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3-02-14张艳玲卢东琪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效益设施蔬菜

张艳玲,李 冰,卢东琪

(1.宁河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500;2.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061)

近年来,天津市宁河县设施农业迅猛发展,目前,全县新建设施农业园区76个,新增设施农业3745 hm2,涌现了运河湾、小闫及齐心等一大批规模化的设施农业生产园区,产品基本实现尽产尽销。建成了目前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蔬菜种苗厂——百利种苗厂。设施蔬菜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带动了城乡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1 存在问题

近年来,天津市宁河县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数量扩大明显,效益提高欠缺,温室的比较效益远低于中棚,没能形成高投入高产出;因地制宜发展的布局不够完善,蔬菜生产方式、栽培季节和品种结构雷同;本地区的气候、区域优势和较高的设施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产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同时,尚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蔬菜流通市场的规划、建设及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2 主要原因

一是有的温室建设结构性能不尽合理,采光角度及保温性能均有待于改进和提高,冬季极限温度一般在4~6℃,最低仅为1~2℃;二是宁河县地处渤海腹地,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盐碱高,冬季生产地温极限很难提升,地温比同纬度的河北乐亭和永清等地区低2~3℃;较山东寿光低5℃以上,尤其上水后很难保持,且棚室内湿度很难控制;三是过分追求越冬茬,由于温室性能及特殊的土壤结构,温室越冬番茄和黄瓜等喜温性蔬菜很难实现正常生长,冻害时有发生,病害比其它地区重,同时畸形果和病果比例也比较高。加之季节性差价越来越小。如2007-2009年,蔬菜市场价格较好,但是季节性差价不断缩小,主要表现在春节前后价格没有比早春及深秋季节高多少,有时还出现走低的趋势,效益受到影响;四是育苗水平亟待加强。传统的育苗方式及简陋的育苗设施导致蔬菜种苗质量低下,参差不齐,时有缺苗现象,严重影响产量。菜农应尽快转变观念,可以到种苗厂进行工厂化育苗或购买商品苗。工厂化育苗既降低了育苗成本,同时又可以保证种苗的优质性;五是运行体制尚需完善。个别村队集体大规模建园区,群众积极性小,大部分村民保持观望态度,致使大部分棚室集体统一管理,导致成本加大,一些生产环节管理不到位。因此,很难实现较好的效益,甚至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 发展方向及对策

加快设施蔬菜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通过改善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提升优化设施农业的各要素组合,实现现代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使设施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着力推进市场化,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因地制宜的指导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3.1 全面提高设施的标准化程度和装备水平

一是新建温室按照采光好、升温快及保温性强的要求,结合天津市宁河县的实际进行规划设计,长度70 m以上,跨度8.5 m以上,后墙体高3.5 m以上,后墙地基宽1.5 m左右,墙体收顶宽1 m左右,后屋面长1.5 m以上,屋面从后墙到前沿厚30~40 cm,温室底脚设防寒沟,确保冬季极端温度1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新型大中棚设施建设。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宁河县大中棚的比较效益远高于温室,如果在现有棚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装备,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如采取二道幕和棚内复加小拱棚,棚北面采用双膜双帘覆盖或半培土等措施。三是原温室除采用双膜双帘覆盖外,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如果安排喜温性蔬菜,应采取秋冬茬加冬春茬,尽量不搞越冬一大茬栽培。

3.2 严格设施农业生产管理的关键技术环节

培肥地力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加大增施有机肥力度,充分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棚室间深挖排水沟,既降低了土壤盐碱含量,还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沟深不少于1.5 m。推广名优特品种、高畦膜下暗灌技术及在棚室中增设防虫网等设备,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提升种植水平。品种选择是增产增收的关键,通过与瑞克斯旺和先正达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国内外领先品种及配套技术,提高设施农业的竞争力。科学施肥是获得高效的保证。由于宁河县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对磷钾及钙锌等微肥的吸收受到影响,因此,提倡增施磷钾肥及微肥,适当施用生物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3 发挥体系及示范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技术体系建设,是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效益的根本所在。一是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切实提高业务技能。二是请先进地区的专家能手到园区全程指导。三是派园区技术骨干到外地学习,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宁河县设施农业增效显著。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作用,集成国内外高新技术和优质品种,科学安排茬口,使之成为设施农业建设和管理的标准点、试验点、示范点和样板点,做到可看、可学、可操作及可拷贝。。

3.4 科学合理安排种植茬口

根据宁河县气候特点,结合设施种植布局和蔬菜市场营销分析,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既要坚持种植种类多样性,又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在充分改良土壤和设施条件的情况下,还要突出区域优势特色,按照规模水平不断增加,而结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要求,番茄种植控制在45%左右,辣椒控制在20%左右,茄子20%左右,其它名特优在5%左右,这样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类蔬菜的比例,突出地区优势,彰显特色水平。

3.5 大力发展设施食用菌生产

食用菌生产悄然兴起,市场前景很好,利润空间较大,明显高于种菜效益,同时食用菌生产不受地力条件制约,加之宁河县棉壳原料充足,因此,应大力扶持食用菌生产,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

3.6 科学开拓蔬菜营销市场

3.6.1 建功能齐全交易便捷的产地蔬菜专业批发市场

建设适合北方冬季气候特点的半封闭式蔬菜批发市场,杜绝田头交易,吸引国内外菜商,通过市场公平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实行市场准入、检测及检疫一条龙服务制度,克服过去菜商来收不到菜,收到菜的人卖不出去,产销无法对接,统收统卖,无法分级分类和优质优价的弊端。

3.6.2 突出区域特色 打造品牌优势

品牌是市场的标杆,市场是产业化发展的导向。因此,必须走产业化、市场化及品牌化的路子。鼓励蔬菜流通公司、蔬菜流通合作社及蔬菜流通大户申请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使蔬菜品牌多样化,市场层次化,才能拉开市场销售层次,满足不同档次的销费。

3.6.3 多方联动 培育市场

培育市场销售主体、加大对流通公司、流通专业合作社和流通大户的扶持力度,多轮驱动,真正为基地、为产业、为市场、为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架通市场桥梁,连接市场纽带,引领千家万户共同闯市场,提高农村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近几年的营销实践证明,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市场引领产业化发展,市场开拓了,产业化规模再大也显得小,市场没有开拓,产业化规模再小也显得大。

[1]王金圣.陕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西北园艺(蔬菜),2012,3:4-5.

[2]方伟,张青,惠成章,等.沈阳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1,1:18-20.

[3]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1-5.

[4]薛艳,王艳龙.汉中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长江蔬菜,2011,14∶60-63.

[5]陈琼贤,张白鸽,罗少波,等.广东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2,11:11-13.

猜你喜欢

效益设施蔬菜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民生设施非“摆设”
奇怪的蔬菜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蔬菜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我最喜欢的蔬菜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