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功德记读校札记》辨正
2013-02-15付义琴赵家栋
●付义琴,赵家栋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南京 210044;2.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
杨晓宇先生《敦煌写本功德记读校札记》 (以下简称《札记》)一文对敦煌写本功德记文书中部分字词的释录略作考释与补正、增补,凡23条。[1]其在考辨释义上不乏精当之论,如对“拔帜抉囊”、“恹恹”“涝笼”等语词的辨释。但笔者在研读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辨释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今不揣浅陋,结合敦煌写本原卷影印资料,运用训诂学、音韵学及汉语俗字研究的新成果,从汉语词汇文化的角度对《札记》中几条试作辨正于此,请作者及大方之家斫之不吝。
为了便于与《札记》原文释证条目对照,每则引文依据原文注明在《敦煌碑铭赞辑释》中的页码与行数,[2]如 19·20即表示第 19页第 20行。
1 19·20垂条布颖,业继弓裘
辨正:《札记》认为“条”字费解,当校改为“苕”,音同致误。典籍中,“苕”、“颖”二字常对举或连文而出,初泛指植物的花、穗及茎,后引申以喻文辞之精妙特出者或特出之事物,此处文中则以“苕”、“颖”喻赞李氏子孙德才之奇绝。今谓此处“垂条布颖”不误,清陆心源辑《唐文拾遗·大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记》也作“条”。[3]其实“垂条布颖,业继弓裘”与下句“筑室连闳,里成冠盖”相对仗,“垂条布颖”与“筑室连闳”皆指李氏后代子孙和分支别宗,非为借“苕”、“颖”喻赞李氏子孙德才之奇绝。“垂条布颖”即“垂条布叶”,“颖”或是“叶”之音借,颖,《广韵》“余顷切”,为以母上声静韵;叶,《广韵》“与涉切”,以母入声叶韵。声同而韵分静、叶韵,唐五代西北方音入声塞尾已经开始弱化趋于脱落,又梗摄静韵与止摄相近,这样静、叶二韵非常相近。[4]故颖、叶可得相借。“条叶”指子孙后代分支分宗,唐皇甫湜《韩文公神道碑》:“汉之兴,故韩襄王孙信有功,复封韩王,条叶遂着。”唐韩愈《房公墓碣铭》:“房氏二相,厥家以闻,条叶被泽,况公其孙。”
“弓裘”谓父子世代相传的事业。唐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于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有道者风。”“垂条布颖,业继弓裘”谓子孙繁衍,世代相传祖辈功业。“冠盖”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这里借指官宦之家。《后汉书·酷吏传·阳球》:“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家世大姓冠盖。”“筑室连闳,里成冠盖”指子孙后代之家皆为官宦门第。准此文意方为顺洽。
2 20·7奋缒聋壑,楬石聒山
辨正:《札记》据原卷字形校“缒”为“鎚”字,“鎚”即“锤”字,甚是。然认为:“‘聋’字费解,应校作‘垄’,音同形近致误”,“‘楬石’不辞,揆之文意,‘楬’应作‘揭’字,‘揭’有‘高亢’之义”,皆值得商榷。
首先,“聋壑”当读为“豅壑”,“聋”为“豅”音借,二字音同。“豅”为大谷,字有别作“谾”,《说文·谷部》:“豅,大长谷也。从谷龙声。读若聋。”王筠句读:“《汉书·司马相如传》‘岩岩深山之谾谾兮’晋灼曰:‘谾,音笼,古豅字也。’萧该音义曰:‘谾或作豅,长大皃也。’”释空海《篆隶万象名义·谷部》:“豅,力公反。大长谷。”《龙龛手鉴·谷部》:“豅,音笼。大谷也。”《集韵·东韵》:“豅,《说文》:大长谷也。或作谾、蚀。”《班马字类附补遗》卷一:“谾:《史记·司马相如传》‘岩湲山之谾谾兮’音笼,古豅字。《汉书》同。”《复古编》卷上:“豅,大长谷也。从谷龙。别作谾,非。”“豅壑”乃近义连文,指长而深的大山谷。文献中有“谾壑”用例,宋吴儆《浮丘仙赋》:“其阳则有谾壑奥窦,郁律嬗娟。中隐烛龙,旁通虞渊。”又“奋缒聋壑”,《唐文拾遗》作“奋锤声壑”,其中“聋”误作“声”,语义更为不明了。
其次,“楬石聒山”当读为“击石聒山”。击,《广韵》“古历切”,见母入声锡韵。揭,《广韵》“居竭切”或“居列切”,见母入声月韵或薛韵。楬,《广韵》“其谒切”或“渠列切”,羣母入声月韵或薛韵。唐五代西北方音入声塞尾开始弱化趋于脱落,锡、月、薛三韵趋近。故无论原卷字形作“楬”或“揭”皆可借作“击”。“聒山”谓声音震动山谷,“聒”意为声音震动,如“聒天”谓声音震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溪有四十七濑,浚流惊急,奔波聒天。”《宋书·邓琬传》:“孤亲总烝徒,十有余万,白羽咽川,霜锋照野,金声振谷,鸣鼙聒天。”“聒地”谓声音动地。唐皎然《从军行》之一:“汉鞞秋聒地,羌火昼烧云。”《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箫鼓喧天,笙歌聒地。”又作“括地”,括,通“聒”,隋何妥《奉敕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钧天动丝竹,括地响錞钲。”“聒山”与“聒天”及“聒地”构词理据相同。“击石聒山”意谓击打石头之声震动山谷。
准此,“奋缒聋壑,楬石聒山”即“奋锤豅壑,击石聒山”,意谓在大山谷中舞动铁锤,击打石头之声震动山谷。
3 29·14名亚澄 (腾) 兰
辨正:《札记》认为原卷“澄”字无误。是。然视“澄兰”为普通词语,认为兰生幽谷,其香清远,古人以之为瑞草而常用作称美之辞。“澄”有明净、静止之义,以之状兰,则更显兰之幽远清净的性情。故而文献中,“澄”、“兰”连文往往用来比附衬托贤者之志操与品德。则谓此说不确。从语义逻辑来说,“名亚澄兰”之“澄兰”必须是人名,所谓理解为“志操品德”之义,则语义搭配不当。原校改“澄”为“腾”,虽然校改不对,但从语义搭配上是对的,“腾兰”指摄摩腾和竺法兰,东汉明帝永平中共来中土,译四十二章经等。事见《高僧传》。但此处“澄兰”不当改作“腾兰”,“澄兰”指佛图澄和竺法兰,佛图澄梵文转写为Buddhacinga,天竺人,故云竺佛图澄,佛图澄者梵语也,无翻名。晋怀帝永嘉四年来洛阳,现种种神异以弘大法。《梁高僧传》九“佛图澄章”曰:“澄或言佛图磴,或言佛图橙,或言佛图蹬,皆取梵音之不同耳。”佛典中亦见佛图澄和竺法兰并举简称作“澄兰”,唐大觉撰《四分律钞批》卷二:“如百千人同类中,有一人秀逸超群,名为出类,此况昔代高僧康僧会澄兰等。但有智术神通,以为拔萃。” (X42/629b①本文所引佛典文献标注格式为“T”指《大正新修大藏经》 (台湾“中华佛典协会”及法鼓山佛院著,2010年)“X”指《卍新纂续藏经》 (同前),“/”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数,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
另《札记》所举二例中的“澄兰”皆非“志操品德”义。其一例,《续高僧传》卷24(“释慈藏传”):“神睿澄兰,独拔恒心。”其中 “澄兰”,大正藏校勘记云:宋、元、明本作“澄简”。《法苑珠林》卷64“感应缘·唐沙门释慈藏”下引《续高僧传》亦作“澄简”,清徐昌治编辑《品高僧摘要》卷3“释慈藏”下亦作“澄简”。今谓作“澄简”是。另一例,《琳法师别传序》:“资灵海岳,育德抚象之年;志等澄兰,誓摧邪而纳虑。”其中“澄兰”即指佛图澄和竺法兰。杨文理解有误,其所谓结论难免失于主观。
4 41·13运偶大中之初,中兴启途,是金星曜芒之岁
辨正:《札记》认为“运偶”不通,“偶”当为“遇”字之形误。“运遇”犹言运势之遇合。今谓原录“运偶”不误,“偶”有“遇”义,《尔雅·释言》:“遇,偶也。”郭璞注:“偶尔相值遇。”郝懿行义疏:“《文选》注两引《尔雅》并作‘偶,遇也’……《尔雅》古本或作偶遇。”《集韵·候韵》:“偶,不期会也。”引申则有“遇合、幸运”义。汉王充《论衡·幸偶》:“举事有是有非,及触赏罚,有偶有不偶。”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不脱吏部选,可见偶与奇。又作朝士贬,得非命所施。”此处“运偶”意谓幸运遇合,文献中习见。《晋书·载记·刘曜》:“曜则天资虓勇,运偶时艰,用兵则王翦之伦,好杀亦董公之亚。”唐裴度《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怀见寄之作》:“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旧唐书·韩瑗传》:“遂良运偶升平,道昭前烈,束发从宦,方淹累稔。”前蜀杜光庭《张氏国太夫人就宅修黄箓斋词》:“张氏克承祯贶,运偶圣明。被沐天光,辉华帝泽。”
5 54·20既世网而不拘,易相菩提之路
辨正:《札记》认为“既”字不通,当为“寄”字之误,是。然读“易相”为“意想”则误。“意想”乃“想象;料想”之义,于此文意不够准确。今谓“易相”当读为“意向”,意谓决意向往,“易相菩提之路”指发心决意向往觉悟智慧之路。佛典中习见“决意向菩提”、“发意向菩提”说法,如隋阇那崛多等译《无所有菩萨经》卷三:“今得见世尊,即生于利根;速断诸烦恼,发意向菩提。”(T14/686c)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若见人中胜,决意向菩提;是人能自知,必当成正觉。”(T10/326b) 亦见“心向菩提”、“发心向菩提”、“内心向菩提”的说法,如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卷二十六“宝髻菩萨品第十一之二”:“复次心向菩提,无有疑网,名为信根。”(T13/179a) 宋绍德、慧询等译《菩萨本生鬘论》卷九:“云何不坏真实相貌?造作清净布施因业,应量器用胜义真实,成就秘藏自在诚谛,自性作业颠倒诤讼,心向菩提圆满胜义,时分寂静希求施行,静住根本自求迁变。”(T03/360b)姚秦竺佛念译《中阴经》卷上“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复有十千亿五色识众生,发心向菩提不退转道。”(T12/1064)姚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十四:“受痛于当今,内心向菩提,求于最胜果,终无退转意。”(T4/337c)
6 55·15郢人尽善以釫镘,匠者运釿而逞巧
辨正:《札记》认为“釫”当校为“杇”字。文献中“杇镘”亦写作“杇墁”或“杇槾”,乃涂饰、粉刷之义。是。然校“釿”当校为“斫”则甚误。今谓此处“郢人”与“匠者”相对为文,乃用《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之典,《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故此处“运釿”即为“运斤”,“釿”字当是“斤”的俗写字形,虽然“釿”字,《说文·斤部》训为“剂断也”,而“斤”字,《说文·斤部》训为“斫木也”,别为二字,但传世文献亦见“斧斤”之“斤”写作“釿”,《庄子·在宥》“于是乎釿锯制焉”释文:“釿,本作斤。”“斧斤”之“斤”乃为金属制成,故俗写缀“金”旁作“釿”。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十诵律》卷十九“斤头”:“居勤反。《说文》:斤,斫木也。斤,䦆也。律文作釿,鱼斤反,釿,口也。釿非此用也。”“运釿”即“运斤”,意谓挥动斧头。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唐杨炯《卧读书架赋》:“从绳运斤,义且得于方正;量枘制凿,术乃取于纵横。”文献中也有写作“运釿”,北齐刘昼《新论·适才》:“良匠善能运釿,故无弃材。”梁法云撰《妙法莲华经义记》卷二:“夫正理易知曲义难照故,如巧匠之师运斤斧于一木,若使此木圆直易作运斤斧绳墨得成一器。”(T33/593b)
7 73·8何图哺西萱草,拒豁沦悲;异亩嘉禾,伤歧碎蕙
辨正:《札记》据另一个抄本S.530号《大唐沙洲释门索法律义辩和尚修功德记碑》原卷校“拒豁”为“巨壑”“蕙”为“穗”,甚是。所谓“‘豁’字模糊不清,察其字形当为上下结构”,是此字乃是“壑”俗体字形“”,如S.2832《愿文等范本·律》:“一川戒月,夜落秋天;巨壑大舟,潜移逝水。”其中“壑”字,原卷正作“”。然认为“哺西”费解,据另一个抄本S.530号作“晡西”,而校作“晡夕”,则与句意不合。首先《札记》未能解释“晡夕萱草”词义所指,也未能解释与“巨壑沦悲”语意承接关系,其次,依此校读,则无法解释于下句“异亩嘉禾,伤歧碎穗”对应关系。
今谓“哺西”、“晡西”皆读为“伯兮”,哺,《广韵》“薄故切”,并母去声暮韵;晡,《广韵》“博孤切”,帮母平声模韵;伯,《广韵》“博陌切”,帮母入声陌韵。唐五代西北方音浊音开始清化,入声塞尾开始弱化趋于脱落,陌韵与暮、模二韵相近,故晡、哺、伯三字读音相近,可得通借。“伯兮萱草”乃是用典,《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陆德明释文:“谖,本又作萱。”谓北堂树萱,可以令人忘忧。“何图伯兮萱草”意谓何处能得到伯兮萱草啊,“何图”与“焉得”义同。此乃化用《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句。古人以为种植萱草,可以使人忘忧,又称忘忧草。“巨壑沦悲”指巨壑含悲,喻指忧思之深切。何以有此喻?此乃化用“悲谷”之典,古代传说中有“悲谷”之说,《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谷,是谓餔时。”高诱注:“悲谷,西南方之大壑,言其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曰‘悲谷’。”晋陆云《岁暮赋》:“仰悲谷之方中兮,顾悬车而日昃。”“何图伯兮萱草,巨壑沦悲”意谓哪里能获得忘忧草啊,忘却我深深地悲思。以此表达妻子怀念远方丈夫久役不归思念之情。
“异亩嘉禾,伤歧碎穗”亦是用典,《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孔安国传:“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5]知“异亩”当读为“异母”。母,本源也。“异母”指植物的根株不同。“异母同颖”之禾乃嘉禾也,古人常借此喻指天下合同之像。王充《论衡·讲瑞》:“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唐韩愈《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傅董公行状》:“职事修,人俗化,嘉禾生,白鹊集,苍乌来巢,嘉瓜同蔕联实。”“歧”本指同一物分而为两支,分叉。这里特指禾穗分叉,《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凡掐,必待露解,八月半翦去”自注:“留其歧。歧多者则去地一二寸,独茎者亦可去地四五寸。”宋陆游《夏雨》诗:“今年蚕麦收数倍,茧大如瓮麦两歧。”“异亩嘉禾,伤歧碎穗”指异株嘉禾的歧穗受到伤害了。喻指“天下合同之像”已经破坏,也就是说天下纷乱,边境战争频繁。
准此,“何图伯兮萱草,巨壑沦悲,异亩嘉禾,伤歧碎穗”全句的意思为:如今天下纷乱,边境战争频繁,哪里还能获得忘忧草啊,忘却我对远方丈夫久役不归之思念之情。由此理解,上下句语意才承接有致,句意方为顺洽。
8 83·7护鹅珠而无玷,孚草继之高踪
辨正:《札记》据原卷校“孚”为“守”,甚是。然《札记》认为“继”当为“靸”字之误。读“草继”为“草靸”,指用蒲草等编制的拖鞋,进而认为古时修行的僧人多穿草鞋四方行走,以此来推定此处文中则以“草靸”喻指清苦修行。则甚为无据。其实这里“守草继”当读为“守草系”,继、系,《广韵》皆为“古诣切”音,音同相借。《后汉书·李固传》:“即位以来,十有余年,圣嗣未立,羣下继望。”“继望”即是“系望”。敦煌写卷中亦见二者音借之例,如《维摩诘经讲经文(二)》:“认取理,莫疑猜,休纵迷心继在怀。”其中“继在怀”当读为“系在怀”,乃系念之意。“护鹅珠”与“守草系”相对为文,皆为比丘舍身护持禁戒之典。
[1]杨晓宇.敦煌写本功德记读校札记[J].甘肃社会科学,2010(2):184-186.
[2]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
[3](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唐文续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清) 阮元,等.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