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配方施肥技术
2013-02-14郝秀芬付淑华
郝秀芬,付淑华
(静海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600)
大田作物生产上应用配方施肥的方法和实例层出不穷,基础资料和数据也比较丰富,而在蔬菜上应用某种方法进行配方施肥的资料很少。因此,蔬菜生产中农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施肥量大而结构不合理,对提高产量和培肥土壤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亟需科学的施肥制度。
1 确定采用方法
面对蔬菜种类多、茬口多变及栽培形式多样的情况,蔬菜配方施肥可以选两种栽培形式,如陆地和保护地的主栽作物大白菜、番茄及黄瓜等,以土壤肥力指标为基础,进行菜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定性研究,以确定菜田土壤肥力的高低对施肥的反映。在此研究基础上,结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养分平衡法或有效养分系数法进行定量,以进行蔬菜的配方施肥工作。
1.1 测土配方施肥原则
首先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情况,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根据农家肥和化肥的特点,合理搭配施肥。农家肥,肥效长,含养分全面,有微生物活动,可疏松和改善土壤质地,具有明显提高蔬菜产量和改善蔬菜品质的作用,宜作基肥。化肥速效,有效期短,含养分单一,宜作追肥。为了提高有机肥和化肥的利用率,发挥肥效,一般将两种肥料搭配混合使用。根据蔬菜的生长发育情况与需要养分的多少,确定追肥数量、次数和间隔时间,如:生长发育很好,生育周期短的蔬菜,少追肥或不追肥;生长发育差,生育期长的蔬菜,应增加追肥次数,多追肥。一般每隔7-15 d追一次,共追3~5次。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肥料种类,确定施肥方法。
1.1.1 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通过充分发酵,营养丰富,肥效持久,利于吸收,可供蔬菜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使用,腐熟的人粪尿,也可作追肥。
1.1.2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根据土壤和肥料的化学测定,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和各种化肥的性能,确定使用化肥的品种、数量和配比。化肥作基肥最好与农家肥混合施用,因为农家肥有吸附化肥营养元素的能力,可提高肥效。化肥作追肥尽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化肥的养分含量高,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出现烧种、烧根、烧苗及烧叶等现象,同时造成浪费。根据不同蔬菜类型和品种,确定施用不同化肥。如叶菜类需氮较多,可多施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等。果菜类需磷钾较多,可多施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及氯化钾等。根茎类需磷、钾肥较多,可多施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及多元复合肥等。
1.1.3 配合多种微量元素推广叶面追肥
配合多种微量元素叶面追肥方便简单,省工省时省事,养分全面,吸收养分快,见效快。多种营养元素配合使用,缺什么施什么,有些肥料可以与中性农药混合使用,起到防虫治病同时增加养分的多种效应。
1.1.4 提倡结合深翻施基肥
由于棚室土壤盐分多积聚在土壤表层,使表土板结或形成硬盖,结合深翻施基肥,使土肥充分混合,上下土层混合,把板结表土粉碎并翻到下层,可以大大减轻表土板结和盐害。
1.2 测土配方施肥的测定内容时间和方法
测定的主要内容有:土壤性质、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及氮、磷、钾、钙、铁、硼、锰、锌、铜等元素的含量。测定时间:应在蔬菜播种栽培之前或农闲时进行;也可在蔬菜生长期进行田间测土,为及时追肥提供数字依据。测定的方法:一是用土壤速测箱在田间测土,该法简单方便而且快速,立刻就可出结果。二是把土壤取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测定,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但数据较精确。
2 加强基础研究
2.1 确定土壤肥力指标
在掌握菜田土壤养分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研究,选择适宜的菜田土壤有效养分的浸提方法,尽早布点,确定某类菜田土壤和某种作物的土壤肥力指标。
2.2 建立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从而进行土壤肥力指标基础上的肥料用量的确定。
2.3 加强基础数据研究
加强各种配方施肥方法所用的各种参数或基础数据的研究,如作物形成一定产量的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有机质培肥指标、有机质矿化率及有机肥或蔬菜根茬腐殖质化系数等等,通过各种实验丰富这些基础数据。
3 进行开发研究
现在蔬菜配方施肥成形的材料不多,但蔬菜施肥不能等基础研究搞好后再搞开发研究,应该同时进行。现在可以将简单的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的,氮、钾或氮、磷配合施用的肥料试验结果,选优用于指导蔬菜施肥实践,但这只是在没有进行配方施肥的系统研究或研究初期时进行,它可能会产生同一配方在不同地块上应用产量结果会截然不同的现象,但总比偏施氮肥强,同时要尽快将蔬菜施肥基础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施肥。
4 加强配方施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动态监测
设置蔬菜的长期肥料试验,用配方施肥的方法确定施肥量,观察其多年蔬菜产量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变化,以评价配方施肥的效果,预测今后的蔬菜施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