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粉彩人物画审美特征

2013-02-14柳成栋

陶瓷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彩瓷粉彩雍正

柳成栋

(拙玉斋工作室 景德镇市 333000)

粉彩,又叫软彩瓷,产生于清代雍正六年,三百多年来,陶瓷艺术家倾注在这朵陶瓷艺术的奇葩上, 使它盛开不败,独树一帜的成为釉上彩绘的一朵奇葩。

一、粉彩源流说

清康熙的粉彩是在传统五彩受珐琅彩工艺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由于康熙粉彩瓷尚属初创,人物纹饰虽比较简单但装饰比先前鲜艳多姿。

雍正时期,无论造型、彩绘技法还是纹饰, 在康熙粉彩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走向高度成熟, 堪称粉彩瓷器的代表作。薄胎透光,釉面光洁如玉,绘制精细,线条纤细有力,画面极为精美。粉彩吸取了各类绘画的技巧,特别是运用西洋绘画中的透视法,描绘的人物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此时期以各类刀马人物和戏剧故事中的场景最为常见。雍正仕女图大多着汉装,体态修长,眉清目秀,多衬以几案、绣墩、博古架等室内陈设,画面紧凑细致。以后的粉彩人物画都以此时期风格为楷模,它奠定了粉彩人物图的传统。

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安定平和为乾隆时期粉彩提供了前提条件。由于少受战乱的洗礼, 于是乾隆时期的粉彩更是发展到了高峰时期。粉彩人物装饰极为普遍,且大多仿名家之作,并且西洋技法的运用更为盛行,粉彩西洋人物图的绘制也较为流行。乾隆朝粉彩用极细的工具在红、黄、蓝、绿、粉等色地上轧出缠枝忍冬或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的纹饰, 作为粉彩人物的外框进行开光。绘制更加精细,致有繁缛之感。直至民国一直流行此种装饰。虽然乾隆皇帝本人对瓷器非常重视,对宫内粉彩瓷器的用途、器型、纹饰屡屡过问,此时瓷器精工细作,但终究达不到雍正时期的清新典雅。

嘉庆以后粉彩人物画创作水平便每况愈下。总体情况虽如此,但并非一无所获,例如故宫博物院收藏嘉庆“无双谱”人物杯所绘“江东孙郎”、“龙门司马迁”人物以及、武则天、陶渊明就颇为精致,每个历史人物旁有诗、书、画、印兼具,俨然文人画做派。道光时期的粉彩人物画主要以婴戏纹和清装仕女为主。其特点是人物表情丰富,衣饰褶皱更加复杂,色彩更加丰富,表现出工艺精湛。咸丰、同治以后,粉彩人物画发生了显著地变,特别是人物头部上窄下宽,大鼻头,人物表情活泼生动,栩栩如生。且此时粉彩人物画出现艳丽的风格,这是由于粉彩含量多,彩粉浓度高,且带有金彩描绘。处于清末同治、光绪由于社会动乱和衰败并无精细粉彩作品留存下来。

二、传统粉彩的内涵美

在传统的粉彩人物图在中国彩绘瓷占有比较大的比例,从中不难发现处处洋溢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绘画自古就讲究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古人不见今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代绘画中大多通过艺术的手法来达到传神的效果。在汲取前人精华的粉彩人物对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进行深刻的表现对其内容的解读有助于对于粉彩瓷人物纹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传统的粉彩人物画是吸收五彩与珐琅彩的工艺为基础,它的出现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并不是囫囵吞枣广收一切。在借鉴西方绘画理论绘制技法上,粉彩瓷人物图引用西方油画技法,实用油料形式来处理色调,使粉彩人物出现了明显的层次变化,产生了与运用单线平涂技法传的统五彩不相同的艺术效果;乾隆时出现了大量以西洋人物为装饰的粉彩人物,受西方洛可可风格的影响,画面精细华丽,它们大多属于外销瓷。传统的粉彩人物彩绘瓷是中国历史上人物彩绘图对外来文化最大规模的运用。粉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给清末时西方新彩的传入开拓了道路,使其新彩迅速为艺术家所接受并运用于人物纹饰的创作实践中。

其次,由于本土文化推崇文人气息,无一例外也熏染着粉彩瓷人物图,艺术家运用全新的表现形式彰显个性精神。粉彩在引入外来元素的同时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强调中国文人画的艺术魅力。雍正时粉彩瓷人物图的文人气质表现的淋漓尽致,受儒家文化影响下雍正皇帝饱读诗书,此时出现了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粉彩人物作品。清中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艺术家们个性精神也自我觉醒,文人气质愈发显著。在清末粉彩人物艺术家们开始在陶瓷上用文人画形式书写其名,在这之前少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真实姓名,标志着艺术家对个人价值的认识和肯定。直至当代文人气息依旧浓郁,诚然,表现文化内涵的形式绝非复古,但坚韧的民族精神和气节一直贯穿其中,给当代粉彩人物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粉彩瓷人物图也记录了时代审美文化倾向。粉彩瓷人物图体现时代风貌,展现当时精神文化追求。如雍正时期的粉彩人物崛起表现其对审美的追求,此时期的粉彩福寿老人纹盘、盘面中央绘有老人、灵芝、蝙蝠等表达雍正帝希望有洪福齐天,长久之意。促成粉彩瓷人物图替代刚劲的五彩瓷人物图是由于雍正帝偏好典雅细腻之风,这与康熙帝的敦厚豪放的审美大异其趣。浅绛彩是清末奢靡堕落的封建贵族审由华丽向萧条审美情趣转变的真实写照。它是清末粉彩瓷中演变出的新变产物。民国新粉彩人物画内容包含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等各种文化元素,它的兴起反映了民国新兴阶层的审美取向。

三、传统粉彩的形式美

粉彩真正产生于雍正六年,此时期的陶瓷造型由于纤巧俊秀,器型各部位比例协调,素有“线条美”的美誉。这为粉彩人物画提供了良好地前提条件。此后的粉彩人物画都以此时期的作品为标准,讲究布局与画面的协调统一。

陶瓷造型有圆、方扁、长、凹、凸等,因此装饰要根据其造型的不同来加以布局,画面的主要人物应放在器物的主要位置。雍正时期的粉彩人物多以绘画形式布局在器型的主视部位,器物口沿、颈部不像乾隆粉彩人物图设有边饰,人物后衬有背景,与人物形成动静相称,画面紧凑,与瓷胎上留白的空间形成虚实结合,取得画面与器型和谐统一艺术效果。

传统的粉彩人物画在经历了三百多年,色彩种类繁多,绘画造诣高超,线描装饰不仅突出人物主题,在色彩上也强调这一环节。人物的衣纹多是在白瓷胎上勾勒出轮廓线,再用玻璃白打底,再在上面施以广翠、茄紫、洋红等颜色。再用干净的毛笔将刚施的净色扫平,出现明度深浅不同的变化,这样人物更显庄重。传统粉彩人物画中有红、蓝、翠绿、大绿、紫、褐等颜色。合理的构图与色彩搭配在一起,可使画面产生多而不乱,清新典雅的艺术效果效果。

四、传统粉彩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

创新让艺术作品有灵魂,使其更具有生命力,才能让其在艺术长河中蓬勃发展。雍正至今,粉彩人物在人物题材,色彩技术,制作工艺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当今的粉彩人物图在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同时,去除糟粕, 取其精华。不断发掘创新,运用新技法,新材质,题材内容,使粉彩人物个性更鲜明。继承传统就必须学习传统。

在材质方面,粉彩人物瓷绘可以学习雍正仿成化斗彩鸡肝杯那样,釉下青花或釉里红与釉上粉彩相结合的形式来表达对艺术的理解,釉上粉彩人物和釉下结合一体使画面对比强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使画面装饰效果更具活力。

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传统的粉彩人物画以成龙配套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或生活中的人物场景为题材内容,在当代,有相当一批科班毕业的美术人才,他们出身学院派不仅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对个性的彰显与理解有独特的见解,他们经常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为夸张人物的造型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因此在题材选择上有很大的跨越性。他们创作着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去除陈腐,追求气韵格调上的美感。

在技法上,传统粉彩人物画运用中国画的手法与透视法相结合的形式,使其画面表现生动丰富。当代粉彩人物运用釉下青花,釉里红,或用手指作画装饰次要部分纹饰来达到强调粉彩人物的效果,采用乱笔,泼彩,借古传今,运以新意,使粉彩人物画更新颖,更耐看。

五、结语

传统的粉彩人物画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形象或俊美传神,或憨态可掬,造型准确生动,色调或清新脱俗,或高雅秀丽,或五光十色,衣着神态惟妙惟肖。传统粉彩人物画在技艺高超的绘画师的手里生动而活泼的表现的淋漓尽致。各个时期的粉彩人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时期社会生活和审美倾向,从中可以窥探出当时社会风貌。一件件从历代走来的粉彩人物画,使我们体会到其中的不骄不躁,精雅别致。这是我们当代陶艺家必须传承和修养的精神。传统粉彩人物会对我们当代从事陶瓷艺术家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它不仅为我们艺术创作点亮了一盏明灯,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

猜你喜欢

彩瓷粉彩雍正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邹幸 陶瓷艺术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与古代艺术大师画粉彩瓷
雍正:精细典雅
时尚达人:雍正
浅绛彩瓷欣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