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拯救新能源产业
2013-02-14中投顾问任浩宁
中投顾问 ■ 任浩宁
光伏
“双反”的影响早已蔓延开来,有关光伏行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探讨之声不绝于耳。在内忧外患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国内光伏市场似乎成为能够拯救光伏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欧盟市场、美国市场、东南亚市场、日本市场、中东市场、南美市场、非洲市场所能发挥的作用小之又小,风电企业回归国内的做法值得肯定。
笔者认为,只有光伏基地能够拯救光伏产业,分布式光伏电站只是概念炒作,并不能给光伏企业带来实质性利好消息,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的做法并不可取,概念炒作不利于行业发展、不利于企业扭亏为盈,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转型。
我国太阳能资源相对集中,西北地区、西藏地区最为丰富,华北地区可开发量不容忽视。集中开发、规模开发的先天条件良好,建立光伏基地能够最大化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这与风电资源的分布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在西北地区、华北地区有很大的重叠性,若风电基地、光伏基地能相辅相成,电网企业、地方政府可省去许多麻烦。
分布式光伏难以消化光伏行业的过剩产能,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也不太高。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电站持续运营20年才有可能收回成本,而光伏设备的平均使用年限为25年。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繁琐,对并网工作要求更高,会大幅增加电网企业的投入。电网公司对光伏基地并网工作尚不关心,又怎能指望其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投入很多精力?
欧洲部分国家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较好与其太阳能分布、行业发展重心、政策落实、居民收入都有重要关系。国外的成功模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情况,一味照抄照搬只会加剧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光伏发电对寻常百姓而言是典型的“奢侈品”,通过分散开发怎能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只有光伏基地能够拯救中国光伏产业。我们已经在西北建立起规模不小的光伏基地,却并没能帮助光伏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周期。这与并网政策、补贴政策、储能系统方面存在的漏洞有直接关联,若能将这三方面工作做好,光伏基地盈利能力相当可观。
风电
风电行业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产能过剩、弃风限电、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并网、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效果不甚理想,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远超预期,部分风电企业已然萌生退出之意。在此危难关头,再探讨造成风电行业现状的原因和罪魁祸首已然没有多大意义,若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风电行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才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善事。
从我国风电资源的客观布局和电力行业的整体规划来看,只有一条路能够帮助风电行业彻底脱困——风电基地。只有风电基地能够拯救风电行业于危难之中。
不过,这一风电基地并非广泛意义上的风电基地,而单纯指陆上风电基地,海上风电基地并不包含在内。由于海上风电基地在20年内很难有所作为,商业化运作的前景并不甚良好,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基地的做法并不可取。若将陆上风电基地的建设、运营、并网工作做好,风电行业过剩产能就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消化,而结构失衡、市场在外、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国风力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常年风力资源丰富,建设大规模风电基地、批量上马风电项目不仅符合风电行业的发展要求,对当地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转型也能起到一定的正面效用。风电资源的集中分布是风电项目集聚布局的客观依据,更是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未来风电行业能否扮演重要角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风电基地建设和利用的效率。
同时,我国在上述地区已经初步完成风电基地的建设,批量上马的风电项目多半完工,加之地方政府对风电产业格外上心,地方产业结构规划过程中,风电行业都被赋予重要使命。在此现有基础之上,将相关的风电产业园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使各区域之间风电基地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风电基地将会很大程度上分摊和降低成本投入,给行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然而,海上风电基地并不适合在现阶段大规模推广,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大规模规划海上风电基地的做法值得商榷,建议以广东海上风电基地作为样板,待取得一定成功经验后再行推广。一方面,海上风电较之陆上风电成本投入更多、盈利更差、运营更加复杂,在陆上风电项目都难盈利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基本没有盈利的可能;另一方面,并网问题一直存在,电网公司对风电的并网工作缺乏关心,当陆上风电基地弃风限电日趋严重之时,海上风电又怎能及时并网?
陆上风电基地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当前诸多问题丛生主要是由于政府层面并未出台实质性的政策加以扶持,仅有的、为数不多的补贴政策也很难得到有效落实。在建设风电基地的同时,并网政策、电价补贴政策、储能系统建设等三方面的工作也要起步。
基地建设
并网政策:国家层面应给电网企业下达明确而严苛的并网目标,强制电网公司让步部分经济利益,从而将光伏和风电产业的并网政策落实下去。凡是符合并网条件和并网标准的项目,电网企业都应无条件的加以并网,凡是应该淘汰出局的项目,电网公司都应果断禁止并网。
电价补贴政策:新能源项目究竟该补贴多少资金是企业、政府博弈的结果,而不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能否及时将资金发放到企业手中才是关键。电价补贴政策的执行应以新能源企业为核心,专款专用、专人负责的工作原则必须落实,唯有如此,项目才有盈利的可能。
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的建设将很大程度上制约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在储能技术、设备的研发制造方面落后较多。整个行业的发展尚未与风电和光伏产业很好契合,储能系统并未有发挥调节供需、节约能源的效用。国家层面应大力提倡储能系统的建设,鼓励光伏和风电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平台,加快储能设备的升级换代。
风电基地和光伏基地符合未来能源发展之要求,而内陆核电、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都应暂缓建设。加之高压、特高压输电项目的建设、智能电网升级改造,北电南运、西电东送的大格局已经形成,西南水电基地、西北光伏基地和“三北”风电基地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