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曦所著客家文献考
2013-02-15张显慧
张显慧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0)
张显慧 女,硕士,助理馆员。
客家民系为中原南迁的汉族人民,其发展源远流长。自晋至清,因战乱等原因,客家先民几经迁徙,在闽西、赣南、粤东山区聚集、发展、壮大,并以闽粤赣边界为大本营,不断向外发展。客家先民在数次迁徙的过程中,不仅保留了汉民族的文化传统,而且还与当地人民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俗文化,同时亦产生了记载客家人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信息的文献,即客家文献。客家文献属地方文献范畴,包括客家人著述、史志、谱牒等文献及非客家人撰写的关于客家的著作,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文献价值,是研究客家问题的重要资料。
胡曦( 1844~1907),字明曜,号晓岑,别号壶园,清广东兴宁客家人。少负大志,慨然以世局为己任。从名儒陈炳章游,炳章奇其才,妻之以女[1]。清同治十二年( 1873)拔贡。次年上京应试不第,久困场屋,遂改志治学,编纂、搜访桑梓文献,尤不遗余力。其于有生之年,编纂、搜访了大量客家文献。光绪三十三年( 1907),胡曦时年 64。“上海国学保存会顺德黄节晦闻,撰《地理教科书》,于客族源流,多作误解。粤中客属人士,闻之大哗,多为文与辩……兴宁兴民学校诸教习,乞先生为《粤民考》,以示信将来。先生为文数千言,详实称最。未几即婴疾不起,盖绝笔矣[3]。”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胡曦仍心系故里,桑梓之心,可谓拳拳矣。胡曦编纂的乡邦文献甚多,然其“后嗣式微,遗稿散佚殆尽[2]”。笔者将胡曦所著客家文献可考者掇拾著录,并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证:著作内容、成书过程及写作年代、版本源流与存佚情况。
1 史志
1.1 《枌榆碎事》四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胡曦始撰《枌榆碎事》,同治十三年(1874)成书。其自序略云:
右《枌榆碎事》四卷,盖补订邑志未成,分别杂缀之书也。……有志所应载应改者,录存以俟,有志所不必载,或载而详略务求各是者,采取十一,为耳目随笔一卷。其涉乎讽咏,并约事物附后,则别为竹枝一卷。……龙户灵,为体则艳,顾烟花北里,非意貂续,诸如麘姬华氏各条,颇为阐幽而作。至己未乙丑江南流寇充獗,则又余短衣长剑,卧鼓城头,得诸见闻,详且悉者,覙缕记之,合两次事为纪略一卷。亦欲使将来修史乘君子,得原始而要终焉[3]。
是书卷一为耳目随笔,卷二为竹枝杂咏,卷三为西河龙户录,卷四为咸丰己未御寇纪略。该书列壶园外集第四种,胡曦曾自刊行卷一二四。因版片庋藏不善,刊本不精。卷三稿本为梅县黄氏惭书剑庐所得,后罗香林先生托黄氏钞出副本,与另卷一二四精钞本影印,编入《兴宁先贤丛书》[3]。此书尚有清同治十三年( 1874)刻本。另有民国二十二年( 1933)《竹枝杂咏》刻本,列壶园外集戊编。
1.2 《甘露事类》三卷
清同治十三年( 1874),胡曦上京应试不第,次年即光绪元年( 1875)返乡。是年辑《甘露事类》“,汇录唐宦者仇士良事迹,凡正史方志,唐人诗文集及笔记,涉及仇宦者,悉为甄录。以仇氏著籍兴宁,虽所多行不义者,然足表 当日政局,故先生特为辑录也[3]。”该书卷上录《新唐书》仇士良本传、明《惠州府志》仇士良本传、胡曦自撰仇士良别传、郑薰奉宣宗诏撰仇公神道碑、刘蕡直言极谏策、仇士良鱼宏志矫命迎颕王诏等。卷中为辨析考证卷上所录传记碑状有疑义者。卷下收诸家关于仇士良及甘露事变之评述。
是书未刊行,现有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据罗香林先生守先阁藏清钞本影印本。
1.3 《明乡贤王御史遗事考略》三卷
是书撰于清光绪五年( 1879)。胡曦自序略云“:闲读县志乡贤列传,窃叹前明性之王先生,忠勤大节,见诸史传不一,而一邑记载,漏脱弥甚[4]。”故辑是书,“凡有关王御史文治武功诸事迹,靡不竭所搜罗,分别系以按语,纠其讹舛,缀其挂遗,而益以年谱,积帙以成是编[5]”。其中卷一录李国纪宁都知县王公传略、王守仁牌行各哨统兵进攻屯守、王守仁祭宁都知县王君文、王守仁准宁都县申请祠祀批文、湛若水平寇录序、盛继显忠亭记、郝通志人物传、阮通志人物传、拟补王性之先生传略;卷二为王天与年谱;卷三为王天与贤迹。
是书于清光绪五年( 1879)由兴宁赏奇书局刊印,后胡曦复自校订。现存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据胡曦校增订兴宁赏奇书局原刊本影印本。
1.4 《乡哲良规》
是书辑于清光绪六年( 1880),“内录石咏竹随园注菜根谭一卷,吴熙乾自园撰百忍说一篇,先生五世祖近光公学规条约一篇,陈铨次臣种苦瓜说一篇[3]”。然查诸史志,未见是书。据罗香林先生考证曰:“此书已于光绪六年自刊。题署兴宁赏奇诗局藏板,李聚贤堂元记刊印。其版片曾藏余家守先阁,今不知流落何处矣[3]。”
1.5 《宋乡贤罗学士遗事考略》三卷
是书撰于清光绪八年( 1882)。据胡曦自序载,其以旧志关于同里乡贤罗孟郊生平记载语焉不详,罗公力诋南北和议,忤秦桧,被谪兴国军一事湮没不闻,且诸旧志辗转传抄,舛谬颇多,而“粤志所传琐事,其有无不足为公轻重,独登第出处大节,碑与本传牴牾特甚。爰即载籍所有,各为条录,附辩于后,依类析为三卷[6]”。该书卷一收宋张文举故翰林学士赠礼部尚书罗公神道碑、广东通志列传、明祝允明墨池铭、明吴悌探花祠记、明胡继武重建墨池书院碑记、宋李纲通衢夜坐有感诗、国朝汤贻汾墨池怀古诗;卷二为罗公谱系、遗笔、京中怀归诗;卷三为罗公贤迹。
此书胡曦曾自刊行,是刊本已佚。现存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据守先阁藏清钞本影印本。
1.6 《兴宁图志考》八卷(一说十二卷)
胡曦以郝玉麟、阮元二人所修两部《广东通志》中关于兴宁历史地理沿革等史实有不少讹误错乱之处,其后各人所编《兴宁县志》不加辨证,照样引用,以讹传讹,欲另著一书,以图匡正。清光绪元年( 1875),他在给黄遵宪的回信中说道:
执事询吾何所造述,吾今犹未能窥道万一。……曦私心急欲成就者,方志一书,虽小犹大耳。……一隅虽小,吾已生长于斯,宜不以弇陋无文,负却乡梓也[3]。
胡曦于清光绪七年( 1881)著《兴宁图志考》,次年成书。他广征博引,严密考订,纠正了郝玉麟、阮元所修两部《广东通志》中关于兴宁建置、历史地理沿革等错误。是书现存卷一沿革图说,清光绪八年( 1882)广州刻本。该卷主要论述了3个问题:兴宁县建置沿革问题,并绘制了不同时期的兴宁疆域图;齐昌县建废的地点与时间问题;齐昌县与兴宁县历史地理沿革问题。
1.7 《新订龙川霍山志》十卷
是书撰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全书共分十卷,卷一为图绘,卷二为名迹,卷三为唐宣宗本记详节,卷四为贤迹传、谪宦传、名宦传,卷五为宦绩传、游客传、乡贤传、懿行传、宦者传,卷六为方伎传、女道传,卷七为金石、艺文一二,卷八为艺文三,卷九为物产灵异,卷十为附录[3]。
笔者查诸史志,未见是书,盖已佚。
2 诗文集
2.1 《梅水汇灵集》八卷
《梅水汇灵集》为胡曦所辑,编定于清光绪十二年( 1886),收录了嘉应五邑自宋以来 200余位诗人的 2000余首诗。是诗集遴选公允,按诗作优劣挑选,不存门户之见。胡曦所撰例言云:
兹编所录,皆已往先哲,其所著述,或存或佚,略如阮志之例,并附本传之下,以待搜访。外至第八卷分上下二帙,为闺秀一编,虽生存亦收,为方外一编,附以繇辞杂语,如蜀雅粤东诗海之例。顾吾乡风谣,可采者甚多,兹为略及一二[7]。
是诗集现有清光绪十二年( 1886)刻本、民国二十二年( 1933)兴宁书店铅印本等。
2.2 《梅水文钞》初集、二集
清光绪十二年( 1886),胡曦曾致书镇平钟孟鸿,征求先达遗文,其中言及辑有《梅水文钞》。其于《梅水汇灵集·例言》亦言:“余尚纂有《梅水分类文钞》初、二集若干卷。”然笔者查诸史志,未见是书,盖已散佚矣。
[1] 罗香林.胡晓岑先生年谱[M].兴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兴宁文史(17).1993:117-119.
[2] 胡毓寰.湛此心斋遗诗弓园吟草合刊附记[M].兴宁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兴宁文史(17).1993:72.
[3] 胡曦.枌榆碎事[M]//罗香林.兴宁先贤丛书第一册.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1958:163,165,136,143,167,137,158.
[4] 胡曦.明乡贤王御史遗事考略[M]//罗香林.兴宁先贤丛书第一册.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1958.
[5] 王荫平.明乡贤王御史遗事考略跋[M]//胡曦.明乡贤王御史遗事考略[M]//罗香林.兴宁先贤丛书第一册.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1958.
[6] 胡曦.宋乡贤罗学士遗事考略[M]//罗香林.兴宁先贤丛书第一册.兴宁先贤丛书校印处,1958.
[7] 胡曦.梅水汇灵集[M].刻本,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