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2013-02-02宋会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2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妇科

宋会娟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宋会娟

妇科门诊因病史涉及到个人隐私, 多数患者羞于启齿,不愿详谈或不愿公之于众, 增加了诊治工作的难度, 为使患者能尽快顺利接受治疗, 做好分诊工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门诊医务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 还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1], 使患者顺利接受诊治。

1 妇科门诊患者常见心理特点

妇科门诊患者发生的疾病多与生殖系统及性方面相关,因此其心理特点有其特殊性, 常见心理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1 焦虑、恐惧型 常见一些急、重症患者。有些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而出现极度的焦虑不安、惊慌失措与恐惧,迫切渴望得到尽快救治。

1.2 紧张、羞怯型 见于大龄青年或未婚先孕的人工流产患者。多因职业、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因素影响生育, 害怕刮宫带来的疼痛、出血及并发症等痛苦, 特别是未婚先孕者,担心走漏风声, 通常会出现紧张、羞怯心理而影响治疗。

1.3 自卑心理型 多为性病患者。患者因其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彻底, 早期因害羞而拒绝就医, 症状加重时就诊, 又怕受到医务人员的歧视、冷嘲热讽, 担心朋友、同事的职责和耻笑, 同时由于患者的文化层次以及生活背景的不同, 其心理压力的来源也是不同的, 常有错误观念, 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情绪极度低落, 从而产生悲观自卑、自责的心理。

1.4 烦躁不安型 多见于病情复杂患者。常表现为情绪烦躁、心神不宁、缺乏耐心, “偷看”或“偷听”医生诊断,往往喜欢和自己的病情对比及联想, 并急于知道结果,从而推断医生的技术水平, 急于希望得到技术水平高的专家医师诊治。

1.5 抑郁、多疑型 见于中年或更年期患者。中年是个应激时期, 无论是家庭、社会各方面都面临很大压力, 往往是许多疾病的好发年龄, 体力和心理稳态常趋向紊乱, 面临家庭、社会的诸多问题, 担心患病会给家庭、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损失。

2 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

2.1 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2.2 分析压力源,对患者作出适当的解释或预告[2]。

2.3 耐心解释和心理疏导。

2.4 卫生知识宣教及健康指导。

3 护理的对策

3.1 对焦虑、恐惧型 患者求医心切, 渴望尽快得到有效的抢救和治疗, 如“异位妊娠大出血”“卵巢瘤蒂扭转”患者因剧痛或失血多, 而产生极度焦虑和恐惧时, 迫切要求医生尽快给予处理。护士必须保持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镇静自如、动作娴熟, 在积极抢救患者的同时, 对患者家属要给予耐心解释, 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 说明疾病的风险和配合检查的重要性, 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使患者主动配合接受检查和治疗, 最后病情得以控制使患者转危为安。

3.2 对紧张、羞怯型患者 对于人工流产患者, 护士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亲切的安慰患者, 稳定其情绪,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 全身放松主动配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应适时地握着她的手、帮助患者擦汗、多与患者交谈、适当转移注意力, 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消除紧张和惧怕心理, 使之积极地配合手术, 从而有效地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3.3 对性病患者 对于性病患者, 要以耐心、诚恳的态度接待及尊重患者,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详细介绍此类疾病的基本知识, 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疗效等基本情况, 使患者认识到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从而对医生产生信任感, 强调疾病的传播途径及不正常的性行为, 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危害, 以及禁止不正当性行为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必要性[3]。

3.4 对烦躁候诊患者 护士应主动迎接和引导,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就诊目的,组织有序的候诊,同时要保持诊区环境安静, 以提高诊治效率。对病情较重及老人给予优先照顾,及时治疗,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依赖感。诊室区域设置妇科常见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栏或专科知识电视讲座,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从而减轻候诊患者焦躁不安心理。

3.5 对抑郁的患者 护士要关心患者, 耐心与患者交谈, 了解忧郁的原因。特别是解释性与支持性心理咨询和治疗, 有些患者幼年曾遭受不幸的体验或者性格内向, 认知错误均可造成自责、抑郁情绪, 针对这些患者, 应以真诚和热情尽快取得患者信息, 给予心理支持, 使患者摆脱不良心理和情绪的干扰, 接受治疗和帮助, 使其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更年期患者, 常常不被人理解, 应多给予心理指导, 取得家属、朋友及同事的关心和同情和理解。

妇科门诊患者心态复杂多样, 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 还要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沟通技巧, 只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使患者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情绪, 患者在不同情况下出现不同心理反应和需求时, 护士随时都能够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心理支持, 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吴欣娟,赵玉芳.实用妇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2] 郑萍.中医妇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 魏碧蓉.妇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467000 河南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心理特点妇科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妇瘤科门诊患者对HPV 疫苗知晓及接受情况分析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