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明党穿梭中日几十年
2013-02-07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 丰图片说明:1971年7月,在签署联合声明后,中日友协代表团团长王国权同竹入义胜(左)握手。与日本自民党联合执政的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日前率团访华,引起媒体议论纷纷。有的称他是安倍晋三的“传声筒”,有的指公明党在众议院“席位少”、“分量轻”,算不上大党。但很少人知道,公明党是战后日本政党中一贯坚持对华友好,在这方面没有翻过盘子的政党;也很少有人知道,在战后中日关系每次重大转圜时期,都有公明党的身影。党名源自中国古代名人 日本公明党于1964年11月17日成立,母体是池田大作担任会长的日本宗教组织——创价学会。在考虑党名时,池田大作表示自己很崇拜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因此建议起名为“公明”,因为与“孔明”的发音完全一致。还有一种说法,称池田大作喜欢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里的宋公明(宋江),认为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物,希望自己的这个政党成为“智慧之党”,因此起名“公明党”。 虽然亲手创建了公明党,池田大作本人却没有进入公明党的中央机构。他还对公明党负责人说:“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恩之国,我们应该报答中国。我不会对公明党提更多的要求,唯一的希望就是公明党今后要坚持对中国大陆友好的政策。” 早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前的1968年9月8日,池田大作就在万名学生面前发表著名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倡言》,批评日本自民党政府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呼吁“日本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应该按照自己的信念开展自主性外交政策”,指出战后日本政府和台湾缔结“日华条约”,根本是“无视中国七亿一千万民众的存在”。他提议,“日本政府应该和北京政府进行会谈”,“积极协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就在“池田倡言”发表4个月后,公明党全体大会正式提出《公明党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发表了《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方法途径》。“竹入笔记”为中日复交奠基 1971年,佐藤荣作还在日本首相任上,屈于形势,他想和中国政府沟通,尝试谈判恢复邦交事宜,但由于缺乏信赖,这种尝试遭中国拒绝。当年6月底,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首次率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会谈中,周总理根据公明党《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方法途径》里的5点声明,提出“中日复交三原则”。他说,“从公明党成立开始,我们就关注你们的主张。你们对发展中日关系有着很好的建议,所以我们要请你们来中国。对如何尽早实现中日邦交,你们有正确的意见。”7月2日,公明党代表团同中日友协代表团签署联合声明。 1972年7月,竹入义胜再次访华。他将会谈中周总理提出的草案要点记下,返回日本后转交给新首相田中角荣和外相大平正芳,这就是著名的“竹入笔记”。正是这份“竹入笔记”促成田中内阁访华,为当年9月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 1974年8月15日,竹入义胜第四次率团访华,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负责接见。竹入义胜对邓小平表示,“公明党决心为加深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尽力,今后有机会还盼望能再到中国来访问。” 应该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公明党一直担负着两国政府间沟通渠道的任务。在日本福田赳夫内阁成立后的1978年3月,中国政府为了解福田的想法,向公明党发出访华邀请。公明党决定由书记长矢野绚也率团前往。临行前,矢野绚也与竹入义胜一同前往首相官邸,询问福田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真实想法。 3月10日,矢野绚也在同中日友协副会长张香山会谈时,转达了福田提出的两点意见,一是日本政府希望尽早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二是与所有国家增进和平友好是日本外交的基本立场,希望中国予以谅解。翌日,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提出中方的四点意见。3月17日,矢野绚也将中方的意见作为访华成果传递给福田。福田赳夫喜不自禁,他称“公明党的访华报告可作为今后决定恢复日中条约谈判的重要参考资料”,“衷心感谢公明党的努力”。与安倍晋三的三代渊源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与公明党及创价学会之间也有很深的渊源。 1958年3月16日,创价学会会长户田城圣邀请时任首相岸信介,也就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参加日莲正宗总寺院——大石寺礼堂落成典礼。岸信介因故未能到场,但派自己的夫人及安倍晋太郎夫妇代为参加。当日,安倍晋太郎之子安倍晋三作为《每日新闻》的记者也出现在典礼现场。 在典礼上,户田城圣面向在场的6000多名学会青年表示,“能维护日本政权,压制住社会党与共产党的人只有岸先生,从他做干事长的时候我就从内心深处尊敬他”,“不管岸先生今后站在何种立场,我都不认为他是个坏人,这才是友人的真心诚意。在场的各位也要拿出这样的真心来对待岸先生。”同年4月20日,岸信介作为友人出席了户田城圣的葬礼。 在岸信介与户田城圣双双过世后,与公明党及创价学会维持关系的“重任”落到安倍晋太郎肩上。创价学会的会报《圣经新闻》不止一次刊登过池田大作与安倍晋太郎的对谈内容。池田大作也曾亲自撰文称,安倍晋太郎“继承了岸首相同户田会长的亲密感情,我能感受到他重视创价学会的心情。” 2006年9月22日,即将就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邀请池田大作在东京都内进行秘密会谈,请求公明党在接下来的参议院选举中协助他。对此,《日本经济新闻》等大报均有报道。一周后的9月29日,时任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与池田大作会面,双方谈及中日间改善关系、坚持友好的重要性。一周后的10月8日,一向被认为对华态度强硬的安倍晋三动身前往中国“破冰”。由此可以看出,安倍晋三“破冰之旅”的背后,离不开公明党与池田大作的作用。 在第一次就任首相后,安倍晋三作为嘉宾出席创价学会全国大会。在会上他公开表示,他与公明党有着“特殊的命运”,“在公明党诸位的支持下,我被任命为第90届内阁总理大臣。在此我要对大家的强力支援和支持表示感谢”。 现在,日本自民党在安倍晋三的带领下第三次同公明党结成联立政权。同时安倍晋三也是继岸信介、安倍晋太郎之后,同创价学会联系紧密的第三代政治家。他因此把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称作自己的“政治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