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3-02-05张丁杰曾贤贵
张丁杰,曾贤贵
(西南科技大学a政治学院b学校办公室,四川 绵阳621010)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3]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其社会作用和社会影响力越加明显。那么,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就日趋明显。如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基本认识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表达形式,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又是需要中国公民努力培育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这“二十四字”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和培育途径。作为承担建设祖国未来重任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成长规律,他们的价值观应有相应的凝练与表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针对青年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的,是区别于非大学生群体的其他人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概念。因此,所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指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者各方教育力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大学生在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上,对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内化、认同后形成的价值观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有用、有德人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的理想信念、道德法纪、诚信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本文所谈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涵义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以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对大学生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和诚信教育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内涵
美国学者比尔和哈德雷夫认为:“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查有梁在其所著的《教育模式》的前言中写道:“教育模式就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抓住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作简要概括,以供教育实践选择;或者是对教育实践经验作概括,抓住特点,得到个别的教育模式,以丰富教育理论。”[5]教育模式要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才算理想: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指导理论要科学可靠,三是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程序,不然,这种模式只能是一种理论设想,不是“模式”[6]。
综合模式及教育模式的概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可以定义为: 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础上,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价值观、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所形成的稳定而简明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构理论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程序或方式,用以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作为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一套策略和方法,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目标明确、理论指导科学可靠、操作程序具体可操作等因素统一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范式。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多年来,学者们研究的多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研究则始于2007年,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之后才兴起,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二者的研究对象不一样。前者涵盖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价值观等方方面面,而后者的重点是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从理论范畴来讲,后者属于前者的一部分,但不等同。其次,二者的研究目的不一样。前者主要是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育进行研究, 后者主要是从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角度进行研究,目的性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现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现状
(一)现行两种教育模式
自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国内高校围绕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受区域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呈现出方法不一、形式多样的特点,综合各高校教育模式特点,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灌输”模式,二是“实践教育”模式。
1.理论灌输模式
列宁在他的《怎么办?》一书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灌输”。灌输理论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群众灌输他们原本不了解或不具有的先进的无产积极意识; 二是引导工人群众善于从工人阶级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认清社会生活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无忘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帮助无产阶级提高革命理论和觉悟,使得无产阶级运动革命由自发化向自觉化发展[7]。”“灌输理论”强调要科学灌输,反对强制灌输、“填鸭式”灌输。
“灌输理论”应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来,主要体现为在高校中开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有明确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第二,由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采取灌输或讲授的方式对这些内容进行传递;第三,突出国家、社会和教师在教学内容、标准、规范等方面的权威地位[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灌输模式在高校的实际操作中主要体现为三种形式: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二是政治理论学习,三是个别辅导。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政治理论学习是“群体理论灌输”,个别辅导则属于个体理论灌输。
2.实践教育模式
理论灌输模式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效且必要的形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更谈不上。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让他们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可能脱离实际生活,应该要在理论灌输和正面教育的基础上,设计出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补充,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当前,高校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教育模式主要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校外“第三课堂”教育。
(二)现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特点
1.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是教育主阵地
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不论是理论灌输模式,还是实践教育模式,都是各有侧重,又有相同点。理论灌输模式侧重于理论的灌输与传授,通过直接的理论教育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教育者实施灌输的主要“阵地”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绝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的课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理论灌输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学生用于实践,用理性指导实践。因此,实践教育模式侧重于社会实践,是将重点放在实践环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会接收到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果理论正确则必将坚定信仰,自然而然会根据理论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达到实践教育的目的。虽然实践教育模式重点是在实践环节,但是理论灌输仍然是其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正确的理论灌输,实践也只是“瞎折腾”,没有方向,没有可以验证的理论,最终不可能得到好的效果。
2.“实践”始终是教育的归宿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真理是在不断实践、反复检验中获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经过无数实践总结认识出来的,是否具有真理性,还必须接受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确定。教育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将一定观念灌输给一定人群,让其接受这些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外化为日常言行。要让人接受观念,不是靠强制灌输就可以实现的,首先观念本身是正确的,可以让人接受的,其次是方法要适当。不论是理论灌输教育模式,还是实践教育模式,都认识到这一点。理论灌输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大学生了解、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理论最终是要拿来“用”的,因此,在灌输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不会觉得理论枯燥和抽象,乐于接受“灌输”。实践教育模式的重点是实践,其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大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得到锤炼,提高技能,为以后更好地参加实践积累经验。所以,现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始终是把“实践”作为最终的归宿和落脚点,这也是符合认识论的规律的。
(三)现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
1.教育定位不够明确
首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定位不明确。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个人层面的要求也应该重点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着手。这八个字扩展开来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待人友好和善,助人为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围更宽,涉及内容更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针对性更强,是专门为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进行的。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定位就应该是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三观”,成为有用有德之才。
其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的定位不明确。现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是只有“提法”,而没有非常具体的“办法”,基本上是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宽泛的,相关理论内容多、方向多,教育者在进行理论传授、实践指导时往往会受多种因素干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定位、目标及内容把握不准,就会使教育效果打折扣。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从思想政治教育提炼出来,作为单独一门课程来进行研究,使教育更加明确,更有针对性。
2.教育方式方法和载体比较单一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在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方法,但仍然存在着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载体比较单一、教育内容刻板枯燥、脱离现实生活实践等问题(见图1),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图1 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
首先,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一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注重形式而不注重效果,对学生的情况没有很好地调查研究,不能很好地掌握到学生的真实情况。比如学生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等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不能处理的困难等,不能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导致双方沟通存在障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二是教育者注重发挥教育功能,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育能力,影响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只注重理论灌输,而忽视教育内容的渗透。教育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教育者不能融会贯通,不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载体上,不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形式,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提高。四是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然而,综观现在高校,使用网络平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取得很好效果的案例尚少。
其次,教育载体不够创新。任何教育都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其教育目的的,载体可以说是沟通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创新载体对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提高教育实效有着重要意义。例如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载体,但是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不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汇进去,没有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色进行设计,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不大,活动载体也就失效了,不能实现教育目的。二是网络载体没有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邓若依等人的调查,只有3.6%的人会仔细阅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宣传网页,而其他的都是“草草浏览”或是“关闭网页”,有51.3%的大学生认为网页宣传“说教色彩太浓”,45.3%宣传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社会实际不符合”。[10]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知道,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要有效发挥其作用,必须要根据网络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特征,创新网络展现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乐于在网上浏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的宣传信息,提高教育实效。
3.教育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反馈
思想教育的主体是人,其主要目的都是教育者通过一定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受教育者接受特定的思想、观点和理念,并认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修养,同时外化为教育过程要求的行为表现,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又变化不明显的。现行的教育模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而忽视教育效果的评估,甚至有的主张思想教育工作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使得教育者对教育模式的效果不能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不能对现行模式及时修正和完善,影响了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模式的要求,该模式必须要包括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式方法的制定、教育载体的搭建和评价体系的制定等五个方面以及这五个方面之间的运行机制。该模式各要素的运作程序如图2 所示。
图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运作程序
(一)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指的是教育者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指导,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者期望的时间内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修养,自觉指导自己的言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提供方向性指导,对培养出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进行了总体规定,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和归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要结合现有教育环境、教育水平及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来制定,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和大学生双向互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目标的定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目标可以表述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度爱国热情,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学习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具有强烈的法纪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具有诚实守信、不欺瞒、遵守诺言的品格,与人为善,待人有礼的有德有才的国家栋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一旦确定,就要贯穿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不偏离方向,确保教育效果。这个目标主要具备两大作用:一是指引方向,确保实现预期效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指引方向作用,是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能引导教育活动及大学生向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达到社会预期效果。二是整合力量,增强向心力。教育一直是双向互动的活动,是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辅助力量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
2.目标的设置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应包括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就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基本目标要素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及心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个基本目标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其中,政治素质是关键,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本质区别;理论素养是根本,它为实现其他目标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道德修养是基础,心理素质是前提,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会有开阔的心态接受教育,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平台[11]。
(二)确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落实到大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有极强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操守,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友善的可贵品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围绕这些基本内容进行。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及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等三个方面。
1.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
“政治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国家的人们在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认同、信服和敬仰的基础上,进而奉为自己言行准则并身体力行的精神体系。”[12]“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理想和信念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理想以信念为支撑,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体现并折射着信念;信念决定着理想的内容和方向,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理想。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13]可见,对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起基础性作用的是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它对价值观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首先关注这两方面的教育。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各民族历史地形成的体现民族生存发展规律,反映民族根本性格,具有普遍渗透力的全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主导精神[14]。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牢固精神纽带和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1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时代精神体现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精神。这两种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是推动我国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16]。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必备的精神素养,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更应该将其作为自己必备的最为基础的思想和品格。因此,要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必须要考虑这个爱国的基础,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
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不同社会、时代和阶级的道德修养有不同的目标、途径、内容和方法[17]。我国从古自今一贯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达到较高的道德修养一直以来是国家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里,像大行德广、以德服人等,都是老一辈的教育新一辈的词汇。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重视德育建设工作,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前提下,德育是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也是综合素质中“身心素质”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学生成材的基础。
从古至今,“诚信”都是作为道德修养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来进行论述和实践的。诚信是一个人必备的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现在建立信用社会,“诚信”更是一个人的生存之本。但是,跟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各种不良价值观,如拜金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金钱万能论等深深地影响着成长中的大学生,由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缺位,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当代社会,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考试、学术作弊司空见惯,评优评奖弄虚作假蔚然成风,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极低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大学生是即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特殊群体,应该以一种高度的使命感要求自己具有诚信的品德,将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谈到道德修养,行为准则也不得不提。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是提高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两种手段,前者是内化于心,是通过自身修养来提高道德品质,而后者则是外化于行,通过行为准则规范大学生的品行。在每所高校,都制定了本校的大学生行为规范或准则,对大学生的言行进行了具体规定,通过制度来约束大学生,使其养成自觉遵守行为准则、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理应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三)确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和载体
1.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效结合
所谓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8]显性教育的特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公开的。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将爱国精神、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待人和善等价值观融入到不同的教育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影响的过程。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相互对应、相互补充。一直以来,我们针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突出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而忽视专业课、人文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没有互为补充,教育投入更大,但教育的力量并没有增强,教育效果也没有理想中的好。所以,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一定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19-20]。
2.利用网络载体,打造网络育人新平台
(1)建设寓教于乐的“红色网站”。所谓“红色网站”,是指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直接或渗透的方式融入各种资讯形式为手段,整合国家、社会及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在获得有用资讯时受到教育,心灵受到震撼,自觉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的网络媒体。
(2)建设手机联动教育平台。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使用,既扩大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增加了教育新途径和载体,同时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要正视手机对教育带来的影响,正确使用和引导将会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一是建立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利用手机随身携带的优势,学校第一时间将重大国家政策、事件传递给学生。二是建设信息甄别中心,对网络信息实施监控甄别,特别是对于网上盛传的谣言要及时准确的给予辟谣,引导大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三是建设手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网站,发布生动有趣的信息,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避免说教形式,使学生喜欢上手机网站,并乐于接受宣传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21]。
(3)建立家校联动平台,实现“四位一体”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学生的成长,价值观的形成受各方力量的影响,是需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四方力量共同努力,形成一体,方能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最大化。
首先是重视家庭教育。大学生的启蒙老师是父母,家庭是其第一个学习场所,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中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22]现在很多家长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格的培养,更不谈培育孩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在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同时,更要想法提高家长的素质,“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别人”。只有家长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提高到一定层次并自觉践行,才能给后一代作出榜样,并在家庭中营造出一种开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其次是学校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学校要与家庭、社会形成一种沟通机制,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的同时,要对教育过程做好跟踪记录,对教育结果做好总结评估并及时修正教育方式和内容,通过家校通网站或短信平台将教育过程及结果反馈给家庭,使家庭及时修正日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共同做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三,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国家要加强党风党纪建设,从严治党,反贪反腐,实现政治清明,提高大学生对党的信任度,增强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要加强社会秩序管理,极强进行环保意识宣传,促进社会环境积极因素增长。国家要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规范图书出版,鼓励作家写出弘扬主旋律,倡导文明价值的一流作品,使高雅、健康的作品走进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各种舆论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多报道正面光明、积极向上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理性地看待社会存在的客观问题。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尽量缩小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第四,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活动,教育方案做得再好,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再高,如果受教育者不配合,不接受,一切教育都将是无效的。因此,大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学校通过设计一些活动或环节,让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通过在活动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评估等过程中,为了解决遇到的问题,会自觉地去查找相关理论来指导,从而发现理论的价值,并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并逐渐吸收内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论修养,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四)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效果评估体系
1.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体系确实科学、可行、有用,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1)导向一致性原则。即在设计评价体系时,必须要坚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目标,按照总目标的要求来制定对应的子目标,层层分解细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确保每项指标都符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总目标和总方向。
(2)动态性原则(实践性)。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也要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相应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也要紧随教育活动进行不断修正、调整,使评价指标更完善、更科学。同时,评价的手段、方法也应该是动态的,要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涉及的各项指标要放在一种的动态的过程中去评价,要重视对教育过程的评估和对未来发展可能性的评估[23]。
(3)系统完整性原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应的评价体系要遵循系统论的原理,坚持系统完整性原则。一是要重视评价体系的整体性、层次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内部各要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存的条件要形成系统,缺一不可。只有如此,才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实效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评价体系不可避免地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各项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主体都是人,且最终的教育目标是大学生的价值培养,由于人和价值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显性的要素进行评价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隐性的价值观念却很难进行量化指标的评定[24]。如何实现定性与定量结合,使各个评价指标客观、科学,具有可测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构建评价体系必须要充分研究和考虑的问题。
2.评价体系的标准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评价的标准,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进行考虑。前者是从国家、社会的层次,在一定时期内,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的地位及具有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具体到一所大学,就是考察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被社会认可。而微观评估则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某项工作、过程进行评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常是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观念等来进行评价,所以一般转化为对大学生个体的评估,比如理论考试、推选先进、入党等[25]。
3.评价体系的指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评价指标是根据评价体系的范围、标准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逐级分解形成具体指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的设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微观方面的指标,二是宏观方面的指标(见图3)。
图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1)微观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否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是否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体可以分解为四项二级指标:一是考察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力,二是对各种思想与思潮的分析力,三是对是非问题的辨别力,四是对错误观点的抵制力等;是否抑制了大学生某种消极思想行为的滋长与蔓延; 是否促进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2)宏观方面的指标,主要是考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是否优化。包括当前社会环境和条件是否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积极性,以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顺利完成;当前社会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否良好,大学生能否坚持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抵制和批评不良现象,勇于同歪风邪气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热心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高校是否具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际环境。
4.评价方法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方法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检验的程序、途径和方法,从定性、定量的需求出发,可以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数学建模方法[26]、模糊综合评判法[27]”等。
(1)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是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看成一个系统,根据其目标分析、要素分析、环境分析来评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价是要对社会要求、教育者面貌、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等指标进行评估,在评估时,必须要把这几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得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系统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进行评估时,要把各要素联系起来,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及其各自发挥的作用、状态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正确的效果评价。
(2)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是模糊数学所提供的解决模糊现象的评估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数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数学模型,在解决多因素、多指标的教育教学评估问题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28]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育主体在对效果进行评价时受个人思想、价值观影响,会对各个指标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许多概念外延是不明确的,具有“亦此亦彼”的模糊特性,因此,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评估中,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进行评估。通过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取得相应数值,通过对各项指标确定权重,再将各指标测得数值与权重一起进行相应的数学计算,得出更为精确的指标得分,确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真实性。
四、结 语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没有信仰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没有信仰,就没有方向,就会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迷失,就会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无益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信仰,是能引导我们走向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社会的无穷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是让我们树立这种信仰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借鉴国外相关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结合现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切实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之路,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升到新的水平。实践证明,模式研究是简单而又有效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完善是建构现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
笔者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为基础,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单独抽出进行讨论,试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为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但由于理论水平的限制,笔者尚不能从更高理论层次上对其进行概括和研究,只是按照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一是目标明确,二是指导理论要科学可靠,三是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程序[29],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种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人关注、研究和总结,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Z].2006-10-11.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2012-11-08.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0-15.
[4] 冯克诚,西尔枭.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6):3.
[5] 查有梁.教育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4.
[6]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52.
[7] 列宁.怎么办[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17-325.
[8] 侯爽.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75.
[9] [法]卢梭.爱弥尔[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0] 邓若伊,蒋忠波.网络传播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基于五省市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75.
[11] 詹玉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思潮[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21.
[12] 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
[13]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论战线,2004,(12):8.
[14]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7-1)[20 13-3-22].http://www.gov.cn/ldhd/2011-07/01/content_1897720.htm.
[1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16] 吕遂峰.试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价值[J].生产力研究,2007,(22):1.
[17]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11-10-18.
[18] 王瑞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8.
[19] 李春梅,魏忠明,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9):197.
[20] 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36.
[21] 张宇鑫.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双轨模式[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3):76-80.
[22] 黄小勇,黄菜方.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1.
[23] 刘瑞平,蒋传东,马文革,叶绍灿.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检查评估体系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
[24] 成长春,冯春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及其限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63
[25] 傅晓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9.
[26] 付晶晶.浅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384.
[27] 彭浒.浅析网络对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效果评估数学模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2):11.
[28] 张涛.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中的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77.
[29] 汪凤炎.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