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背景下图书馆信息伦理的失范与重构

2013-02-15陈淑珍

图书馆学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伦理图书馆信息

陈淑珍

(南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河南 南阳 473004)

信息伦理是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伦理内涵的发展和重构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之中,人们由于信息技术的存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便捷而简单,但是人们的身份却不同以往,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原有身份之外,存在于网络世界等与信息技术相关领域中的身份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信息道德便随之产生,其伦理影响也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向更加深远的领域发展,并且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属性[1]。当然,信息伦理观念和信息伦理意识最终要落脚于人们的信息行为规范,指导人们的实践,影响社会的进程。信息伦理是图书馆的一种特殊职业伦理,在其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凝聚、导向、操作和激励的功能与作用。尤其在网络背景下,图书馆在提供信息服务时,除了需要注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外,还需要用职业道德伦理约束和规范其行为,为此,需要将图书馆的系统建设与信息伦理重构有机结合,提升行业的服务和伦理水平。

1 图书馆信息伦理的内涵和特点

与传统图书馆伦理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伦理增加了“信息”的内涵,由此而产生的信息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网络时代特点变得更加显著。

1.1 信息伦理的内涵出现了明显的外化

保护用户的信息权利和隐私权利,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需要更加公平地对待用户的信息获取权,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对与图书馆服务宗旨不相符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不受争议[2]。因此,图书馆的信息伦理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也将图书馆信息伦理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1.2 图书馆信息伦理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中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和共享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传统的伦理问题被有效消减,但这并不代表图书馆信息伦理问题就此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甚至在某些方面,这种问题的严重性有加强的趋势,以前轻微的伦理问题在网络环境下会被前所未有地放大。比如,与印刷型的纸质文献相比,网络环境下的数字资源往往不被认为是能够永久保存的资源(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认可)[3],因此,图书馆需要对数字化资源的连续性进行关注和处理,以此来保证用户能够长期获取此类资源,防止违背信息伦理。

1.3 馆员和读者的自律行为得到了加强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机之间的交流频率超过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频率,无论是图书馆员之间还是馆员和用户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他们之间的交流都更多地通过网络完成[4],比如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网等;包括用户对信息的获取途径也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柜台式”的“借阅模式”,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直接查阅。如此一来,与图书馆相关的群体之间的交流变单向为双向互动。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对信息交流方式和信息内容的监管也变得越来越难,在更多的情况下,需要强调馆员和用户的自律行为来进行规范和约束。

2 图书馆信息伦理失范的表征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并且发生的频率较之以往更加密集。具体而言,图书馆信息伦理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读者歧视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

读者歧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习惯性地将读者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并以此为依据,向不同的读者提供差别化的服务[5]。比如,在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和教师读者所接受的服务就是不一致的。以借书数量为例,教师读者可以一次性地借阅5本以上的图书,而学生读者则限制在3本以下,借阅期限也是不同的,教师读者要比学生读者更加宽松。从表面上看,这种差别化的服务似乎无可厚非,教师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利”或者“权限”,但是就是对这一问题的错误认识,使得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长期存在。

2.2 知识产权问题变得更加敏感

长期以来,我国对知识产权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但是,这种做法在事实上并未取得成效,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在当前情况下,信息技术能够轻易地将知识等信息进行复制、转移甚至出售,而这一过程往往是在网络环境中完成的,对其进行监管的难度可想而知[6]。当然,从法律层面上讲,知识产权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但是,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存储地和传播地,对相关信息的监控不严极易因知识产权导致信息伦理问题的发生。因此,图书馆员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将著作权人的权益放在首位,重视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

2.3 读者的隐私权受到侵害

隐私权是公民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涉或擅自公开的权利,即公民有权利控制自己的信息。但是在当今社会,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个人信息被采集、使用和公开的可能性较之以往被无限地放大了,图书馆在读者隐私权问题上的立场也是较为模糊的。原因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难度无形中加大,读者(或者用户)信息的外显性得到了显著增强[7];另外图书馆员的道德观念并没有及时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滞后性效应对读者隐私权信息来说是个明显的冲击,致使对读者的侵犯变得避无可避。

3 影响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的因素

3.1 主观因素分析

①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信息伦理问题的忽视。图书馆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强调最多的是如何争取技术方面的支持,以实现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获得一些显性的效益为准则。以至于过多的关注于图书馆实体硬件条件的建设,而忽略了信息伦理建设,这不利于规范图书馆的信息伦理及培养读者和馆员的信息伦理意识与素养。

②由于宏观上对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的忽视,致使处于微观层面的馆员和读者也形成了忽视信息伦理的习惯。比如,馆员的计算机熟练能力相对落后而未能主动提高,对信息采集的合法性认识不够,未能形成自发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对图书馆重要信息资源的保密手段处于低级水平而不主动提高等[8]。此外,大部分图书馆并未设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在馆员和读者伦理意识的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极为有限。

3.2 客观因素分析

①我国图书馆对网络环境下信息道德的处理模式相对陌生。在与时代接轨这一问题上,图书馆往往处于滞后的行列之中,对网络的略显迟钝的反应甚至是带有挑剔性、排斥性的做法,使图书馆主动与网络社会暂时保留着适当的距离[9]。而当其他行业开始陆续进入网络世界时,图书馆才缓慢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其各项实质性的、常规的工作才与网络相连,这就使得图书馆信息道德建设具有滞后性。

②除了图书馆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对网络的滞后反应外,网络环境自身的缺陷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图书馆来说,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其获取信息、存储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网络本身的弱点是十分明显的,其开放性的特征和隐匿性的特点使信息在使用的过程中处置的随意性和信息的独特属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而这必将弱化信息使用者的伦理意识,给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带来新的阻碍。

4 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伦理重构

4.1 降低网络对图书馆相关人群的伤害

网络环境下,信息关系较为复杂,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涉及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员将处于“伦理困境”之中,两难的选择或者抉择会显著增多,涉及的利益方也会明显增加。对图书馆来说,把对相关利益群体的伤害降到最低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做法是,在信息活动中,图书馆应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仔细的权衡,尽量使两者对等,而不是失衡,降低直至避免对读者和社会的伤害;尤其是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尽量屏蔽负面信息,避免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保证图书馆信息和读者信息的安全,促进图书馆信息活动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

4.2 向每一位读者提供公平的服务

“非同等的对待将导致非同等的行为”,这是行为心理学中的重要法则。其原理是,当不同的个体受到有差别的服务时,他们所作出的反应和行为也将是不同的。为了使读者的行为尽量规范化,简化图书馆的工作难度,图书馆就需要在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方面体现出公平服务的原则。不论读者所属的群体是学生还是教师、工人还是农民、领导还是群众,都应给他们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享受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地消解读者歧视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了必要的关注,使他们能够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共享社会资源,而这也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表现之一。

4.3 兼顾网络的技术性和人文精神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技术进步将附带着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过分强调技术进步的功效,有可能消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可能在重视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忽略精神文明的构建。因此,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而言,需要将人文关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人文关怀的精神、为读者服务的热情全面贯穿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始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心理需求。

5 结语

作为传统伦理学的继承和发展,图书馆信息伦理学是近年来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将图书馆的信息生产采集、处理、传播和利用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并通过适当的途径加以解决。从这个角度讲,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失范问题进行研究,寻求信息伦理的重构模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赵娟.论图书馆信息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7(4):27-28.

[2] 钟庞和.论图书馆信息伦理教育[J].情报科学,2006(7):1003-1008.

[3] 许建兰,喻权良.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则探讨[J].图书与情报,2009(2):95-97.

[4] 张政宝,朱美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7(2):52-53.

[5]邢兰英.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信息伦理系统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60-62.

[6] 杨绍兰.信息伦理学与图书馆伦理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6(4):29-32.

[7] 沈光亮.我国图书馆伦理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7(4):102-104.

[8] 孙丽芳.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45-47.

[9] 陈颖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情报探索,2007(7):81-82.

猜你喜欢

伦理图书馆信息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图书馆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去图书馆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