业经历了1997年的初创,新世纪的产业升级,现已经十分发达,市场前景并不暗淡,完全有理由借助新型传播平台整合资源,促进学术传媒的进化。回顾西方国际学术传播近代百年发展史,观察当今学术传媒,《Science》《Cell》等众多具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与学术期刊品牌历来都不是所谓“事业编制”,这是否会对当今我们的改革具有某种启示呢?
(四)从《改革办法》的逻辑思路上分析,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合理可行。仔细地分析《改革办法》的出台背景及列出的具体措施,不难发现具有逻辑的合理之处。
1.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目标没有改变,对此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19号文件》)③详见2011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中办发[2011]19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中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原则上不单独转制,区别不同情况,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予以撤销”。《19号文针》对高校学报高校期刊专门规定“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非独立法人科技期刊、学术期刊编辑部,另行制定具体改革办法。”这里的“具体改革办法”按笔者的理解就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法》在内。关注改革背景有利于解决《改革办法》在遇阻时如何应对问题。
2.实施《改革办刊》旨在繁荣发展学术期刊业。“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并非试图削弱或限制期刊业的发展,而是试图建立现代企业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此,《改革办法》强调了“四个结合”。即:第一,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调整报刊结构、转变报刊发展方式相结合;第二,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第三,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第四,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这“四个结合”也就既指明了改革的必要性也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报刊出版体制改革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期刊生产力,破解期刊出版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期刊出版业的时代转型和升级,推动期刊业又好又快发展,以增强期刊出版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传播力。
3.《改革办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有期刊的行业规模。改革的目标——取消“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体制”并非取消学术期刊本身,而且采取多种办法实现办刊方式的转换。具体措施主要是“关”、“停”、“并”、“转”、“建”。“关”就是让出公开出版刊号,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等,这主要是针对“工作指导类”期刊,主要不针对学术期刊。“停”就是对于不能适用文件列举的改革办法的期刊编辑部“予以停办,对违法违规出版情况严重的”“予以撤销”。后者是针对极少数个别的期刊编辑部。“并”就是保留刊号但并入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转”是指应当转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建”主要是指通过“三合一”方式组建新的出版企业。“建”的条件比较严格,具体是指: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在高校就是指高校出版社)、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
无论采取何种方案,被吊销刊号的只占极少数,刊号资源用于非学术出版的也为数不多,有一半以上的学术期刊将会被保留,转为内部资料的出版物也并非就无传播的空间。
总体而言,《改革办法》旨在通过体制改革,在维持合理的出版规模的前提下提高办刊质量。面对我国占据学术期刊“半壁河山”的高校学报命运的抉择,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采取了审慎的态度。《改革办法》肯定了学报和高校学术期刊的重要地位:“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当然,这里还涉及学术期刊出版在本质上是否可以及如何企业化问题,它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课题,这与如何厘清学术共同体、编辑职业群体与出版商业商三者的关系息息相关,本文对此拟不铺开陈述。
三、对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走向态势评析
无论《改革办法》是“缓行”还是“缓而不行”,抑或是由新闻出版行业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出台补充实施办法,以推进改革进程,笔者认为,就学术期刊编辑体制改革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可以预见的。
(一)学术公益时代行将结束,部分学术期刊将实现商业化。
目前,主管部门将文化单位划分为国有公益性与经营性两种,非时政类报刊社经营性转企改制处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拓展出版、发行、影视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成果”为目标[5],推进非时政类报刊社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学术期刊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即便是整体转制的方案难以实现,部分学术期刊商业化则是完全可能的。建议在现有如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转型成功先例的基础上,开辟辟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试点“特区”,如果失败,损失还可以弥补,如果成功则可将经验复制。没有大胆的改革试验,难以闯出一条新路。转企改制实际上属一种“倒逼”机制,它试图以终极方案来触动现存体制。笔者认为,一些学术期刊由于具有普遍而持久的学术影响力,办刊基础雄厚,有可能率先进行法人转化,并实行市场化运作。
高校作为学报母体还没有完全商业化时,先期对高校学术期刊施行商业化改造,表面上难以接受但实际上并非不可为之。各高校出版社的成功转企就已充分证明了这种预期。学术期刊商业化时代来临之后,报刊业的一个时代随即终结,半个多世纪的公益学术时代行将结束,“狼真的来了!”后学报时代(或称“后学术时代”)即将来临。①《福建师范大学报》编辑部陈颖主编对《改革办法》的实施影响进行过精辟的分析。以上观点参考自他在“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记录未经本人审阅。
商业学术时代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运用竞争机制提高办刊质量,但毋庸讳言,改革潜伏着危机,学界所担心的危险并没有制度性措施加以化解。由于“经济人假设”的现实存在,注重商业利益的结果可能导致学术不端日益严重。因此,有必要从职业道德的高度加以规制和约束,传媒人须谨记:“在享受传播自由时,必须随时自省与自制:新闻人既不能以一己之利借传播之力谋名求利,更要积极地领导社会走向理性与和谐”。[6]
(二)竞争加剧,学术期刊将逐步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通过合并或资源重组,学术期刊小、散、滥的情形因此得以整治,一些幸存的学报被收编或重组,“大洗牌后”可能出现办刊资源相对集中,传播优势得以确立,一些期刊将会因此“做大做强”。刊物质量结构将呈现两级分化形态。一些期刊具有强大科研实力和雄厚学科支撑,它们会继续拥有“多核心”的桂冠,并以此吸引更多优质稿源。已经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第二批重点资助的学术期刊很快会应验“马太效应”(the Matthew Effect),强者逾强。
(三)网络出版将成为主流业态,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纸媒出版注定了“夕阳产业”的命运。未来数字媒体的角逐战中,学术期刊与大型网络数据库平台真正意义上博弈将正式拉开序幕,但预期博弈的结果也可能不是淘汰对手,而是各方在市场中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实现共赢。学术期刊在这一进程中尤其要防范传媒平台利用核心技术垄断学术资源。目前,部分期刊出版单位与CNKI或类似传媒平台所签署了不少“独家协议”。“独家协议”与新建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所发生的冲突已经显现,值得重视。国内学术传播平台应当充分引入竞争机制,以合理配置学术资源。
综上所述,《改革办法》的出台是新闻出版总署推行的一次重大改革举措。无论下一步期刊改革如何发展,从总体情况分析,《改革办法》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精神以及改革方向选择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诚然,《改革办法》的确是“一剂猛药”,尚需保持足够的谨慎。如若配合科学合理及可行的相关实施细则②目前各地新闻出版管理机关也尚无率先试探启动改革进程者,多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其改革进程正处于积极分析预测和谋划之中。,做好编辑人员的说服解释工作,切实解决编辑人员的身份认同、工资待遇、医疗保险等各种具体问题,定能顺利推进改革进程,以医治我国学术期刊界长期存在的各种“顽疾”。
“冲开樊篱天地宽。”笔者认为,目前的“停摆”是政策形成过程中的暂时状态,报刊编辑部的体制改革如何实施最终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困局”终将被破解。可以说,改革的“破冰之旅”注定充满艰险,但前景远大而光明。
参考文献:
[1]赵大良.对期刊体制改革动态的再评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614172.html
[2]朱联营.新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初次恢复重建--中国科技期刊史研究之八[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7-90.
[3]尹玉吉.新中国60年学术期刊事业回眸[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4]尹玉吉,大学学报使命不许转企http://yj- yin.blog.163.com/blog/static/115657722012828102155357/
[5]蒋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M]//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3.
[6]郑贞铭.总序[M]//陈国明,等.传播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