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2013-02-02纪阴心陈美珠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2期
关键词:孔镜椎间体位

纪阴心 陈美珠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纪阴心 陈美珠

目的 总结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推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时间60~90min, 平均75 min,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切口愈合良好, 无神经根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均康复出院。结论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切口小, 技术含量高, 加强护理配合至关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摘除;椎间孔镜;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疾病, 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1]。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并压迫神经根, 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及患侧下肢放射性疼痛[2]。其手术方法很多, 随着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近年来国内兴起微创手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不但损伤小、出血少, 且具有不改变脊椎的正常结构, 术后恢复快, 住院天数短的优点,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对16例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 其中男10例, 女6例, 年龄35~65岁, 平均年龄50岁。根据MRI或CT显示髓核突出节段L4~5有8例, L5~S1有6例, L4~5及 L5~S1均有突出者4例。

2 手术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患者准备 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探望患者, 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心理状况, 进行针对性的疏导, 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体位及术中的配合要点, 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护理工作, 指导患者先行俯卧位的体位练习, 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以良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2.1.2 手术室和仪器的准备 将手术安排在有铅墙的百级净化手术间内, 选择可以X线透视的床并备好C臂机。术前一天需检查椎间孔镜系统是否处于功能良好状态, 主要检查包括影像像系统摄像机, 光源, 医用液晶监视器及双极射频,线路及两盒椎间孔镜专用的手术器械, 内有:镜头、塑料帽、定位针、穿刺针、针芯、环钻、套管、玻璃刀、连接配件、9号针头、铁锤、扳手等。其中线路及两盒椎间孔镜器械均需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并备好布类手术衣及常用物品:手术薄膜4张、11号刀片、C臂机保护套、百特冲洗管、吸引器、1 ml、5 ml、50 ml注射器、手套、快薇乔、2000 ml生理盐水,常用药品:2%利多卡因2支, 0.9%生理盐水10 ml,亚甲蓝注射液、地塞米松、弥可保。

2.2 术中配合 手术当日提前30 min开启空调净化系统,患者进入手术间后认真核对相关信息资料, 开放静脉通路;硬膜外麻醉后, 患者摆俯卧位, 侧入路拍侧位片摆于有腰桥的弓型架上, 尽量使椎板间隙打开;后入路患者需拍正位片, 故需摆在可透视的床并用专用软垫, 将胸部髋部垫高10 cm并使腹部悬空。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病变椎体的体表定位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 切口四周用手术贴膜做好防水保护, 台上护士清点好器械并将器械按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好, 与巡回护士共同连接好摄像系统、射频电极、进出水管后, 巡回护士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并调节光源亮度。术者将镜头对着白纱布, 由巡回护士压主机上的白平衡键, 进行对白, 屏幕上显示OK即可。用尖刀片切皮肤小口约6 mm, 定位针穿刺, 缓慢刺入病变椎间隙透视确定后, 注入亚甲蓝约1 ml。穿刺针到位后, 沿穿刺针推入套管, 由细到粗逐级扩张,并用环钻扩孔, 退出环钻插入工作套管, 插入椎间孔镜, 术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 镜下用各类咬钳取已染色的髓核组织并用射频电极消融、电凝, 修复破损纤维环, 镜下观察无活动性出血, 神经根松弛、硬膜囊搏动, 手术即可结束, 用1ml注射器注入弥可保和地塞米松混合液到神经根, 消炎消肿,退出内镜和工作通道, 切口用快薇乔缝一针, 纱布包扎。

2.3 注意事项

2.3.1 做好患者保护 患者均取俯卧位, 摆置时需注意悬空腹部, 体位垫表面用棉垫包好, 手臂保持屈曲功能位, 小腿用软枕垫高, 双膝盖垫气圈, 头部用头圈垫, 尽量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并注意患者的保暖。

2.3.2 做好防水工作 术中需持续生理盐水冲洗, 故术前用有袋子的专用手术薄膜铺在手术野四周, 使袋子刚好能引水至台下接水桶内, 防止浸湿无菌单而污染。

2.3.3 做好防射线的工作 术中需要经常行X线透视, 对患者及手术者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故手术者需戴铅帽、防护眼镜、围脖、穿铅衣。患者会阴部以下和颈部也需用铅衣进行遮挡, 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2.3.4 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需稳、准、轻、巧、快地传递器械, 巡回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征和情绪变化。

3 结果

16例患者手术时间60~90 min, 平均75 min;手术过程顺利, 出血量20~40 ml, 无神经根损伤, 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现象发生, 平均住院5 d, 均康复出院。

4 讨论

4.1 心理护理 患者因长期的腰腿痛, 造成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心理负担大, 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加上对推间孔镜下手术这项新技术缺少相关方面的知识, 可能存在有顾虑;巡回护士术前看望患者的时候, 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并给予相应的开导, 讲解手术成功的病例、手术的方法、优点, 减轻思想顾虑, 使患者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4.2 体位训练 患者手术过程中取俯卧位, 为减少不适感,术前体位训练很重要。体位训练前先讲解训练的目的、注意事项和训练的动作要点。通过训练使术中病变椎间盘后间隙增宽, 又能使呼吸更顺畅, 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4.3 器械保养 椎间孔镜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仪器设备和手术护理配合管理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椎间孔镜所需的仪器设备精细而且昂贵, 要求台上护士和清洗人员要倍加仔细, 术毕将线路收好, 清点好器械, 清洗时将各零件拆开, 各套管芯拔出, 遵循冲洗、酶洗、气枪水枪清洗、吹干、等离子灭菌的原则。

4.4 专科业务 椎间孔镜器械昂贵及线路复杂, 配合难度大, 对护士的业务水平要求高, 一般要经过训练后才能参与配合此类手术。故专科护士不仅要了解相关的解剖知识, 对器械及手术步骤要做到心中有数, 并不断的总结经验, 交流探讨, 以适应微创手术的发展需要。

[1] 韩长旭,贾长青,刘振宁,等.青少年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的中远期疗效观察.中国骨伤, 2008,21(2):142-143.

[2] 王丽艳,冷桂英.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09,4(10):185-186.

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