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为中兴在美遭“337调查”

2013-02-02

环球时报 2013-02-02
关键词:中兴条款法官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吴成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国贸委)1月31日宣布对韩国三星、芬兰诺基亚、中国的中兴和华为以及它们的美国分公司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企业出口美国及在美销售的具有3G和4G功能的无线设备及部件是否侵犯美国本土公司的专利权。 该调查是应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无线通信技术公司“InterDigital”及其子公司今年1月2日的申诉做出的。该公司指控上述4家厂商侵犯其在美国申请的专利。根据美国国贸委的声明,涉案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上述4大厂商的主打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电话、移动个人计算机卡、移动U盘、个人计算机和其他具有移动功能的网络设备,如无线接入点(或称热点)、无线调制解调器等。 如果证明侵权成立,美国国贸委将发布排除令和禁止令。前者禁止相关侵权产品继续进口到美国市场,后者将禁止已进口到美国产品的销售等商业活动。这等于涉案产品将被美国完全拒之门外,因而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337调查”依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337条款”)展开,该条款授权国贸委应国内企业的申请,对产品进口以及销售过程中的不公平行为进行调查。实践中,多数案件涉及专利侵权指控。“337调查”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单边制裁性质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不少国家指责其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加拿大和欧共体(欧盟前身)曾将美国“337条款”诉至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并推动美国进行修改。 根据有关程序,美国国贸委启动“337调查”后,该委员会的首席行政法官会将案件分配给一名行政法官审理。该行政法官将择日举行听证,并就是否违反“337条款”做出初步裁决。之后,国贸委将对初裁进行审议。通常,“337调查”的案件会在一年内作出裁决。 此案是今年第1个月内美国发起的涉及中国企业的第4起“337调查”。尽管美国的“337调查”机制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近年来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呈递增趋势。 多名贸易及法律专家2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企业频频发起“337调查”,其真正目的在于打击竞争对手、保护市场份额。“337调查”日益演变为一种知识产权壁垒。 有分析人士认为,InterDigital状告三星、诺基亚、中兴和华为,目的是要钱。该公司网站宣称,其拥有200人的研发团队,公司生意就是“发明”——发明新技术,然后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InterDigital是打专利官司的老手。资料显示,该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移动通信行业内其他公司交纳的专利使用费。▲

猜你喜欢

中兴条款法官
霸王条款等
谢彩霞
中兴通科0元购中兴通税讯60%股权
俞义方不再担任 中兴手机中国区总经理
该给法官涨薪了
商品不退换属“霸王条款”
浅议《合同法》中有关格式条款的规定
论提单首要条款的效力
离婚对白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