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下的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困境分析①——基于秦栏和博望的调研
2013-02-04钱美琴徐志仓
钱美琴,徐志仓
(1.安徽经济管理学院;2.巢湖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国家宏观经济整体增长率放缓的情况下,有着资源等多方面优势的安徽经济在近年来依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究其推进全省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民营企业等非公经济日益受到关注。非公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安徽非公经济贡献表可见一斑。
安徽省非公经济贡献表(资料来源:安徽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2012.8))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安徽省民营非公经济的发展概况,无论是在全省的经济总量中,还是在税收的总量中以及对全省经济的贡献度方面,都已经超过了过半的比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省委省政府多次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然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开始变得恶劣,内部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一、秦栏和博望两地的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天长市秦栏镇号称安徽“个私经济第一镇”,它以电子、光伏、光电、汽车和摩托车零配件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全镇现有个私企业超过2000 家,是安徽省四大电子产业集群地之一,其中所生产的高压包和遥控器在全球市场都占有非常高的比重,高压包占全球维修市场80%,遥控器占全球零售市场的35%。到2010 年底,全镇资产在500 万以上的企业就有300 多户,其中资产突破1000 万元的100 多户,秦栏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1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接近2 万元。当涂县博望镇是一个以机床、刃磨具、筑路机械及配件等机械制造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镇,有着“中国刃具之乡”的美誉,全镇现有工业企业800 多家,其中在2 平方公里的核心产业区内就有企业600 多家,该镇2011 年实现的工农业产值达到105 亿元,实现的财政收入是3.27 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20 元,较全国和安徽省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62.25%和79.68%。
秦栏和博望作为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强镇,也是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两镇也不得不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困顿之局面。
二、危机下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
(一)外部需求不畅,产品销售持续下滑。在过去,广交会是两地企业销售产品的重要渠道,然而在2012 年秋季广交会上,外国客商不及往年一半,无论是秦栏还是博鳌都因此导致订单大幅度减少,不少企业开始缩小规模以求保命。据天长市政协相关领导介绍,当地民营企业外向依存度非常高,主要是为广东中山市外向型企业做配套出口,在外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最终影响到了本地产品的出口,天长民营经济2012 年前九个月的增长率只有1.1%。企业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是减少了一半左右的同时,产品的价格也在快速下降,如太阳能新材料已经从高峰时300 万元/吨,下跌到目前只有20 万元/吨左右,LED 蓝宝石衬底产品售价从40 美元跌到当前的8 美元。部分民营企业家甚至认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黄金高峰期已经过了。在当涂博望,机械制造企业虽然没有秦栏企业的外向依存度高,外贸销售只占本地产品销售的10%左右,但由于本地企业产品多是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相关,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对本地企业产生影响巨大。2012 年1-9 月工业的产值虽然有所增加,增长率为12.41%,但企业的库存情况严重,9 月份的实际产值已经开始环比下降0.55%,前九个月税收更是同比下降25.49%(国税),在反映企业开工生产情况的用电量方面,前九个月也是下降9.79%[1]据博望企业办耿主任的调查,2012 年本地的冶金锻造产出下降超过20%,机床销售更是困难,年内本地可见关门的企业就有超过5%,另有部分企业也是在保本甚至亏损生产,等待市场转机。
(二)融资渠道少,资金链愈加紧张。资金紧张是我们本次调研中民营企业集中反映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外部危机的延伸,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融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一方面是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回笼慢,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更加困难,成本也更高;另一方面是企业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新项目的投资对资金的需求加大。同时,面对危机,政府的税收增幅收窄,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使得政府对企业的减税空间变小。在天长,2012 年上半年,政府通过城投、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平台,从各金融机构获得新增贷款16.3 亿元,但这与需求之间仍然是有很大的差距,例如该地的远东集团一家企业的投资需求资金就达到80 亿元。在博望,企业融资渠道更窄。由于规模小,难以通过股权进行融资,而在债务融资方面,由于企业缺乏核心资产用于对银行的融资抵押,获批的难度也在加大,例如在该地现有6000 多亩的企业用地中,有证可抵押的不到1000 亩。
(三)实体企业利润越来越低。规模小和利润低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大显著特点,也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两大瓶颈,这一点在秦栏和博望两地的民营企业发展中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在秦栏2000 多家电子类企业中年销售超过1000 万元的只有100 多家,仅占企业总数的5%;在博望,现有制造实体企业近700 家,但销售超过2000 万元的仅有68 家。在规模小的同时,由于同质化的情况突出,恶性竞争使得大路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和财务费用却在不断走高。现阶段在秦栏一般的工人月薪都在1400-2500 元,这还不包括老板要提供吃住和缴纳有关的保险费用;在博望由于用工紧张,工人的工资甚至达到了3000 元/月左右,这已经超过马鞍山市内的工资水准。在融资成本方面,由于银行的强势,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普遍采取上浮到顶的措施,即基准利率上浮30%,只对少部分资金回笼快的企业上浮20%,如果再加上银行贷款中的各种附加条件,使得民营企业即使从银行正规渠道获得的贷款成本也已经达到了10%以上,而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成本普遍在15%-25%。据当地的知情人士介绍企业的年利润也就在15%左右,如果负债率在再稍高点,企业基本就在为银行打工了。
(四)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困境。政府与专家均认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民营企业发展困境的一剂良方,然在现实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这样的三重困境。困境一,对转型升级的时机把握不好;困境二,完成转型升级的资金不足;困境三,即使转型成功,很多企业家对新行业企业驾驭能力有限。这三重困境以致民营企业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乱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 。
(五)优秀人才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制约。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是显得越来越明显。通过对秦栏和博望两地的调研,我们发现,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他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基本都已跨过了第一阶段,即企业家的单打独斗阶段。此阶段的民营企业发展更多依赖民营企业家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个人对市场的把握,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小,决策链短,加之市场刚处于待开发的阶段,民营企业往往都是有着较快的发展,正如天长陈总所言:是做什么都赚钱。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以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增加,民营企业产品需要升级,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拓,企业管理需要规范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各种人才的竞争上,如技术、管理等等。而民营企业因各种原因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民营企业困境的因素分析
民营企业在外部危机环境下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课题组结合实际调查情况,认为造成民营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国外市场疲软,国内需求不足
秦栏电子产业群和博望机械制造产业群是我省两个较为典型的产业群,秦栏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而博望是以内销经济为主。2008 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国外的政治、经济等问题日渐突出,发展速度也在放缓,同时,很多国家也采取措施加大对本国产品的采购;在价格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出口已无利可图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秦栏作为配套生产的出口。博望从家用刃具到工程机械主要是走内销之路。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放缓,房地产市场受到打压,国内需求不足;同时,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出口份额较少,使得博望的产品销售急剧下滑。
2.融资市场不规范,实体经济资金恶性循环
随着外部危机的延伸,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融资环境变得更加紧张。一方面,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有意愿融资给民营企业,尤其是给小微企业的少;另一方面,为数不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政策压力或盈利的动机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其贷款条件之苛刻,成本之高,亦是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的。国家基准利率不高,但给予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上浮30%的权限,民营企业融资多都是在基准利率上上浮30%的基本上,还要承担若干的非账面费用,如担保公司的担保费、中介公司的中介费、人情关系费等等,其综合成本会达到16%—20%,另外,部分民营企业一时周转不灵还会借民间贷款,成本只会更高。由于民营企业多为低端产品生产企业,本小利薄,稍有不慎,根本就无力偿还本息,只能进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之中,有一部分就不得不走破产之路。
3.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企业创新与转型升级举步维艰
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资金等的大力支持。虽然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均出台了一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很多政策落实率不高,这与政策的扶持力度、政策与措施的效用有很大关系。袁红林(2010)通过对中小企业政策的因子分析,发现信息与中介、政府职能转变、融资支持、政府政策理念对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起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政策扶持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2]我省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集聚特征明显的地方民营企业,其产生背景不同,地域文化有别,产业链的构成有异,采用“一刀切”的政策与措施势必很难发挥效用。
企业创新与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企业活力的必然选择。然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理念上、能力上都缺乏自我完成的可能,必须借助外力的引导,扶持才可以达到。在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更应由政府建立服务于民营企业的公共平台,优化产业链,扩大区域产品的差异化,提高利润空间。
Numerical analysis on bearing behavior of box-shape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 under pure torsion
4.生产要素价格不断攀升,挤占了民营企业仅有的利润空间
一直以来,人力资源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逐步出现,民工荒致使民营企业开工不足,工资高致使产品的成本不断上升,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民营企业已渐渐失去了优势。同时,其他要素的价格也不断上升,而产品的价格由于竞争激烈,同质低端,不能弹性上涨,民营企业的利润只能是越来越低,甚至保本运行都很困难。
(二)内部因素
1.民营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和选择内部治理模式
民营企业管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家的个人或家庭经营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家对产品的熟识程度,对机遇的把握。由于企业规模小,决策链短,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企业通常会在此阶段有着较快的发展。第二阶段是家族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有所增加,企业家较多引进家族人员(或亲戚)参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层级增加,企业家的管理控制能力相对减弱,企业管理的效率有所降低。第三阶段是引进职业经理人管理阶段,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或企业转型升级等原因,企业家认识到专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会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这三个阶段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民营企业对企业所处阶段及采取何种方式治理企业不是很理性。要么过于强调企业家自身的“超能力”,要么过于强调的家族治理的“超信任”,忽视了家族企业要“长大” ,就必须从封闭式治理模式,走向开放式的治理模式[3]。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民营企业“长不大” ,或害怕“长大”,这与企业对内部治理的认识不足和选择有着莫大的关联。朱伟和唐国琼(2008)根据关键利益者和关键性资源公司治理理论,指出创业阶段应采取典型的家族治理模式,在成长阶段则采取部分关键的非家族成员参与的家族治理模式,在成熟阶段则采取家族治理和法人主导相结合的治理模式[4]。
民营企业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之一是企业间的同质化程度高,产品附加值低。本次调研为例,号称中国电子产业名镇的秦栏镇,年电子产品出口在全省率先突破亿美元大关,但该镇电子产品的出口对广东的下游企业有着严重的依赖,该镇目前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500 多家,但能够形成实体出口的不足三分之一;在博望,100 多家同质化的机床企业中,主打产品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剪板机和折弯机,而据我们所了解就是普通产品中,也还有30%的核心部件是通过进口来满足的,企业能够获得的收益极低。一旦市场行情出现疲软,拼价格保市场而导致利润下降的幅度就更快,这与民营企业产品低端化,附加值含量低有着极大的关联。也正如此,很多民营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创新,也没有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力,也就是企业自身很难有能力由低附加值的生产迈向高附加值的创造。
3.民营企业人才难求,人才难留。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以罗默(Paul M.Romer)、卢卡斯(Rober E.Lucas)和斯托奇(N.L.Stokey)为代表的新增长经济理论学家都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人力资本是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承担者,企业的各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及现状[5]。民营企业,尤其是位于城镇化发展不足的产业集群区域的民营企业,人力资本状况已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就其原因:一是民营企业规模小,薪酬不高,发展前景堪忧,难以招聘到高素质人才,这直接导致企业学历层次低,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二是即使高薪聘请到了人才,人才流失也掣肘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由于“业主集权制现象明显,用人排他性”[6],“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没有发展平台,没有共同的价值观,缺乏企业文化建设规划”[7],城镇化建设不配套,缺乏理想便捷的生活服务,民营企业也是“人才难留” 。以博望机械产业群为例,由于现代生活设施配套的不足,导致一些高层次人才不得不工作在博望生活在马鞍山,这种现象若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导致企业人才的离职倾向。
[1] 博望镇人民政府.博望镇2012 年9 月份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R] .内部资料,2012,(10):5.
[2] 袁红林.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 战冬梅,周璐璐, 傅瑞, 于欣君.家族企业从封闭式向开放式演变的治理模式研究[ J] .现代管理科学, 2008,(10):118-119.
[4] 朱伟, 唐国琼.民营企业新型治理观——基于生命周期的关键相关利益者治理模式研究[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5):78-80.
[5] 刘迎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胡志进.试论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J] .经济师,2012,(8):232.
[7] 王志.浅议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与解决对策[ J] .中国集体经济,2012,(1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