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统计调查报表问题研究

2013-02-15潘强敏周琳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报表指标体系核算

潘强敏、周琳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 杭州 310025)

基层统计调查报表是相对综合统计调查报表而言的,是由基本统计单位按照统一的统计口径、统计范围、指标解释、计算方法,依据相关的原始记录填报并按规定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向各级政府履行报告制度所填报的统计报表。基层统计调查报表是目前我国政府统计调查中搜集统计资料的最主要形式,是统计资料加工、汇总、整理和分析的基础,通过对基层统计报表数据的搜集汇总和加工可以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宏观综合统计资料,为党和政府宏观准确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一、基层统计调查报表种类

基层统计调查报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一是按报表内容和实施范围分为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统计调查基层表。国家统计调查基层表包括国家统计局单独拟订的以及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拟订的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基层表一般用来搜集各主管部门所需的专业统计资料,在各主管部门系统内施行。地方统计调查基层表是国家统计调查基层表的补充,主要用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按调查范围分为全面的统计调查表和非全面的统计调查表。前者要求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都要填报;后者只要求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填报。三是按被调查对象的基本特性分为企业类单位基层表、行政事业类基层表、个体经营户基层表和家庭住户基层表。四是按被调查对象所从事的性质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住宿业、房地产业等专业基层表。五是按照报送频率分为日报、旬报、半月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六是按照报送方式分为邮寄报表、电讯报表和网上直报等方式。

二、基层统计调查报表改革进程

基层统计调查报表的改革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变化,同时也随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MPS向SNA转变而不断调整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至1984年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阶段,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即MPS体系。这一时期基层统计调查报表的设计框架基本限于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基层统计。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生活服务等)则缺乏较为系统科学的基层统计调查报表。1985年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建立了与联合国新SNA接轨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此同时,基层统计报表制度改革与时俱进,为适应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基层报表设计几乎覆盖了所有国民经济行业的经济社会活动。

三、基层统计调查报表设计遵循的原则

经过多年的长期探索和改革创新完善,现行基层统计报表制度的设计是遵循四大体系开展的: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如上所述,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能够比较全面反映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成果,而且与国际统计核算基本能保持同步可比,是我国统计工作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跨时代飞跃;二是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是统计调查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以法人单位为对象,我国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样是随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的,经历了从注重经济指标到注重经济、社会、科技、环境、文化、节能减排指标并举的发展过程。从国家统计制度看,现行国家基层统计调查制度约40套、500种报表、近万个指标,加上各部门、各市、县等根据行业和地区等特点新增的基层报表所形成超过两万个统计指标共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现有的统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科学设计统计报表制度提供了统一集中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三是统计标准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建立了一个范围比较全面科学的中国统计标准体系,形成了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龙头,《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城乡划分标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划分》、《统计单位划分》等为基础的较为完整的统计标准体系;四是统计调查方法体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也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强调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必要的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科学估算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四、基层统计调查报表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尽管现行的基层统计调查报表制度总体是围绕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标准体系、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设计的,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改进和完善,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调查方式方法、指标体系以及相关部门的协调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

1.抽样调查并未形成主要统计方法。尽管我国统计已经确立了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抽样调查为主体,全面报表、重点调查、科学估算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但是全面调查统计的理念在全国统计系统根深蒂固,全面统计覆盖了大部分的主要专业统计。浙江全面报表涉及了全省超过10万家单位(企业),基层单位统计负担过重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

2.统计标准使用缺乏规范。统计标准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标准化、分类标准化、基本术语标准化、编码标准化等。没有统一的统计标准,统计资料的开发比较研究水平难以进一步深入,统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在现行的基层报表统计制度中,城乡划分标准不统一、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不统一、众多新型产业划分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较多存在,企业无所适从。

3.统计范围全面性欠缺,同时交叉重复现象存在。从现行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来看,一方面存在着统计制度范围的全面性欠缺、对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反映滞后,另一方面同时存在着报表陈旧以及交叉重复的情况。统计范围全面性的欠缺在几乎所有专业都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存在于年定报统计,也存在于普查统计。以专业年报工业为例,工业报表制度分规模以上统计制度(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频率为月报)和规模以下统计制度(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频率为季报),由于频率的不同,导致工业进度数据无法全面反映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尤其对于浙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数量占比90%以上的省份,制度的缺失使反映实际情况的难度加大。一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的经济社会活动,如环境、资源及人文、社会方面等统计严重不足,甚至存在统计盲区,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但统计依然滞后。在统计范围全面性欠缺的同时,统计报表内容陈旧、指标交叉重复是统计报表制度的弊病之一。如“工业总产值”指标在工业和能源统计制度中均有设置,且计量单位不相同,又如部分农产品产量统计、农民收入统计等,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都在进行相关调查,调查方法、数据来源的不同,造成不同结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4.指标设置缺乏科学性。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是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统计指标太少,就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统计指标太多,统计指标体系不合理,就会增加基层的负担,如何合理地把握指标数量的度,优化指标结构,是建立科学、统一、简约的统计指标体系的关键。在目前的基层统计报表中,各类指标多达近万,指标分类过细、指标过时、不易取得等情况较为突出。如投资统计中城镇、农村分组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向周边扩展,企业向园区集中,按照最新城乡划分标准,在统计上很难把握一个项目是城镇投资项目还是农村投资项目。同时项目投资统计存在特殊性,有些项目涉及到城镇、农村好几个行政区域,很难界定该项目具体是城镇还是农村项目。

5.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衔接性不够。当前影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突出问题是地方数据与国家数据、专业数据与综合数据以及专业数据之间不够匹配。如统计系统的林业、农机、水利、水产等统计指标,与部门的统计报表制度由于上报时间、指标口径的不一致导致同一指标在同一上报期的数据不衔接。统计数据的不衔接,致使统计生产活动后期的数据整合、分析等服务职能都失去了意义,其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五、基层统计调查问题现状的主要成因

综上所诉,我国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基层统计调查报表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机制和体制的缺陷问题,又有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还有统计调查设计、报表组织实施方式、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关系。其主要原因:一是各自为政是影响统计调查设计缺乏整体性的主要因素。就深层次的原因而言,目前我国统计报表制度存在的报表数量众多,指标繁琐并时有交叉重复现象主要是由机构设置特点所导致的。现行的机构设置导致各专业各司其职,特别是在需要考虑统一、精简的时候,各专业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过多地强调本专业的特殊性,只增不减。指标交叉重复不可避免;二是统计调查项目管理职能缺位是导致统计调查重复、指标矛盾的重要因素。统计部门的职能不仅是生产统计数据,更重要的是统计项目和统计工作的管理。但由于长期以来的重调查、轻管理倾向,无论是国家统计局还是地方各级统计机构,对于系统内部的统计调查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对于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则更是有心无力,致使统计调查重复、统计指标矛盾、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三是统计基层基础薄弱是统计调查质量失真的客观因素。统计基层基础的强弱是决定统计调查质量的客观因素,也是统计报表设计思想能否正确贯彻的重要保障。在统计任务日益繁重的同时,统计基层基础薄弱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一线的基层统计人员不仅要承担日常统计定期报表、各项普查、各项统计监测工作,还要配合当地政府的中心任务工作,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六、加强基层统计调查报表管理的建议

1.创新统计调查方法手段,全面深入推进一套表改革。建立既能有效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各类经济体和社会公众需求,又能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便于调查单位填报、减轻基层统计机构和调查对象负担的一套表制度,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统计生产方式,实现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统计工作规范统一、改革创新、公开透明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一套表,一是统一规范了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标准和统计编码,有利于消除调查项目和指标交叉重复;二是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统计工作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高了数据汇总、加工和使用效能,增强了调查效能;三是电子报表相较纸质报表填写便捷,许多统计指标能够自动生成,减轻企业负担。这些转变是统计系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已经相对落后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统计制度科学发展的传统生产方式、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的重大变革。目前,一套表工作在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在一套表全面并轨工作稳步推进之时,更要积极主动、精心周密地做好一套表各专业、数据处理、名录库管理及相关部门的综合组织协调工作,拓展调查对象实施范围以及平台应用。

2.完善统计指标体系,适应各方面统计需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统计方法制度必须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和改进统计指标体系。统计部门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调整统计内容,完善调查方式,拓宽统计领域,加强资源环境统计、社会统计,努力创新统计方法,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指标体系,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对于常规性统计制度,可以按照统一、标准、通用、固定的原则进行设计,以保持统计资料的连续、可比,对于非常规制度,则要根据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情况来具体考虑,采用简便、轻捷的调查方式、指标来解决问题,提高统计部门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能力。

3.加强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协调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分工合作。政府统计要由业务型向综合管理型转变,加强统计管理规范化力度,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好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检查监督工作。目前,国家统计局、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基本已经建立起规范化的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在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非法调查报表基本得到有效遏制。浙江已制定《浙江省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管理办法》和《浙江省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申报审批工作办方法》,但市、县两级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方面则有所疏漏。主要是因为市统计局鲜少有独设的设计管理专业,县级统计局设计管理力量更是薄弱。另外,部门不配合,擅自制定非法报表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做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分工协作,理顺两者间的关系就格外重要。要进一步规范部门统计上报渠道,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部门统计业务水平。建立部门统计工作考评制度和部门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部门统计资源和统计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信息互补和共享机制,加强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利用,使部门统计工作与政府综合统计工作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4.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各级政府要重视统计基础建设,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促进统计事业发展。一是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坚持原则、精通业务、作风扎实的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明确基层统计人员的配置要求和经费安排,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统一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以增强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和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二是要加强企业的统计基础建设,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原始记录是业务核算、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的共同基础,只有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才能使三种核算结果相互衔接,口径一致,从而保证统计核算数字的准确性。三是建立和完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统计局《县级统计机构工作规范》和《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加强对基层单位统计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力度。

5.建立和完善统计调查制度的评估制度。统计调查制度不仅要注重事前设计、事中控制,同时也要注重事后评估,这是实现统计管理科学化、程序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统计方法改革的持续动力。近年来,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制度开始被关注,并展开有益的探索步伐。国家统计局已经对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进行了初步的评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浙江也已开始着手建立和完善统计调查评估制度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地方统计调查制度和重要数据质量进行评估论证,通过对历史上的统计调查制度进行认真的梳理,论证统计调查制度贯彻过程是否合理有效,自行制定的制度有否存在交叉重复,是否有可以舍去和优化的部分,科学客观地评价和分析数据质量状况,增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报表指标体系核算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镇长看报表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几点思考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