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文化的要素结构探析

2013-02-15金佳勇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人才大学生建设

金佳勇

(唐山师范学院 保卫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张,2013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了最高峰,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由于受到社会风俗、习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用人环境、人才发展、社会评价标准、激励制度等文化要素的影响,大学就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方式,而就业需求差异性及就业观与择业观的反差也容易导致大学毕业生产生抑郁、焦虑心理[1]。因此高校应把就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大学生更新就业理念,营造良好的就业文化氛围,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

一、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生就业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范畴,这一文化形态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相互结合的产物。迫于就业的压力,高校就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出来。

1.明确“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诉求

高校是社会人才建设的摇篮和基地,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建设的真实效应,才能使高等教育的育人性和导向性成为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动力因素[2]。但是,当前大学生迫于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多重压力,学习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提升,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制了大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也是社会“竞争规律”的具体表现,导致了大学生的“学习倦态”心理,这种现象的扩散势必会影响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这就需要从就业文化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困境,克服消极的学习思想,敢于接受社会考验。

2.构建大学生就业文化体系

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决定了教育结构。我国在经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对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文化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但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实思考,这种社会“本位论”无疑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这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工作,构建大学生就业文化体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3.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

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就业观相结合的产物。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于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就业文化建设[3]。大学生面对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竞争下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就业素质结构,才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的文化性分析

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不是把每个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作为第一要务。无论高等教育体制如何完善,高等教育改革如何推进和实施,都不可能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就业,但是,当大学生由于受到就业文化的影响而造成大多数学生得不到满意的工作,用人单位不能聘用到所需的人才,那么,高等教育问题就不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4]。

大学生就业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也受到文化要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诸多的影响要素中,本文从思想观念文化、生活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评价文化等方面阐述大学生就业文化所涉及的要素结构。只有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文化的结构要素,才能在长期形成和积淀的就业文化氛围中更深层次地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高等教育在效率、公平、管理、服务等职能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理性思考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文化的要素结构

1.思想观念文化

从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就业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分配制”,市场经济初期的“毕业生选择制”,多数大学生把东部沿海城市或较为发达的城市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的首要选择,认为民营、私营和自主创业并不是就业。如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制”,大学生自主择业与社会选择相结合,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很难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而就业的决策权主要还在社会。在这一形势下,高等教育在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梯度和层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笔者认为这种需求并不是由于高等教育扩招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而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状的客观需求。学生就业现状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缩减,而是人才素质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为一定的扩大效应,不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人才市场过剩,产生“供过于求”的就业局面,而是传统择业观的影响束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导致大学生就业困境。

2.生活环境文化

大学生的就业观往往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因为生活环境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当人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应激起初不适应新环境,或者说是对这种环境的排斥心理,但是,通过不断的自我调节就会产生对新环境的良好适应,这也是许多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或者回到自己生源地工作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造成不同地域人文环境的差异,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不尽相同,在这一形势下,如果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实施统一的就业文化教育,而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就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无疑会约束和限制当代大学生就业渠道的选择。

3.制度文化

大学生就业制度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有关政策规定、服务保障体系、就业见习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大学生人才市场几个方面来展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鼓励大学生服役入伍,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支持到中小型企业和自主创业,强化家庭困难学生的就业援助工作[6],形成了即时就业、延时就业、自主创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大学生再就业、灵活就业等多种就业方式。但是,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依然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没有形成多层次、多职能、高效率的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就业立法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另外,由于受到用人单位制度的影响,特别是用人单位的绩效考核体制尚不完善,激励和导向作用不明显,导致机构臃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不能选择合适的人才。许多单位用学历来衡量人的职场胜任水平,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却招聘硕士、博士,造成大学生就业供给与市场需求信息的不对称,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4.评价文化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评价主要以就业率为主要衡量标准,把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以及薪酬作为衡量标准。从就业率的角度看,反映一所高校就业的量,而不体现就业质的问题,这种以人数计量的方法没有区分不同性质高校、专业、办学规模和地域差异。另外,由于本科生、研究生、职业院校学生教育定位的不同,不能采用单一的就业率作为量化指标。把薪酬作为衡量的标准则会忽视大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因此,在对大学生就业评价文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就业率指标以外,还应把就业的层次、就业单位性质、工作的稳定性、薪酬、工作与专业的契合程度,以及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情况等纳入评价体系中,由此建立多元化的就业评价文化指标体系。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较多,这就需要对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指标因子认为可以确定为专业成绩、学历层次、学校声誉、身心健康、专业前景、创新能力、合作意识、职业道德、诚信意识、吃苦耐劳、适应能力、自信心、责任心、交际能力和信息搜集分析能力等。根据以上所涉及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因子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由此得出大学生职场胜任力评价模型和量化结果,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文化要素结构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学生就业文化的建设路径

1.学生个人就业文化建设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将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同时还应了解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有关规定,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树立一个合理的、符合国家政策、实现个人价值的就业取向,避免盲目择业。

2.高校就业文化建设

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时代责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做到就业指导工作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还应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挖掘一切对就业有利的有效资源,建设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形成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就业工作体系,为大学生提高多层次的优质服务。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就业文化周”活动,这也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文化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3.用人单位的就业文化建设

用人单位要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需求观,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建设,推行聘任制、岗位管理制,建立合理的用人标准,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环节,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淡化学历和身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用人、选人标准,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建立与市场价格接轨、合理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要素结构问题,是实践层次研究的一次改革与尝试。思想观念文化、生活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评价文化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文化的要素结构,从以上各类文化的建设现状来看,这种文化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也成为了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阐述大学生就业文化要素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的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为指导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帮助,具体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还有待于在未来的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地展开。

[1] 张华.构建高校就业文化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3,15(4):26-27.

[2] 李家华.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2-17.

[3] 徐耀生.浅谈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大家,2010,23(1):34-36.

[4] 王莹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研究[D].沈阳:沈阳航天航空大学,2012.

[5] 朱绵庆,黄金辉.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11-13.

[6] 刘凤清.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思想现状分析及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人才大学生建设
人才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